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老年大学书法班学习书法的感悟
创始人
2025-05-07 23:44:20
0

作者:雷家乡(河北怀来)

不好意思,我确实没资格在此说三论四,只是受天文老师的抬举让我谈谈我的学习体会,烘托一下课堂学习氛围,首先我做一下自我介绍:

我叫雷家乡,今年74岁,退休前在沙城火车站工作,2021年到老年大学就读,在合唱班,文学班,电吹管班,理论班学习。2024年来到行书班学习。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退休前由于我们企业的特殊性与社会其他行业接触较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志都不熟悉,来到老年大学后才逐渐结识了许多新同窗新学友。

老年大学是我们这些古稀之年学员学习娱乐的良好园地。在这里既增长了知识又愉悦了心情,同时也圆了我青年时代没有上过大学的梦想,也学到了自己理想中所想学到的知识。

就从我到行书班而言吧,去年报名到行书班学习,一开始觉的兴趣满满,也觉得我会用毛笔写写大字,思想上有浮躁感。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才理解到学习书法并不是我想相中的能用毛笔写字那么简单。认真听了老师每节课对书法章法的解读和对书法中对汉字结构,运笔规律,和古代书法家的各种不同风格等内容后才理解了学习书法的难度。想要真正学习一门书法就必须认认真真从临帖入手反反复复的去练习,恒下心思去坚持,执着的去追求,日久天长,持之以恒才能学有成就。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华夏文明不可忽视的文化精髓。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伟大象征,它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举。自发现甲骨文开始历经几千年的演变优化为中华文明记载下不可磨灭的历史资料。构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精典与世,名扬海外。现如今孔子文化已经走向世界,誉满五大洲。说到这里可能有点跑题了,但我觉得只有了解中华文化的根源才能端正我们的学习态度。

古人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三人行必有我师。”不知这几句励志话能否帮助我们增强学习的信心,但我认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能不断的提高学习质量。

总之学习是一生当中不可缺失行为。活到老,学到老,才能适应时代不断发展的需要,才不会被当今社会抛弃。不仅仅是学习书法的需要,现实社会中需要我们学习的各种知识非常多。比如,电脑我不会用,手机也只能会发发微信,接听电话而已其他功能都不会。虽然我们上了年纪但也必须适应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趋势,跟上新时代前进的步伐。

说了好多关于学习好的一面,同时也有负面的消极情况存在。下面本人做个自我检讨吧。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个学习态度不大端正的学员。由于年龄偏大的关系和原来不规范写字的作法,造成随心所欲无章无法的散漫举止导致在临帖上有一定难度。想要重新纠正过来估计没有多大的进步了,所以一直没有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是没有恒心有畏难情绪,二是我不规范的写字行为怕影响其他学员。总之不论何种原因吧我向张老师表示诚恳的道歉,并敬请天文老师谅解。

我到老年大学的主要目的是开拓思维,增长学识,学有兴趣,以学求乐完善晚年的幸福生活。

每周一次的学习不但增长了知识也愉悦了我的心情,在学习中求欢乐,享收获,既汲取了学习知识的营养,也激发了对学习书法的兴趣,充实完善了晚年生活的良好愿望。同时也祝愿我们在座的学友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互帮互学,交流经验,增强友谊,学有收获。最后让我们团结在行书班这个和谐的班集体中共同分享学习书法的美妙境界。

(作者系河北怀来县老年大学学员,班长)

责任编辑:牛义信/夏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京云锦研究所在马王堆国际学术... 扬子晚报网8月22日讯(记者 徐媛园)近日,以“马王堆汉墓文物、汉代文化与当代中国”为主题的马王堆汉...
原创 民... 民国只有短短的三十八年,但就是在这三十八年里面,中国迎来了数千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动乱、战争、变革。...
原创 作... 前言: 古代时常称崤山和函谷关以东的广大地区为“山东”,以西的关陇等地区为“山西”。这两个地方自打战...
原创 六... 魏军南下,蜀汉的反应是: 诸将大惊。 毕竟十多年没有经历大战,丞相培养的铁军似乎军魂弱了不少,曾几何...
原创 唐... 李治要立武则天为皇后,既有感情因素,也有政治原因,李治能够顶住巨大压力立庶母为皇后,首先就是有感情,...
原创 “... 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振臂高呼“清君侧,讨伐奸相杨国忠”,一场声势浩大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
陈济棠的真相(外2) ——陈公博的爸陈志美是广西提督吗? (一)无意中看一下陈公博的《寒风集》,看到陈公博自称他爸是广西提...
原创 阿... 在地球上有这样的一个地方,它曾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辉煌璀璨的人类文明;它也是人类...
原创 1... 1912年,鲁迅来到了中华民国教育部任职,成为了一位民国“公务员”。最初,教育部给鲁迅开出的工资是每...
原创 中... 我们的教科书里往往会说到一件事。1877年,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居然拆毁了中国第一条铁路! 一条铁路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