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授衔仪式上,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洪学智、陈锡联和许世友三位上将竟然一同向一位中将行军礼。通常情况下,上将不会向中将敬礼,那么为什么这次会如此特别呢?究竟是谁的面子如此之大? 这个中将名叫詹才芳,他并不是普通的军人。许多人或许不太了解詹才芳,但大家一定都知道王近山中将。王近山的形象甚至成为了《亮剑》中的李云龙的原型之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王近山曾经是詹才芳的警卫员。
詹才芳出生在湖北红安县,早年生活非常不幸。7岁时他失去了母亲,12岁又失去了父亲。为了生计,他和弟弟一起给地主家放牛,靠着大姐的照料勉强长大。1924年,年仅16岁的詹才芳到武汉投奔远房亲戚余义民。这个余义民是董必武的外甥,詹才芳因此有幸结识了董必武。在董必武的帮助下,詹才芳不仅有机会学习知识,还接触到了新的思想。受董必武的影响,詹才芳决定走上革命的道路,加入了共青团。 1925年,詹才芳和几位红安县的党团员被派回家乡进行革命宣传,壮大革命力量。他便以裁缝身份为掩护,走街串巷为人做衣服,同时也在家乡开展革命工作。期间,他结识了王近山的姐姐,并且后来与王近山成为了朋友。在王近山的影响下,年仅15岁的詹才芳决定加入红军。因为王近山比他年轻,詹才芳便将王近山留在自己身边,担任警卫员。由于王近山作战勇敢,表现出色,最终他迅速晋升。 虽然王近山的职位和声望后来超越了詹才芳,但每次见到詹才芳时,王近山依然保持着极大的敬意。詹才芳在红军时期曾担任过红11军第31师的连长和营长等职务。值得一提的是,在他担任连长时,许世友是他的班长。有一次,詹才芳到班里检查内务,看到许世友床上挂着一个水壶,便问那是什么。许世友没有作声,只是笑着不回答。当詹才芳想要打开水壶时,许世友赶紧解释说那是酒。詹才芳告诉他,规定不允许带酒,如果按照规定,许世友应当受到处罚,但詹才芳并没有追究,只是看了许世友一眼便离开了。从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詹才芳在红四方面军的资历很深,参与了许多关键战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苏家埠战役。这场战役堪称围点打援的经典战例,詹才芳的部队成功俘虏了敌方皖西剿共总指挥厉式鼎,以及5名旅长和12名团长,共计俘虏敌军官兵1.8万余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是红军历史上的一次巨大胜利,充分体现了詹才芳的卓越军事才能。在抗日战争时期,詹才芳担任了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兼参谋长,还担任过冀东辽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他受命率部进入东北,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司令,参与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 建国后,詹才芳先后担任了湖南军区副司令员和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凭借他的资历和战功,完全有资格晋升为上将。然而,詹才芳始终谦逊低调,直到1992年12月2日,他在北京去世,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