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有趣了!”“如此平常的废纸板,竟能演绎经典作品!”11月12日于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启幕的“恍然之视——胡里奥·阿纳亚个展”,让很多观众不免惊叹。这是西班牙艺术家胡里奥·阿纳亚在中国内地的首次个展,也是其最大规模的一次个展,作为久事美术馆“2025西班牙艺术季”收官之作。展览共汇集阿纳亚的60余件代表性作品,系统呈现其如何以独具匠心的视觉语言,创造性重构艺术史谱系中那些经典图像。

阿纳亚是毕加索的小老乡,两人都出生于西班牙马拉加。与毕加索一样,他的脑袋里也装满了艺术鬼点子,尤为擅长对艺术史经典进行创造性重构。这正是本次展览“恍然之视”主题的由来,真真假假间让人恍然,又让人会心一笑。
展览俨然一场别样的经典大师巡礼。只见伦勃朗、莫迪利亚尼、莫奈、维米尔、胡安·米罗、梵高、高更、毕加索、沃霍尔等大师名作都在阿纳亚笔下经历了一场“挪用与摹仿”的过程,但又总能生成独特的视觉张力。艺术家其实是想引导观众重新调整观看的焦点,通过位移与重建,赋予这些经典图像以新的意义。阿纳亚坦言希望通过作品“打破人们对艺术的固有感知”,让观者在困惑中跳出“舒适区”,激发对艺术本质的思考。

阿纳亚的作品其实每一件都经过精心设计,有着他对于经典作品的独特理解。例如,再现梵高《献给高更的自画像》时,他通过繁花浮雕画框与光影游戏,引导观众关注纸板的贫瘠与脆弱,以此呼应梵高与绘画行为的复杂关联;重构毕加索《哭泣的女人》时,他特地以脆弱纸板为载体,用破碎平面与碎片化处理强化情绪,将原作对人类苦难的隐喻,转化为对经典象征价值的深度反思。

阿纳亚的创作可谓处在都市文化、古典绘画与概念艺术之间的交叉地带。对非传统支撑物与回收材料的执着运用,是其艺术最显著的特征。这些原本承载商品、即将被丢弃的瓦楞纸板,在他的工作室中被转化为承载艺术史重量级图像的画布,形成一种反差。

此次展览是上海久事美术馆与西班牙毕加索故居艺术基金会合作“青年艺术家扶持+驻留”项目的成果集中呈现。通过这一创新实践,美术馆打破“仅展示成品”的局限:驻留项目的“深度交流”特质,促进了国内外艺术理念的碰撞融合,为阿纳亚的创作注入跨文化视角;展览则作为成果载体,既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阿纳亚处理废旧纸板、重构艺术史经典的巧思,进而重新审视艺术史的传承与创新,也为美术馆积累了“驻留+展览”融合模式的宝贵经验,为后续国际艺术合作奠定基础。

久事美术馆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多元国际合作模式,为丰富城市艺术生态、服务文化交流贡献更多力量。
本次展览由上海久事美术馆与西班牙毕加索故居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将持续至2026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