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装的雅致,竹编的美感,水墨的清趣,
电报的神秘,油墨的力量。
本周浙博多种活动开放体验,欢迎报名参加,
在博物馆与它们相遇,亲手定义你的精彩片刻。
孤山馆区
01
文澜书影——中国古代线装书制作体验
线装书是指以线进行装订的图书类型,又称古线装,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现在,我们将自己动手制作一册专属于自己的线装书,让古色古香的线装书带我们穿越时光,品味悠远的藏书文化。
(活动贴士:线装书在制作过程中会使用尖锐工具。安全起见,活动全程需家长陪同。)

活动时间
2025年11月22日(周六)
14:00—15:30
活动地点
浙博孤山馆区 教育中心教室一
(文澜阁垂花门东侧厢房)
参与对象
8-14岁
活动人数
6组
扫码报名
02
巧手编织——
竹编杯垫制作之三角编织技艺体验
竹编器物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以“压”、“挑”为基础,层层递进,编织成形。本周末,来浙博学习用三角编织技艺编一个杯垫,体验压一挑一的进阶编织手法,进入奇妙的竹编世界,创作一件属于自己的竹编小物,点亮我们的生活。

活动时间
2025年11月23日(周日)14:30—16:00
活动地点
浙博孤山馆区 教育中心教室一
(文澜阁垂花门东侧厢房)
参与对象
10岁以上(有自主动手能力)
报名人数
7人
扫码报名
03
浙博四季课堂:
小雪节气 雪景行乐——孤山水墨研学课
小雪时节,「虹藏不见,天地积阴」,白居易笔下「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绘出初冬细雪的轻灵;而郎世宁以西洋透视与光影技法,在《弘历雪景行乐图》中营造出「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的皇家园林胜景。
郎世宁,意大利传教士,清代宫廷画家,历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其创作融合西方写实主义与中国笔墨意趣,开创「西法中韵」的新画风。图中雪松以淡墨皴染枝干结构,采用「高光留白」技法表现积雪;松针在积雪处适当留空,暗部以花青墨层层渲染,形成强烈的体积感与光影效果。
本次课程将以《弘历雪景行乐图》中雪松为原本绘制小雪节气精髓。结合现代人们的创新以及童趣,孩子们将完成一幅《雪松花火图》。在笔墨铺染间体味「小雪晴沙不作泥,疏帘红日弄朝晖」的冬趣诗境。

活动时间
2025年11月23日(周日)
10:00—11:30
活动地点
浙博孤山馆区 教育中心教室一
(文澜阁垂花门东侧厢房)
参与对象
8-18岁
参与人数
8人
扫码报名
之江馆区
04
永不消逝的电波
摩斯密码和电报体验课
“滴答”的电波声,曾紧密关联抗战烽火中的国家命脉。革命先烈们在抗日斗争中使用电报发送秘密信息来传送情报,在这个习惯用手机通讯的时代,本课程带大家了解密码的基本编码方法和发展历史,并通过动手拼搭组装电报机,感受“永不消逝的电波”。

活动地点
浙博之江馆区 一楼教室
参与对象
10岁以上(儿童参与需有家长协助)
活动时间及人数
周四场(15人):2025年11月20日
14:00—15:30
周六场(20人):2025年11月22日
10:00—11:30
扫码报名
05
铅火传声:1945号外复刻行动
「当我们的手指沾上油墨,1945年的胜利便有了新的温度。」
一张80年前的《新浙东报》号外,头版报道了日本投降的讯息。它见证了浙江军民迎来胜利曙光的时刻,为了这一刻,中国人民浴血奋战14年。使用老式油印机,复刻1945年8月15日《新浙东报》日本投降号外。
“热血沃东南”展览正在开展之中,本活动将为您进行展厅导览、回望浙江抗战的烽火岁月,再使用油印机复刻《新浙东报》号外,一起穿越回那个呼声震天的历史时刻。

活动时间
2025年11月23日(周日)
10:00—11:00
活动地点
浙博之江馆区 四楼临展厅宣教活动区
活动对象
10岁以上(儿童参与需有家长协助)
活动人数
10人
扫码报名
(1)为避免行程冲突,报名前请仔细确认好时间和地点。
(2)若报名成功后因故无法参加,请在活动开始6小时之前取消预约,否则将视为爽约。
(3)请按时到场参加活动并在开始后30分钟之内完成签到,迟到则视为爽约。爽约3次,系统将自动触发机制,30天内无法报名参加活动。
(4)面向未成年人的活动,家长可以建立对应的亲子票来进行活动报名。
(5)为保证有更多的观众朋友可以参与活动,一个账号7天之内限制报名1个活动。
(6)本活动包含参观门票,活动当天可凭预约码或身份证直接入馆。
(7)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健康,进入博物馆请自觉做好防护,活动期间听从现场社教人员安排。
来源:浙博社会教育与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