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秋意浸染的鹏城,盐田区图书馆再掀文化热潮。11月8日,读海书吧内茶香氤氲、思想激荡,“艺享鹏城”—“城市美育” 系列讲座之 “中国茶道的审美境界” 在此圆满举行。本次活动以茶道文化为桥梁,通过专题讲座、专家对谈、互动交流等丰富形式,深挖中国茶道的历史底蕴与审美内涵,为市民读者呈现了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美育温度的精神盛宴,让传统美学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生。
多方联动搭台
共赴美育之约
01
PART


本次讲座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文艺家协会服务中心、深圳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广东省首批高校美育名师王婷工作室、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美育中心与盐田区图书馆联合承办。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与文化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深圳市文联副秘书长、创研部主任梁超,深圳市文联党组秘书、市文志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赖旭辉,盐田区文联主席孙菁宇,盐田区文联秘书长张帆等嘉宾莅临现场,与众多市民读者共同见证这场文化美育盛会。
作为活动的核心阵容,主讲嘉宾郑培凯先生堪称文化研究领域的大家。他身为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曾任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主席、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首创主任,深耕传统文化研究多年,对中国茶道的审美意蕴有着独到且深刻的见解。对谈嘉宾王婷教授则是广东省首批高校美育名师、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美育中心主任,兼具媒体从业经验与美育研究积淀,为活动增添了多元视角。
深度解读茶道
解码审美密码
02
PART

郑培凯讲解茶道的起源。
讲座现场,郑培凯先生以 “中国茶道的审美境界” 为核心,带领观众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茶道文化之旅。他从茶道的历史渊源讲起,追溯从远古时期至封建王朝茶与荼的故事,到唐宋时期茶沫打茶,再到明清时期的芽茶冲泡,清晰勾勒出茶道文化的发展脉络。
谈到茶叶,一定离不开茶圣陆羽与宋徽宗,郑先生从陆羽的《茶经》中全方面阐释了茶道的纯净,又从宋徽宗的“古今大玩家”引出了打茶拉花之美,由点入面地给观众塑造了立体的茶道。古人也深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陆羽点评的天下名水,如今又有多少还存名水之名呢,令人惋惜。


郑先生的分享旁征博引、妙趣横生,既不乏学术深度,又兼具通俗表达,让现场观众深刻体会到 “一片叶子改变水的味道,也改变人类文明走向” 的文化魅力,真切感受到茶道作为生活美育实践的独特价值。
大咖对谈互动
碰撞思想火花
03
PART
专题讲座结束后,由盐田区图书馆馆长刘爽提问郑培凯先生与王婷教授三个问题,围绕茶道文化的核心审美内涵、美育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海洋文化的当代表达等关键话题各抒己见。

王婷教授阐释何为之美育。
郑培凯先生解答了茶道文化历久弥新的核心密码,强调美的浸润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意义;王婷教授则从美育实践角度出发,剖析了美育在连接传统与现代、推动文化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针对 “面向未来的海洋文化新表达” 这一与盐田地域特色紧密相关的问题,身为盐田海洋图书奖重要评审的郑培凯先生,分享了讲好中国海洋故事、推广海洋文化的独到见解,为盐田区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

对谈环节。

深圳市文联梁超主任向郑培凯先生提问。
互动问答环节中,深圳市文联的梁超主任与郑培凯先生就茶道的传播路径深入交流,文化之息散满整个会场,现场氛围持续升温,掌声与共鸣声此起彼伏。活动最后,全体嘉宾与观众合影留念,定格下这场文化相聚的美好瞬间。

大合照。
深耕美育传播
厚植文化根基
04
PART
作为盐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载体,盐田区图书馆始终践行“阅读需求 + 在地文化传播”的双重使命,在深耕全民阅读的同时,全力推进美育普及与地域文化传承。此次“艺享鹏城”系列讲座,正是盐田区图书馆聚焦“美育”与“地域海洋特色”两大重点工作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盐田区图书馆打造了“盐田海洋图书奖”“海洋文化系列活动”等多个知名文化品牌,辖区居民综合阅读率、读者持证率等多项数据位居全市同级公共图书馆前列。此次联合多方力量举办茶道主题美育讲座,不仅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搭建了传统美学与市民生活的沟通桥梁,让美育走进日常、浸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