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 日,德州市柳湖书院墨香萦绕、群贤毕至,“运河文脉承舒韵 儒风润业启新程 —— 舒同先生诞辰 120 周年书法艺术座谈会暨运河儒风书法笔会”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德州市文化产业促进会、山东省儒商研究会德州联络处、德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德州市文化艺术协会等四家单位联合主办。德州市政协原主席史好泉、袁秀和,德州联络处书记麻然华等领导出席,德州市文促会会长姜宝兴主持。百余名书法名家、文化学者、企业家及媒体代表齐聚,以笔墨为媒,缅怀书法巨匠,共探文化与品牌融合新路径。


文脉溯源:红色舒体与运河品牌的跨世结缘
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首任主席,舒同先生创立的“舒体”被誉为“七分半书”,熔楷、行、草、篆、隶于一炉,兼取颜柳风骨与何绍基神韵,以“藏锋之功、圆浑之劲”成为现代书法艺术标杆。2025 年恰逢舒同诞辰 120 周年、题词 47 周年,此次活动既是对先辈的缅怀,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品牌共生的生动实践。

中共德州市委原常委、宣传部部长,德州市文促会党组织书记李艳华发来“委托宣读函”予以指导,德州联络处书记麻然华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活动价值,强调要以文化聚力赋能,共谱地域发展新篇。
名家论道:多维视角解构文化赋能密码
座谈会上,舒体传承者与各界代表各抒己见,形成思想共鸣:德州联络处主任刘阿平聚焦“运河文化与书法艺术当代转化”,呼吁以地域文脉为城市发展注入精神动力;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周成玉以武城特曲为例,阐释运河文化与舒体传承对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提出“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生产力”的实践路径;舒体八俊之一、德州学院客座教授齐延庆回顾舒同革命生涯与艺术历程,强调红色文化传承使命;青岛红色收藏家孙见东通过珍贵史料,展现舒同墨宝的历史价值;舒体书法家郭振华、隋晓燕分别从创作技法、家风传承角度,解读舒体“寓巧于拙、润厚通畅”的独特魅力。

笔会寄情:长卷铭志书写时代新声



与座谈会同步开展的运河儒风书法笔会高潮迭起。书法家们围绕运河文脉、儒家思想、酒文化主题即兴创作,或笔走龙蛇、或端庄凝重,现场墨香氤氲。活动核心环节中,嘉宾联袂挥毫创作《书法文化长卷》,“笔墨千秋业,酒铸百年魂”“运河文脉承舒韵,儒风润业启新程” 等主题佳句跃然纸上,钤印留痕。该长卷将以实物与出版物双形式永久留存,成为见证文化传承的重要资产。
(供稿:德州市文化产业促进会 张阔)
下一篇:文玩玩家最终是一个什么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