11月22日,由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主办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艺术学科集群战略咨询会暨数智时代艺术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隆重举行。
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华桂宏、教育部思政司原一级巡视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协会常务理事俞亚东、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等领导与专家出席开幕式。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郑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苏省音乐家协会、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澳门科技大学、国际说唱艺术联盟的数十位知名学者齐聚金陵。

本次大会以“数智赋能·集群协同:新时代艺术学科高质量发展战略研讨会”为主题,聚焦数智时代艺术学科发展的核心命题,围绕艺术学科集群建设的战略路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艺术学当代阐释与批评范式转型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与跨界对话,旨在凝聚学界共识,共绘艺术学科在数智时代的创新发展蓝图。

开幕式上,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华桂宏、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原一级巡视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党建专委会理事长俞亚东,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分别致辞。大会开幕式由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赵宴会主持。
华桂宏校长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的办学历史与发展近况。他强调,本次大会是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推动艺术学科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面对数智时代带来的深刻变革,南师大将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生态优势,大力推进艺术学科内部的整合创新,并积极促进其与人文、理工等学科的交叉融合,着力构建“艺术+”集群化发展新生态,为推动我国艺术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具有南师特色的智慧与方案。

俞亚东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大会聚焦数智时代中国艺术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其核心路径在于坚守“培根铸魂”的价值导向,依托艺术学科集群力量,深度融合数字智能技术以激发创新范式变革,系统重构“艺术—科技—人文”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他强调,要通过构建开放协同的学科生态,有力赋能中华民族的文化强国建设与伟大复兴进程。

叶小纲在发言中围绕“数智赋能·集群协同”的大会主题,指出必须牢牢把握数智技术重塑艺术创作与教育形态的历史机遇。他提出,应通过艺术学科集群建设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推动多学科深度协同,打造资源共享、课题共研的创新高地;在积极运用数智技术拓展艺术表达与研究边界的同时,始终保持人文精神的清醒,坚守艺术的价值内核,科学驾驭科技这把“双刃剑”。他进一步明确,会议的根本目标在于构建开放包容的艺术教育新生态,培养德艺双馨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创作具有时代精神与文化内涵的精品力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会议报告环节由主旨发言和圆桌讨论环节组成,分别由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赵宴会、科研副院长谈欣主持。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以《学科目录调整下艺术学学科建设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指出,2022版学科目录将艺术学原有5个一级学科合并为1个,同时设置6个专业学位类别,这一重大调整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他强调,无论学术学位还是专业学位,都需夯实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知识,新版目录在服务人才培养的同时,也将深刻影响学科建设方向。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凌浩以《设计学科知识发展的挑战及建构思考》为主题提出,设计学科应肩负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使命,通过艺术表征实践展现中华文明独特魅力。他强调学科知识体系建构需扎根中国本土,融合三大体系构建思路,体现中国特色。提出设计知识研究的三种范式:理论性知识研究、问题导向的具体研究、以及将设计本身作为研究方法。
上海音乐学院原副院长刘英以《数智赋能 民乐新声:“教创演研”一体化视域下中国乐器音乐表演的学科发展》为主题表达上海音乐学院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构建了“教-创-演-研”一体化民乐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非遗传承、乐器改革与数智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民乐创新。
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以《新时代高校影视教育的使命与任务》为主题,提出新时代高校影视教育肩负着双重使命。在教育强国层面,通过革新教育理念、完善体系、优化内容与方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文化强国层面,致力于培养一支扎根实践的影视创作主力军,使其成为凝聚中国精神的文化排头兵与引领时代风尚的舆论号手,从而为中国影视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精神动力。

圆桌讨论环节专家分别以“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引领新时代艺术学科发展”“艺术学科集群建设的战略价值与实践路径”、“数智时代艺术学科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艺术学科‘本、硕、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及质量提升”“中国特色艺术学科‘三大体系’的构建”、“艺术学的当代阐释与艺术批评的范式革新”以及其他相关前沿论题进行了讨论。


会议期间,在随园音乐厅举办了《时代华章·国韵新声》——礼赞二十届四中全会专场音乐会。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孙友莲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出席观看。音乐会由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与艺术实践中心联合承办,特邀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先生担任艺术顾问,著名青年钢琴家武晓锋、张热,歌唱家温震、田吉浩以及由沈金云老师指挥、付镜伊、章荷月伴奏的南师大音乐学院合唱团先后登台亮相,汇聚学院优秀师生同台演绎中外经典与时代新作,紧扣“数智赋能·集群协同”主题,集中呈现了学院的教学成果与艺术高度,以鲜明的中国气派与时代精神,展现师生风貌,见证了南师力量。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这是一场在关键时期召开的关键会议,不仅精准把脉了数智时代艺术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更凝聚了关于“集群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的广泛共识。会议所汇聚的前沿思想、战略视野与实践路径,必将为全国艺术学科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展望未来,以本次大会为新的起点,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下,艺术教育界必将进一步深化协同,共担使命,将宏伟蓝图细化为“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共同谱写新时代中国艺术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文/张若尘 图/汤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