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书法大奖说没就没!第二届“中国书法大厦杯”反转大戏全复盘
创始人
2025-11-23 20:00:55
0

最近书法圈炸了个超级大瓜,第二届“中国书法大厦杯”那50万的草书特等奖,刚公示没几天就被组委会一纸公告取消了!这事儿从荣耀加身到全网质疑,再到资格撤销、当事人维权,短短十来天剧情比电视剧还刺激,书法圈、网友们吵得不可开交。今天咱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的来龙去脉扒得明明白白,看看这50万奖金背后到底藏着啥猫腻。

先给不了解情况的朋友铺垫下背景:“中国书法大厦杯”可不是小打小闹的比赛,第二届办得声势浩大,光草书组的特等奖奖金就高达50万,这在书法赛事里绝对是“顶流配置”,吸引了全国无数书法家参赛,大家都盯着这个含金量超高的奖项。经过一轮轮筛选,11月14日比赛结果公示,44号作品脱颖而出,拿下草书特等奖,作者是青年书法家延志超,按规矩他本该把50万奖金收入囊中,一时间风光无两。

可谁也没想到,公示刚出来,质疑声就像潮水一样涌来了。最先引爆舆论的是网友扒出来的一个关键信息:这次评审的9个评委里,有一位是中国书协原副秘书长张旭光,而延志超不仅是张旭光的入室弟子,还曾任张旭光创办的北兰亭教学部主任,甚至当了他书法研修班的班主任,俩人的师徒关系那是明明白白,渊源深得很。

这层关系一曝光,网友们直接炸了锅:“这不就是师门偏袒吗?50万奖金怕不是内定的!” 紧接着,更多网友开始深挖细节,越挖越觉得不对劲。有书法爱好者把延志超的获奖作品扒出来仔细分析,吐槽这草书简直“看不懂也欣赏不来”:通篇笔墨缠在一起,字和字黏得没边界,得逐笔猜才能认出几个字;墨色一会儿浓一会儿淡,浓的地方像堆着墨汁,淡的地方又断成一截截,线条软塌塌的没筋骨,完全没有草书该有的灵动劲儿,不少人直接调侃“这怕不是墨汁泼纸上随便划了几下”。

更让人起疑的是评分情况。网友发现,延志超的作品在40进6的环节里只排第六,成绩平平,可到了终极评审环节,分数却像坐了火箭一样飙升,最后拿到96.44分的高分锁定特等奖。而且评委打分差距极大,张旭光给了98分的高分,还有两位评委分别打出98.7分、98.5分的超高分数,可另一位评委陈新亚只给了89.9分,这么悬殊的分数差,怎么看都透着诡异。

随着争议发酵,越来越多网友站出来爆料,说不光草书组,行书、隶书的特等奖得主也和评委有同门或师生关系,指责这场比赛根本不是拼实力,而是“圈子里的利益交换”。#书法大赛评委疑似偏袒弟子# #50万奖金背后的人情黑幕# 这些话题很快冲上热搜,网友的举报线索像雪片一样飞到组委会,舆论压力一下子拉满,大家都等着组委会给个说法。

面对全网的质疑,组委会终于扛不住了,11月22日上午11点多,直接发布了两份重磅公告,一下子把事情推到了高潮。其中一份公告明确说,因为网民反映太强烈,加上收到了相关线索,他们专门成立了评审复查小组,把草书组的评审工作从头到尾查了一遍,结果查出了大问题!

公告里说得明明白白:个别评委赛前签了评审纪律承诺书,嘴上说要守规矩,暗地里却阳奉阴违,私自和其他评委串联拉票,完全违背了比赛“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把赛事形象搞得一塌糊涂。复查小组调了原始打分资料,发现多名评委都有改分痕迹,本来分数不高的作品,改完之后分数大幅提高,最后才拿到了特等奖。

基于这些调查结果,组委会直接下了两个决定:第一,取消延志超草书特等奖的拟获奖资格,50万奖金自然也不给发了;第二,对那些违规的评委,永远拒绝邀请他们参加今后任何评审活动,相当于给这些人判了“行业死刑”。另外一份公告还说,篆书等其他组没评出特等奖,奖金会继续用在这次赛事上,不够的话组委会再额外补,算是想挽回点公信力。

本以为组委会都发公告了,事情该尘埃落定了,可反转又来了!11月23日,延志超接受了媒体采访,一肚子委屈地喊冤,说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还说已经正式向组委会申诉,之后要维权到底。

延志超说,他也是看了公告才知道自己的特等奖被取消了,事先完全不知情。对于评委拉票、改分的说法,他坚决否认,还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所有评审都是全程直播的,40进6是直播,评大奖也是接着直播,我进前6之后根本没时间去打招呼、拉关系。” 他还提到,评委会副主任刘恒都说过,评委先在纸质本上打分,之后可以根据其他作品调整分数,这是符合规则的,最后在打分器上确认的才是最终分数,而且现场有监审全程盯着,根本不可能暗箱操作。

至于和评委张旭光的师徒关系,延志超也不否认,但他强调,网友以为张旭光给自己打了最高分,其实查下来张旭光的评分只排第三,根本不是拉高分数的关键。他还说,张旭光老师一开始也不知道取消资格的事,现在也要求组委会拿出证据:“你说我们拉票、改分,得把证据摆出来啊,不能凭嘴说,这样才让人信服。”

更有意思的是,延志超提到一个细节:组委会取消了他的特等奖,却没把他的作品移出获奖名单,反而把它降到了优秀奖,还能拿5万元奖金。这就让人纳闷了:如果作品真有问题,或者作者参与了舞弊,直接取消所有资格不就完了?现在降为优秀奖,难道不是变相承认作品本身是优秀的?延志超觉得,组委会就是为了平息舆论,在没有任何实质证据的情况下就取消他的资格,这不仅伤害了他的利益,还侵犯了他的名誉权,更是亵渎了大赛的权威性。

现在双方各说各的理,网友们也分成了两派吵得不可开交。一派支持组委会,觉得既然查出了改分、拉票的问题,取消资格没毛病,还点赞组委会“下手狠”,把涉事评委终身禁赛,维护了比赛公平;另一派则站延志超,觉得不能仅凭“个别评委违规”就取消选手的资格,选手要是没参与舞弊,凭啥为评委的错误买单?而且组委会只说“个别评委”,不点名具体是谁,也没公开改分的原始证据,难免让人觉得是在“和稀泥”。

还有不少网友关注后续:取消资格后,特等奖名额会空缺吗?还是从其他入围作品里递补?毕竟其他参赛者也熬了好几个月创作,要是奖项就这么空着,对他们也不公平。另外,涉事评委到底是谁?除了终身禁赛,有没有其他处罚?这些问题组委会还没给出明确答案,大家都在等着进一步的消息。

其实这场风波,不光是一个50万奖金的归属问题,更戳中了书法圈长期存在的“圈子化”顽疾。在书法界,“师门关系”“同门人脉”一直是公开的秘密,不少人觉得“不是师门人,笔墨再好也白搭”,这种潜规则让很多潜心创作的人寒心。这次事件里,评委和选手的显性关联,也暴露了赛事机制的漏洞:赛前说的“全程监督”为啥没拦住改分拉票?评委和选手的利益冲突回避机制为啥形同虚设?签了的承诺书为啥成了“一纸空文”?这些问题不解决,以后还可能出现类似的争议。

不过也有让人暖心的细节,监审李胜洪透露,评审直播的时候,评委刘洪洋发现自己女儿的作品入展了,当即就把作品卷起来示意淘汰,主动回避,坚守了评审底线。这说明公平不是做不到,关键是有没有坚守规则的决心和刚性执行的制度。

现在延志超已经提出了申诉,接下来就看组委会能不能拿出更详实的证据,把改分、拉票的来龙去脉说清楚,给选手、给网友、给整个书法界一个满意的交代。毕竟一场赛事的生命力在于公平公正,要是让“人情关系”凌驾于实力之上,不仅会寒了创作者的心,也会毁了赛事的公信力。

这场50万特等奖的反转大戏还没落幕,后续的申诉结果、制度整改都值得关注。咱也希望这件事能给所有艺术赛事提个醒:不管奖金多高、规模多大,公平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把规则落到实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真正守护艺术的纯粹,让有实力的创作者脱颖而出。大家觉得这件事谁更占理?后续会怎么发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聊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丢三落四?要不先考考“认知”... 中新网上海11月23日电 (记者 许婧 郑莹莹)读者是否有过这样的瞬间:话到嘴边,那个熟悉的名字却怎...
54件上海残疾人文化艺术作品亮... 蜡染作品《中共一大会址》。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见习记者 李氏琼 ...
传承者|从凑数学徒到艺术名家,...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易雪 张清直 晨雾里的唢呐声,吹彻四十四载春秋;世家传的老手艺,绽出跨时代新花。...
原创 千...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伟大的帝王曾陷入对长生不老之术的痴迷。虽然他们身居权力的巅峰,但对死亡的恐惧却让...
《哪吒2》被质疑过多使用动捕技... 搜狐娱乐讯 22日,奥斯卡公开的最佳动画长片奖“符合参评资格”大名单中没有《哪吒之魔童闹海》,引发热...
《格致丹青》在京首发 学者共话... 中新网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 应妮)达·芬奇、拉斐尔、卡拉瓦乔……艺术大师笔下暗藏多少科学玄机?...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宁强在敦煌因... 中新网11月23日电 据“北京外国语大学国新学院”微信公众号消息,11月23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
中方致函190多国!日本敢武力... 近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首次明确表态,必要时将武力介入台海,这一惊人的言论犹如对历史的挑衅,并直接威胁...
原创 李... 唐玄宗李隆基,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并不陌生,他的故事充满了光辉与遗憾。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起伏跌宕,早年的他...
原创 彭... 张治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和平将军,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曾四次前往新疆,促成了新疆的和平起义。新中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