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5日上午,通辽市图书馆内暖意融融、创意满溢,“指尖皆可创 非遗传艺记——指尖陶艺活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以寓言故事为精神内核、以非遗陶艺为表现形式,融合绘本讲解、互动思辨、陶艺创作等多个环节,让参与者在沉浸式体验中领悟寓言智慧,触摸非遗温度,共赴一场文化与手艺交融的美好之约。

活动伊始,图书馆工作人员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为现场读者讲述了改编自《聊斋志异》的寓言故事《种梨》。从吝啬者不愿分享梨子的固执,到智者“种梨得梨”的巧妙举动,再到众人共享甘甜的温馨场景,讲师结合绘本插画细致拆解情节,让“分享”与“善意”的核心哲理跃然眼前,引发读者共鸣。

故事讲解结束后,活动进入精彩的“思辨”环节。围绕《种梨》故事里最打动你的角色是谁?为什么?同时延伸探讨“传统寓言对现代生活的启示”。思想的碰撞不仅深化了对《种梨》寓意的理解,更让“分享”的理念在互动中悄然扎根。

在思辨的余韵中,活动转向非遗文化的科普环节。讲师带领大家追溯泥塑艺术的千年历史,同时,现场展示了泥塑常用工具(如塑形笔、转盘、彩绘笔),讲解“揉泥—塑形—修坯—晾干”的基础流程,为后续的陶艺创作做好知识铺垫。

最受期待的“指尖陶艺创作”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参与者以《种梨》故事为灵感,亲手捏制“饱满的梨子”,圆润的造型搭配简单的纹理,充满童真;陶艺老师穿梭在读者之间,耐心指导揉泥力度、塑形技巧,帮助大家解决“陶土开裂”“造型不稳”等问题。现场陶土清香弥漫,欢声笑语不断,每个人都沉浸在亲手创作的快乐中。

活动接近尾声时,参与者们纷纷展示自己的陶艺作品,虽略显稚嫩,却满含心意与创意。本次活动,既是一次寓言智慧的传递,也是一场非遗文化的生动普及。通辽市图书馆以“故事+思辨+实践”的形式,让非遗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可听、可论、可触、可创的鲜活体验。未来,图书馆将继续探索多元活动模式,为更多读者搭建亲近传统、传承非遗的平台,让文化的薪火在一次次温暖的体验中不断延续。
供稿:青少年读者服务中心
编辑:韩子洋
审核:张雪琪
复审:高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