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画证史:科学如何被艺术记录与再发现
创始人
2025-11-20 20:01:01
0

在科学史的传统叙述中,我们熟悉的是实验记录、发明年代、学派的更迭。

但人类理解自然的方式,从未局限于文字。绘画、雕塑、建筑、器物,这些视觉形式同样记录着理性的轨迹

刘钝的新作《格致丹青:美术作品中的科学与文化》,就是一部以图像为线索重写科学史的著作

作者用“以图证史”的方法,在艺术与科学的交汇处重新观察文明的演进,每一幅画,既是艺术作品,也是时代科学观的载体。

以图证史

科学思想的可视化轨迹

图像在科学史中常被视为附属——作为插图或形象化的工具。但在《格致丹青》里,图像成为研究的起点。

刘钝提出的“图像证史”,是一种视觉化的学术路径:通过分析画面细节、空间构图与隐含符号,揭示特定历史时期的科学思想结构

在古希腊,科学思维诞生于神话与几何的交界。到了文艺复兴,人类的身体、透视与比例成为认识世界的模型;而工业革命之后,机械与蒸汽象征了新的自然观。

这些转折,并非只存在于学术文本里,也同时被艺术家捕捉、放大、形象化。科学思想在图像中获得了形体,理性因此变得可见

科学进程

从拉斐尔到达利

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常被称作文艺复兴的群像,但在科学史的视角中,它是一场思想的辩证剧。

拉斐尔《雅典学院》,梵蒂冈宫签字厅湿壁画

画面中央,柏拉图指向天空,亚里士多德的手势面向大地——理念与观察的对立,在画布上得到视觉化呈现。

在画面其他地方,阿基米德手持圆规作图,毕达哥拉斯记录和声比例,欧几里得演示几何定理。刘钝将这幅画视为“科学史的隐喻”,因为其中的每一位思想家,都以数学之“形”象征宇宙的秩序。

到了17世纪,科学革命的图像不再抽象。

在“望远镜视野中的'战争与和平'”一章中,望远镜的出现成为政治与宗教博弈的节点。荷兰工匠磨制镜片,本为军事观测之用;伽利略将其转向天空,却意外揭开了宇宙的新面貌。

凡德文《荷兰察谍镜》,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科学仪器因此具有了双重属性:既是权力工具,也是认知工具。

刘钝通过对绘画与文献的交叉阅读,展示了望远镜在欧洲的传播轨迹,也揭示了科学革命背后复杂的社会动力——技术、信仰与政治从未分离。

进入20世纪,科学的图像再次被艺术吸纳。

萨尔瓦多·达利在《达利致敬DNA》中,用双螺旋结构重构宗教与生命的象征体系。理性的符号取代了神话的叙事,科学成为现代艺术新的隐喻来源。

《向克里克和沃森致敬》细部:先知以赛亚、升天的基督和纠缠在一起的双螺旋模型

刘钝指出,这种“科学形象的艺术再造”,标志着科学不再只是知识系统,而成为一种文化想象的中心。

从拉斐尔的几何,到伽利略的光学,再到达利的遗传学,科学在图像中的演变,恰是科学史本身的缩影。

中国视角

如何看待世界科学史

《格致丹青》的另一层价值,在于它并非简单地重述西方的科学与艺术史,而是以中国学者的视角重新观看全球科学史。

在“认识你自己,从身体开始”一章中,作者将西方的解剖学传统与中医的人体图像并置。

维萨里的《人体构造》揭示了近代医学的理性基础,而中国的经络图则体现出整体与气脉的思维方式。两种知识体系并非高下之分,而是对“身体”这一科学对象的不同理解路径。

类似的文化对照也出现在作者关于透视法与空间观的论述中。

欧洲绘画自文艺复兴以来依赖线性透视与中心焦点,而中国园林的空间设计则强调“移步换景”的感知连续。这种差异映射出不同文明对“观察者”与“世界”关系的想象:一个试图控制视觉秩序,一个致力于延展感知流动。

刘钝将这些对照放入科学史叙事中,试图回答一个更深的问题:科学史能否摆脱单一的欧洲中心框架,成为真正的世界文明史?

他的回答是以图像为媒介的多元叙事:在同一幅画的空间里,容纳多种文化的观察方式。

科学史不只是知识的编年,也是一部关于想象力的历史。透过艺术作品,我们得以看到理性形成的过程——它如何依附图像、借助比例、形塑秩序。

而艺术,也在与科学的对话中不断更新自身的形式语言。

《格致丹青》提供了一种罕见的观察方式:它让科学从抽象的思想系统,重新回到文明的视觉现场。在那里,数学被绘为几何的形,天文学被绘为星空的象,医学被绘为身体的图。

刘钝的写作并非为艺术而艺术,也非为科学作注。他更像是一位考古学者,在画布与史料之间寻找思想的遗迹。这些图像并不只是过去的艺术品,它们是科学史的另一种文献——有形、有色、可感。

当科学的公式与艺术的线条在同一画面重叠,我们或许重新理解了“格致”二字:它既是探究事物之理的理性实践,也是对世界形式的美学体认

在理性与想象的共生中,人类描绘了文明最深的轮廓。

新书上市

作者:刘顿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市时间:2025年11月

本书如果有幸被列入艺术类著作的话,那也是一本不入正统之流的异类作品。作者采用科学史与文化史的视角,尝试对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提供一些比较新鲜的观感。

叙事的主线是人类文明中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大致按时间顺序依次呈现古希腊、中世纪欧洲、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乃至当代中国的演进脉络。

作者选择的画作涵盖神话、史诗、历史、考古、哲学、人生、运动、生命、疾病、身体、宗教,涉及商业与资本、战争与和平、阴谋与爱情、罪恶与神圣、时间与永恒、望远镜与蒸汽机,林林总总,蔚然大观。

全书有数百幅精美插图,共18章,各章相对独立,专注一个主题、一位画家、一幅名画,或者讲述一段精彩的历史故事,间或也会插入一点私人的品画体验,适合对科学、历史与艺术感兴趣的一般读者阅读。

这周周六,我们将举行新书发布会:

美术作品中的科学与文化:《格致丹青》新书发布会

主办方:智识学研社、知识分子、赛先生、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支持: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

活动时间:2025年11月22日下午3:00—5:00

活动地点:模范书局+友谊书坊(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号北京科学会堂,临近地铁4号线人民大学站)

报名链接:https://zhishifenzi.mikecrm.com/jyfzrEO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本周新书推荐 2025年第47... 20 星期四 2025年11月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11月...
世界杯附加赛对阵出炉:意大利抽... 北京时间11月20日晚,2026世界杯欧洲区附加赛抽签结果揭晓,四届世界杯得主、连续第三次跻身附加赛...
中国最早的钢笔字帖,至今无法超... 中国第一本钢笔字帖《钢笔字范》 1949年出版 《钢笔字范》初版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是邓散...
吕文扬绘画大师超以象外得其神 在中国当代画坛,吕文扬以“超以象外,得其神”的艺术追求,构建起独树一帜的绘画世界。他不囿于物象的表层...
从9秒83到最后一棒:中国短跑...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虽有百般不舍,我们终究还是要面对这一天、这一刻—— 今晚在全运...
【淮安运河】里运河文化长廊,雪...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的冬日,从来不是沉默的。当第一片雪花轻吻青石板,整条运河就变成了流动的诗。你以为运...
吕文扬绘画大师师法自然通造化 在画坛深耕数十载,吕文扬始终秉持“师法自然”的创作理念。他踏遍名山大川,静观云蒸霞蔚,将自然的生机与...
十五运丨湖北获男子4x100接... 11月20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男子4x100米决赛在广州市的广东省奥体中心体育场展开。 本场比赛的参...
山东优秀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向阳 11月20日上午,“擢英——山东优秀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在山东美术...
中方打出琉球牌,日方紧急降温:... 围绕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中方发起一系列反击,最让日本破防的,莫过于琉球问题。见此情形,日本立马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