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言】
文/王振德
在纷繁复杂的艺术长河中,水墨始终以其独特的魅力,诉说着东方美学的深邃与悠远。“水墨归真”,寓意着以水墨技法为载体,拨开艺术创作中的浮华迷雾,回归质朴纯粹的本真之道,探寻艺术最原始、最真挚的表达。水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寥寥几笔,便能勾勒出万千气象。从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简单纹饰,到历代名家笔下的文字、山水、花鸟、人物,水墨艺术历经千年沉淀,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却能用黑白二色,展现出天地的苍茫、自然的生机;传达出创作者内心的波澜与宁静。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创作的形式与风格日益多样,许多创作者陷入对技巧、潮流的盲目追逐,却逐渐遗忘了艺术的初心。“水墨归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倡导艺术家们放下刻意的雕琢与繁复的修饰,以纯粹的心境,回归水墨艺术最本质的表达。用一支毛笔,蘸上墨汁,在宣纸上用真心来描述,让每一根线条、每一团墨色,都成为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真正的艺术创新,是扎根于对传统的敬畏与传承,基础上才能有创新有突破!而“归真” 并非固步自封,而是以澄明之心与古人对话,以赤子之态为时代立言。当画家以“归真”之心进行水墨创作,便是在喧嚣的世界中寻得一方净土。在这里,没有外界的纷扰与评判,只有创作者与水墨的对话,与自我的对话。水墨归真,不仅是艺术技法的回归,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升华,它让作者在笔墨流转间,触摸到艺术的真谛,感悟到生命的纯粹与美好。愿观者能于此邂逅水墨的本真之美,感受中国书画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作者系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天津文史馆馆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

【柴寿武题】
艺术家简介

柴寿武先生 天津市人。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号金竹堂主,又号百竹轩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名誉理事、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报社编委、香港国际书画名社总会副总干事、天津民建书画院原名誉院长、中国诗书画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五十多年来,柴寿武先生在继承中国书画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自1985年春天他在广西柳州发现金竹开始,历经四十多年的彩墨耕耘,首创了歌颂祖国繁荣、寓意富贵吉祥的金竹国画,被誉为“当代金竹第一人”。
情寄金篁富贵竹
一一创写金竹国画四十年纪略
柴寿武
四十年间画金篁,
砚边毫端费思量。
一束灵光飞笺素,
万竿金节赞辉煌。
自1985年春天我在广西柳州发现并决心创写金竹以来,至今已整整40年了。40年间的金竹之恋,仿佛一场挥写富贵与辉煌的金色梦境。
世界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1985年我与竹干金黄、竹叶碧绿的金竹幸运邂逅时,“金竹”,这一自然界的珍稀竹种,就通过我的眼睛点亮了心中的灵感,从此种入了我的砚田,茁壮地“生长”在由彩墨滋润的丹青画面之中。
一,灵感启我写金篁
灵感是什么?我在南开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的毕业论文《灵感初探》中写道:“灵感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不断深思的过程中,偶然迸发的,既闪瞬即逝又能量无穷的思想灵光”。我对绘画的痴迷源于慈母的熏陶,起于从1977年到1985年之间,历时八年的中国花鸟画传统技法的规范学习和基础夯筑。而使我绘画面目一新的则是灵感“女神”的眷顾。
那是40年前,即1985年的春天,我悠然徜徉于广西柳州的柳候公园。葱郁的林木、幽香的花草和悦耳的鸟鸣,使我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刚刚走进园中之园的盆景园,就见在亭台的旁边,几株金黄蓦然映入我的眼睑一一似铜棒、如金柱,而那翠绿的叶子却在拔节而出的“金枝”上迎风摇曳,好似挥手迎接我这远方客人的到来。如此神奇,如此漂亮!这是什么植物?“似曾相识燕归来”,当思索的灵光在脑海中急速搜寻时,我突然想起在初中的生物课参考书目的图录中,曾见过并认真看过的珍稀竹种一一金竹!
一千多年来,人们竞相画着自然界里并不存在的意象墨竹,而金竹一一这一自然届界骄子却少人问津。当时,一个灵感闪现脑际一一创写其形金碧辉煌、寓意富贵吉祥的金竹的重任,已经天然而又历史地落在了我的肩上。我当即拿出隨身携带的画薄对景写生,从岀土的新笋到剝离的箨衣,从金黄的竹干到坚劲的竹节,从俏拔的竹枝到碧绿的竹叶……,細细描摹,仿生写真,将金竹的自然生态绘于画薄、“镌刻”于心。回津后我写诗以纪:“与君结缘在柳州,金枝翠叶展风流。自此忆君频挥毫,金篁满目情满楼。”从此开启了我与金竹相依相伴的新的绘画生涯。
二,挥汗耕砚育新株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進行创新” ,
而清代的石涛则力主“笔墨当隨时代”。做为新时代的书画艺术工作者,更应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作既能反映时代新貌、又有自我艺术个性的书画作品。我恒定的创作目标就是:咬定金竹不放松!那么,如何画好“前不见古人”的金竹国画?一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绘画“苦行僧”们的必由之路。我“行脚”时翻山越岭,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和日本、菲律宾、斯里兰卡、巴西等诸多国家,先后发现了竹干粗细不同、竹叶宽窄和大小不同的十多种金竹。从而拓展了我的视野和画路;“闭关”内修时则灯前月下,捧卷苦读。从古今名著到诗词歌赋;从名家题跋到画理画论……。努力将祖国的文化精髓“咀嚼”于口、“呑食”于腹、营养于心,并且融汇“变现”于彩墨挥写之中。经过整整四十年“日间挥写夜间思”的不懈努力,终于使这一充溢着辉煌之姿和富贵之气的金竹国画走進画坛,并且引起了社会和各类艺术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接续报道。特别是中国书画报这份国字头的权威报纸,多年来对我的艺术创作、金竹画展和新书岀版发行等实况信息,不断進行跟踪报道。在2017年至2018年的两年时间内,中国书画报以“金竹国画首创者”为题,并以双版联发的形式,前后六期对我的金竹国画创作進行了全方位的报道。著名大写意画家刘荫祥先生以80高龄,亲笔为我撰写了题名《贵在无二》的画评并题赠我大幅墨宝。众多媒体的推介和业内名家们的鉴赏,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艺术认知,从而有效地促进了“金竹国画”这一艺术新株的茁壮成长。借此机会,特向一以贯之的支持和鼓励我从事金竹国画创作的各位艺术名家,向中国书画报和天津今晚报的新老领导和编辑人员,向金带福路艺术网、天津美术网等多家网络新媒体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多年的艰难跋涉留下了串串艺术履痕。自2003年以来,我先后在国内外举办过十次大中型“金竹国画艺术展览”。2003年出版了《柴寿武诗书画集》,2008年出版了《百竹轩诗草》,2013年出版了《柴寿武金竹诗画集》,2018年3月又由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中国画史上第一本关于金竹画法的专辑一一《柴寿武金竹国画技法》。同年我的金竹国画作品被国家版权局批推为版权所有,从而使金竹国画真正成为讴歌时代辉煌,赞颂民生福昌和寓意富贵祯祥的画坛新株。
三,百米长卷赞辉煌
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以惊人的速度迅疾扩展。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在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守望相助,以严密的组织、自律的秩序和有效的管控及治疗措施,与疫魔展开了一场可歌可泣的人民战争,使我的内心倍受震撼和感动。做为一名书画艺术工作者,如何用手中的画笔讴歌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呢?为此,我想到了挺拔伟岸、劲节坚韧的灿灿金竹。我决心以千杆金竹构成的百米长卷,展现中华民族雄立东方,群威群胆抗击并战胜疫情的千秋伟业!为此这幅长卷的构图很快便由“心中之竹”变为“手中之竹”,并且历时三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不懈创作,终于在2023年春天成功收笔一一两卷各五十米的“金竹国画百米长卷”宣告完成。
当代大书画家林散之先生诗曰:“独能画我胸中竹,岂肯随人脚后尘。既学古人又变古,天机流露出精神。”学古以变古,破茧而岀新,正是我進行金竹国画和百米长卷创作的基本宗旨。
这幅高一米、长一百米的长卷,在绘制“竣工”、装裱完成并精印出版之后,即由民建天津市委会、天津美术家协会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在天津图书馆联合主办了题为“丹青歌盛世 金竹赞辉煌一一柴寿武金竹国画百米长卷展暨画集首发式”。这幅长卷,不但展现出金竹那伟岸的雄姿、清虚的气质、辉煌的形象和高雅富贵的蕴涵,而且还将金竹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和风、晴、雨、露、雾、日、月辉光中的不同形姿、不同神态表现于笔情墨韵之中;不仅将象征美丽的芙蓉鸟、象征喜庆的喜鹊和象征长寿的绶带鸟等瑞鸟,配画于金碧辉煌的竹林之中,而且,还将憨态可掬、从容优雅的国宝大熊猫绘制于竹丛坡地之上。再配写以远山、近水和寿石、泉流……一幕幕景致别样、风光迥异的画面,逐一展现在观赏者的眼前。同时,我还根据不同的画面意韵,分别将多首自撰诗题写其上,努力展现诗画相生、诗情画意的创作宗旨和步移景异、曲径通幽、寻奇探美的观赏效果。
中国书协副主席、天津书协主席张建会先生欣然为上、下两部长卷,分别题写了“金篁图”和“金竹堂长卷”的卷额。中国书画报原社长、天津美协人物画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天津美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何东先生和中国书画报新任社长兼执行总编、天津文评协会副会长、天津美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路洪明先生,分别为其题赞“金竹长卷 富贵祯祥”和“金竹辉煌 神州恒昌”的墨宝。天津市政府原副秘书长、现任南开大学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院长陈宗胜先生和全国著名画家曹明冉等多位先生也为此题诗以赞,为长卷增光添彩。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柴寿武金竹国画百米长卷》画集也及时出版,并由天津美术馆入馆收藏。借此机会,特向各方领导和画坛师友们表示诚挚的谢衷。
庄子曰:“乘物以游心”。经过40年间的格物求索和砚田苦耕,我以倾情创作的两千多幅金竹国画和百米金竹长卷,为讴歌祖国的壮美、神州的复兴、时代的奋進和民生的富贵祺祥,恭奉了我的一瓣心香。为此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2025年新春于天津东丽湖畔金竹堂
作品欣赏

《金篁鹤寿舞朝阳》一丈二尺整纸

《金竹国画百米长卷截图》

《金篁擎天福满门》2Ⅹ4尺

《满堂子孙競高天》2Ⅹ4尺

《金辉玉润满神州》2X4尺

《金玉同辉》 2X4尺

《富贵长寿图》 2X4尺

《雄视万里》三平尺

《金秋入梦醉诗行》 三平尺

《溶溶月色依依情》 三平尺

《馨梦》 三平尺

《风清鸣远图》 三平尺

《玉鉴晨妆图》 三平尺

篆书《七律 登泰山》

隶书《西江月 欢庆北京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