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大报恩寺塔基因,解锁欧洲“中国风”建筑的文明密码 循着大报恩寺塔基因,解锁欧洲“中国风”建筑的文明密码
创始人
2025-05-01 11:32:21
0

法国国家图书馆、凡尔赛宫、图尔,英国邱园……

近日,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发出全球征集令,寻找琉璃塔散落的构件及文明记忆。寻访中,人们发现欧洲许多地方都有这座“中国瓷塔”的影子。

现代快报记者连线采访了旅法学者徐洁和英国翻译家韩斌(Nicky Harman),通过她们的讲述,寻踪关于琉璃塔的文明记忆。


雍正、乾隆时期的中国瓷塔,收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黎塞留博物馆

“法国国家图书馆下属的黎塞留博物馆,有两座小型的中国瓷塔。”说起大报恩寺琉璃塔,任教于巴黎第三大学应用外语系的徐洁首先想到自己熟悉的两座瓷塔模型。

南京琉璃塔的图像最早由来华的传教士或外交使团带入欧洲,对欧洲的建筑与装饰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18世纪盛行一时的“中国风”(Chinoiserie)的重要视觉元素之一。

18世纪的欧洲,不仅诞生了中国风的宝塔建筑,在瓷器、壁纸、漆器与挂屏等装饰物中,琉璃塔也常作为“东方奇观”的象征,与柳树、白鹤、莲花、仕女等典型中国意象一同构成理想化的东方图景。


徐洁说,黎塞留博物馆的中国瓷塔,“每座高达2.4米,工艺精致、层层飞檐。”两座小型瓷塔携带着满满的南京琉璃塔基因,“大约烧制于清朝雍正、乾隆时期,来自中国的景德镇,正是仿照南京报恩寺琉璃塔所制。”这两座瓷塔到了欧洲后,一度是奥兰治·拿骚王朝威廉五世(1748—1806)的藏品,实物留存至今,十分珍贵。


徐洁持有法国国家级博物馆讲解员证,长期在卢浮宫、凡尔赛宫、奥赛美术馆、蓬皮杜艺术中心等世界级博物馆担任中法双语讲解,据她所知,在法国,至今还有一座受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影响而产生的建筑静静伫立,就是位于图尔附近的香特卢中国塔(La Pagode de Chanteloup)。徐洁说,这座塔建于1775年,高达44米,共七层,原为纪念被路易十五放逐的肖塞尔公爵而建,“作为园林装饰性建筑,其造型在整体比例与层层飞檐的处理上,与南京琉璃塔颇为神似,是间接受到南京琉璃塔影响的范例。”

特里亚农瓷宫,凡尔赛宫的“中国幻影”

在欧洲历史上,第一座落成的“中国风”建筑,是300多年前位于法国凡尔赛宫的特里亚农瓷宫,由路易十四为心爱的蒙特斯潘夫人建造。


特里亚农瓷宫位于宫殿与园林装饰之间,整体采用轻盈的木结构,外覆蓝白相间的瓷砖装饰,因而得名“特里亚农瓷宫”(Trianon de porcelaine),它是国王用于饮宴和私密聚会的场所,别致且充满东方风情。不过,这座建筑难以抵御风雨侵蚀,再加上蒙特斯潘夫人渐失圣宠,最终在1687年被拆除,取而代之的便是如今的大特里亚农宫。

那么在今天的凡尔赛宫里面,是否还有它的遗存呢?徐洁介绍说,特里亚农瓷宫被拆除后,仅遗留少量瓷片残片,现收藏于凡尔赛宫内。据传,一张曾属瓷宫的小书桌如今保存在美国的盖蒂博物馆。


尽管建筑本体早已不存,但瓷宫的花园格局却得以延续至今,整个园林分为紧邻中央亭阁的露台、通往大运河的缓坡以及位于下方的低地花园三部分。而如今前往凡尔赛宫参观的游客,仍可在距主宫殿约一公里的大特里亚农宫内,通过那里简要的文字说明,了解这座早已不存的特里亚农瓷宫的踪迹。

邱园中国瓷塔,伦敦最有名的建筑之一

位于英国伦敦皇家植物园邱园(Kew Gardens)的十层中式宝塔,是直接受到南京报恩寺琉璃塔启发而诞生的建筑,也是欧洲留存至今的极具代表性的“中国风”宝塔建筑实例。


居住在伦敦的英国翻译家韩斌(Nicky Harman)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邱园(Kew Gardens)的中式宝塔堪称伦敦最为有名的建筑之一,“它于1762年建成,是英国建筑师威廉·钱伯斯爵士(Sir William Chambers)为邱园设计的几座中国建筑之一,是送给花园创始人奥古斯塔公主的礼物。”


邱园(Kew Gardens)的中式宝塔问世后,在欧洲引发了一股长时间的中国园林热。

在熟悉中国文化的韩斌看来,可能是因为出自英国建筑师之手,所以这座中国塔“不太正宗”。但这并不影响包括韩斌在内的英国人对它的喜爱。韩斌多次参观过这座著名的中式宝塔,今年三月,她还与家人一起去了邱园,“邱园很大,我们带着小孩子,这次没来得及去看宝塔。”韩斌说,下次去邱园,她一定会去再看这座塔。

从凡尔赛宫的瓷片到黎塞留博物馆的小型瓷塔,再到邱园的飞檐,南京琉璃塔的文明基因早已嵌入欧洲的艺术血脉。

大报恩寺的征集令发出,不仅是为了寻找历史的碎片,更在召唤一种超越地域的文化共鸣。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白雁 裴诗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宋金爆发战争后,宋军屡战屡败,虽说有为国殉难的人,但也有不少北宋官员投降了金朝。在这些人中,有一位人...
原创 1... 1977年,广西一男子在山上干活时,手中的锄头栽到土壤里,突然将一个陶罐给带了出来,男子好奇地晃了晃...
原创 李... 李运昌——冀东“关云长”,这位将军身上有许多优点和缺点,在战争时期奋勇杀敌,屡立战功,在和平时期默默...
原创 抗... 戚继光出身将门,17岁便承袭军职,40余载戎马倥偬,身经百战,以他为核心的戚家军,使敌寇闻风丧胆。而...
原创 甲... 首卷语 晚清的耻辱外交战争——甲午战争,到底是清廷的无能,还是日军的武器装备精良、士兵训练有素? 我...
原创 满... 满清都已经灭亡了111年,为何还有人守皇陵,谁来发工资?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起义爆发,...
原创 1... 朝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描了张勋复辟时清宫遭到飞机空袭时的情形:飞机空袭那天,我正在书...
原创 秦... 是战神也是人屠,既被人诟病其残忍嗜杀,却也有很多人为他的死而喊冤叫屈。 白起的一生从无败绩,在长平之...
原创 抗... 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历经八年终于获得了抗战胜利。 在此期间,无论是共产党还...
专访唐元鹏:从六个士大夫故事洞... 《江南困局:晚明士大夫的危机时刻》近日由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从江南六个围绕士大夫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