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预告 | “秘密花园”——何明科绘画作品展
创始人
2025-11-18 00:00:57
0

“秘密花园 - 觅美的献祭”——何明科绘画作品展

开幕:2025/11/22 15:00

展期:2025/11/22-11/27

展览地点:成都蓝顶美术馆(2号厅)

策展人:吴永强

学术主持:吴永强、罗徕、唐剑辉

策展支持:王海菠、蔡家骏、晏璧、唐红萍、伍刚、曾妮

音乐策划:朱芊珂

音乐支持:音乐艺术家 TENG

主办:成都蓝顶美术馆

支持: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

媒体支持: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凤凰新闻、四川美术网、在艺APP、千镜艺术、艺落街

品牌支持:梅见

秘密花园:何明科的绘画世界

文 / 吴永强

在当代艺术的多元实践中,何明科走出了一条从空间设计到绘画创作、从文化寻根到存在反思的道路。这位出生于四川内江、早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工艺系的艺术家,曾长期游历于商业设计与艺术创作之间,并身兼大学客座教授、美术馆主事人等多个角色。作为设计师,他成功主持过海南观塘度假村、鹳雀楼室内陈设等项目的设计,后者成为全国唯一的中选方案;他也曾以环境设计作品《蕞园》获中国创意设计年鉴提名奖。这些事例可证明他对空间美学有着出色的驾驭能力。2006年,一次与安岳石刻的偶然接触擦亮了他心中的绘画之光。那些经受千年风化却依然从容安详的佛教造像震撼了他。在一个瞬间,他觉得自己需要有一种方式来穿透无常和永恒之间的一线之隔,于是他拿起了画笔。一种职业角色的蜕变也就此开始,慢慢地,他从一位资深设计师变成了一名职业艺术家。

何明科的绘画创作多以系列方式呈现。他最初的作品是《佛系列》,以后又陆续创作了《无可陈之》《海岛》《石头记》《高士图》《石志》《此在》《太极之初》《潜龙无用》等众多系列作品。它们以时间为脉络,规模化地反映了何明科创作的主题演变及其恒在的关注,包括对传统文化的触摸、对物性的寻绎,对技术统治的忧思和对存在意义的追问,又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个体与世界的关系两个维度上获得聚焦。其次,这些作品也折射出一位具备设计思维的艺术家如何将空间意识、材料敏感与哲学颖悟熔铸为个性化语言的探索历程。

《此在-寂》 150×120cm 布面油画 2023

以东方智慧为启示,反思无常世界中人类的处境,是何明科绘画创作的恒在主题之一。如其最初的《佛系列》直接缘起于安岳石窟的视觉震撼。他敏锐地捕捉到“从表象的‘无常’到内在的‘觉悟’”的升华,在风化剥蚀的佛像描绘中突出时间侵蚀的印记,让佛的造型显现出从“遮蔽”到“去弊”的哲学历程。他多方尝试对“无常”的视觉转化,直至将其延伸到作为《佛系列》的姊妹篇《缺失的身份》系列中。在此,无头的“供养人”形象被植入现代户口登记表,头脑的缺席与肢体的在场,作为历史记忆断裂与重构的表征,持续对文化身份的连续性发出诘问。同时,何明科通过预设观者的参与性解读,使作品的意义在观众与之相遇的场景中生成,显示出其空间思维的控场力。

2011年启动的《无可陈之》系列,其灵感源自《道德经》中老子对小国寡民世界的构想:“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画中以中国山水意象、手枪、蝴蝶的并置,组成了梦幻般的叙事。山水意象隐喻小国寡民的理想世界;手枪,指向人类社会充满暴力与争斗的历史;蝴蝶,则是梦的表征,带着“庄周梦蝴蝶”的迷离。在这三个意象中,山水是理想,手枪是现实,占据了画面绝对的比例,而蝴蝶最小,以至于容易被新来的观众忽略,可是它却一直飞落在现实与理想的门口,瞬间将双方虚无化,让我们不知是理想照进了现实,还是现实怀念着理想,就像不知庄周梦蝴蝶,还是蝴蝶梦庄周一样。通过现实与理想冲突的图像隐喻,艺术家让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个体与世界的关系变得具象化了。

《石志-14》 100×70cm 布面油画 2022

同在2014年开始创作的《高士图》与《石头记》系列将形而上的哲思托付于具体物象,给予人与物的关系以另类表达。前者以光学般的超视觉画面,将高士的身影藏匿于石头的解剖图式中,隐喻了人文对自然风景的加持。后者同样聚焦承载文人精神的石头。虽然石头的鉴赏历来宁丑勿媚,如苏轼所说:“陋劣之中有至好,石之一丑则众美出。”可是,何明科在留意石头形式、肌理、色彩之外,更看重其作为岁月的印迹。他甚至将石头视为“生命的另一种存在方式”,着意于表现它们“饱受风沙侵蚀的岁月之美”。在这一点上,其后来创作的《石志》系列可与之达成共鸣。这种对单一物象的持续深究,展现了艺术家将物质精神化、精神物质化的双向能力。所不同的在于,《石头记》更多地延续了中国的“文石”传统,呈现的是古老中国的文化记忆;而《石志》则倾向于艺术家的个人表达,是个体在世的时间感寄存于物的表征。

《此在—本我审美简史-3》180×150cm 布面丙烯 2025

同样,何明科2019年开始创作的《此在》系列也将艺术推向了存在论的领域。作品的命名引自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哲学,意在通过绘画方式探索“此在在世”的反身认知,叩问其本真意义。包括对个体生命之“此在”和整个人类生命之“此在”的冥思。后者直对人类文化、技术文明的命运。例如,《此在-文明的辉煌》顺着夏娃学说、文明迁徙路线的图像信息,引出“科技的无休止发展,是在走向文明的最后辉煌吗”的追问。这让我们不得不产生呼应:当AI仿真机器人拥有了记忆、智慧、情感,人类将赋予它们怎样的“个性化特征及秘密花园”?这些问题直指后人类语境下的伦理困境,饱贮对单向度进步观的忧思。再如,《此在-映像》以水晶球的镜像隐喻现实与幻像、平行世界的关系,对虚拟现实技术导致真实感官的退化发出了质询;而在《此在-棋局》中,机械手魔爪一样地伸向古老的棋局,让我们顿生忧心:“几千年的人类智慧真的败给现代文明AI技术吗”?至此,何明科的艺术已完全超越了个人情感抒发与文化乡愁,上升为一种技术时代的人文主义批判。而从最近两年创作的《太极之初》《潜龙无用》系列来看,他似乎把救赎的希望再次托付给了东方智慧。

《惕龙无咎-C》120×100cm 布面复合媒材 2025

在何明科的作品中,也有暂时卸下思想负担,着意于审美意兴表达的方面。例如,2014年的《海岛》系列就以视觉风景代替了符号化隐喻,只呈现对日常事物的感性捕捉。作品采用小尺幅的布面丙烯,间以少量油画,以写生式的眼光面对海岛上的教堂、小屋、祥兽、海礁等生活化题材。构图一般取近景,放大了物象细节,就像在把玩对象的肌理,感受自然的呼吸。然而浓稠的色层、大笔触的挥洒与明快跳跃的色彩,却赋予画面以印象派气质,令画中肃穆的教堂、温馨的小屋、灵动的祥兽,嶙峋的礁石展现出勃勃生机。其实,何明科的风景之作并不限于《海岛》,其众多风景油画作品有的采用响亮的色彩,有的采用灰色调,有的氤氲滋润,有的色厚质实,多角度地呈现了画家对大自然亲切的观看。

《现龙在田-B》120×100cm 布面复合媒材 2025

何明科的艺术形式探索与主题内容同步,呈现出材料实验、符号重构与空间延展的特征。作为工艺专业出身的设计师,他对画面布局、材料使用均有着高度敏感。在构图方面,如《无可陈之》系列便充满设计美学的简洁与力度。山水、手枪、蝴蝶呈三角形布局,形成稳定结构,但内容的异质性打破了稳定,制造出张力。在材料和色彩运用方面,其早期作品通过厚涂、刮擦模拟风化肌理,使物质痕迹成为“无常”的视觉同构;其风景系列选用丙烯、油彩捕捉瞬间光影;色彩铺陈厚薄兼施、干湿并用,有时近于浮雕,有时近于泼彩,追随着表达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综合材料绘画则突破传统媒介限制。例如,《石头记》以太湖石为对象,着意于其“皱、漏、瘦、透”的表现。它们有的表面布满风沙侵蚀的糙痕,像老人脸上的褶皱,藏着岁月的故事;有的泛着温润的光泽,如被时光打磨过的璞玉,透着传统文化的纹理;有的让石头与古代仕女组成后花园的情景,清冽的灰色调让画面散发出如烟的愁绪。这个系列的画面多使用灰、褐、黑等色彩,组成低饱和的色系,让石头仿佛从历史深处走来。到了2018-2023年的《石志》系列,画家更大胆地引入综合材料,通过材质差异强化传统与当代美学的碰撞,砂砾、报纸、纤维、金属薄片等与油彩层叠,创造出独特的视觉张力。何明科将材料实验视为“挖掘材料自身的物理属性与精神属性”的有效办法,希望以“物的返魅”宣谕对技术时代过度符号化的抵抗。再如,《此在》系列通过绘画性笔触与数字图像的像素感形成对冲,在手工性与技术性之间建立视觉悖论,赋予其技术批判主题以形式化呈现。而其大尺寸画幅的运用(如《此在-幽郁》)不仅是为了造成视觉冲击,更是为了营造“场域”效应,使观者身体性地卷入思辨空间。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何明科的艺术始终贯穿着“空间艺术人”的身份意识。他强调“以空间为存在方式”,指出“可以因为一幅绘画延伸至整个视觉空间”。这种意识使他的画作天然具备装置性与环境性。如《此在-影子与投射》系列直接以三维空间中的光影投射为表现对象,赋予柏拉图“洞穴之喻”以当代诠释,空间化地揭示了视觉的局限性与建构性。该系列描绘不同事物在墙上投射出与本体相悖的影子,其形式本身便是对认识论迷局的视觉转译。这种从平面到空间、从再现到观念的认知跳跃,使绘画超越二维媒介限制,上升成了关于观看机制与存在方式的元思考。

综观何明科近二十年的艺术实践,其整体风貌可概括地描述为“观念主导+材料驱动+空间延展”的复合形态。他既非传统油画家,也非纯粹的观念艺术家,而是一位将设计思维、哲学悟性与材料实验熔于一炉的“空间艺术人”。这是一个由跨界建构的空间:设计经验使其作品兼具逻辑美感与情感温度,空间思维让他的艺术超越了画布的秩序,教育者的身份则为其创作注入了理论深度。

《此在-影子与投射》450×150cm 布面丙烯 2025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是何明科的艺术信条。如果要对他的艺术观念做一个整理,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其归结为:以真实感知为起点,以文化传承为支持,以人文关怀为归宿,表现在创作上,便是拒绝空洞的形式游戏,追求传统活化而拒绝复古,并始终贴近和关注人的精神处境。他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搭建“观者与世界的沟通桥梁”。他的一则创作随笔写道:“创作是何等幸福,不是通过宁静去创作,而是通过创作得到内心的安宁。”这说明,艺术对何明科来说,是一种疗愈和救赎方式。而只有把生命过程与艺术过程融为一体,才能享受这份福祉。这样,我们就更加明白,为什么他的作品即便在批判技术异化的时候,也不显得是概念化的图解,因为它源自内在的身心,受到了存在论哲学的庇护。

在技术加速主义笼罩的今天,何明科用绘画守护着一个“秘密花园”,那里既有千年佛像的从容,也有亿万年顽石的坚韧,更有对人类文明未来的忧思。这种以艺术尽其性的实践,向着“诗意地栖居”敞开。对画家来说,这包括对“绘画已死”论的无声蔑视。当AI试图模拟一切,何明科以坚持手绘的作品证明:人的本真状态,恰恰存在于那些无法被算法复制的物性触摸与心流震颤之中。因此,他的艺术代表了对技术时代人的尊严的倔强的守望。

2025年11月12日,于川大

简介

中国四川内江人

1990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 工艺系

内江国际公装饰工程公司任设计部主任

四川内江原创设计装饰公司总经理、设计总监

中国设计师协会会员

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

四川红墙美术馆常务副馆长

四川成都佰佬绘艺术生活馆艺术总监

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

四川省民建画院会员——民建画院中央四川分院第二届院士

成都蓝顶艺术区职业艺术家

主要展览

2008年 《四川省第五届新人新作展》四川美术馆

2009年 《建国60周年四川省美术作品展》四川美术馆

2010年 《四川美术学院建院70周年画展》四川科技馆

2010年 《艺术成都画展》-成都岁月画廊

2012年 《城市之间当代作品年展》-达州大修艺术区

2012年 《第六届瑞士中国年绘画作品展》-瑞士

2013年 《第六届瑞士中国年绘画作品展回国汇报展》

2015年 《突围.2015油画作品邀请展》-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5年 《自由自在当代艺术展》-成都蓝顶艺术村商业街

2015年 《汇.油画作品创作展》-成都蓝顶艺术村红墙美术馆

2015年 《当代百名画家写意湄江作品展》-贵州湄潭茶业博物馆

2016年 《入夜--艺术展》-重庆华人当代美术馆

2016年 《秋声乍起--当代艺术展》-成都蓝顶艺术村红墙美术馆

2017年 《东方意蕴艺术展》-Marengo villa马伦戈街美术馆

2018年 《全国百名艺术家走进川西高原作品展》及研讨会-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馆、成都洛带中国艺库当代艺术中心

2018年 《2018独角兽艺术博览会》-北戴河阿那亚黄金海岸度假区

2018年 《美术馆之眼-作品展》成都画院

2019年 《天府美术作品年度展》四川香迪美术馆

2019年 《文化原乡—松林乡村实验艺术活动作品展》一次“可感性分配”的重构实验 大观美术馆

2020年 《成渝城市群艺术对话》第十二届黄桷坪艺术节

2020年 《消失的边界》当代艺术展

2020年 《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教学研究展》北京

2020年 世界艺术汇《DARK NIGHT》之视觉艺术展

2021年 《交错与并置当代艺术作品邀请展》——联合个展 成都罡美术馆

2021年 《第七届中国金融年会美术作品邀请展》获优秀奖 四川福宝美术馆

2022年 《成都东盟美术馆作品展览》 中国东盟美术馆

2022年 《师说》蓝顶高校美术教师作品邀请展 蓝顶美术新馆

2023年 《颂歌二十大、共圆中国梦》民建四川省委主题书画摄影艺术展 文轩美术馆

2023年 《天府青年艺术油画展》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美术馆

2023年 《成都双年展》平行展《时空的形状》 成都锦江区第三大街社区美术馆

2024年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寻美成都书画新时代”名家书画美术作品展》 成都广汇美术馆

2024年 民建画院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书画美术作品展》 中国东盟艺术学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汉末三国是一个充满英雄豪杰、豪情壮志的时代,这个时代不仅因为战乱而激烈,还因为那些深厚的兄弟情义让人...
原创 白... 蒋介石和毛泽东之间的恩怨大家都非常清楚。蒋介石不但每天想方设法与毛泽东作对,还时刻担心着内部的威胁。...
原创 在... 在漫长的历史中,总有一些关键时刻,每个细微的决策、言辞,甚至个人的情感和行为,都可能对整个时代的发展...
10月上美新书第六批李自成《慧... 11月初,上美李自成系列第六批顺利出版。这样一来,除了方瑶民的三本因故延缓,还有一本绣像集,其他分册...
日本令和新选组代表山本太郎:高... 11月17日,据CCTV国际时讯: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论罔顾法理和历史事实,一系列言行危害地区稳定...
黑龙江省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 17日,记者从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获悉,黑龙江省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即将开始。...
墨境相生——袁武工作室师生作品... 于晓强,辽宁大连人,袁武工作室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欣赏
俄军合拢红军城包围圈并推进扎波... 乌克兰国防部情报局局长布达诺夫亲临前线指挥特种部队空降,也曾被包装成“坚定抵抗”的象征,最终却没能改...
美女写真 | 徐璐,新春贺岁写... 徐璐这组新春贺岁写真一曝光,直接美出圈啦!那抹胸红裙一上身,瞬间化身新春最耀眼的小仙女。红裙颜色鲜艳...
又一书画名家捐画成立公益基金,...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罗凯燕 近日,著名艺术家萧四五先生向深圳市慈善会无偿捐赠11幅画作,包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