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10日讯(记者 童小晋)雕龙画凤的嵌瓷,充满浓浓烟火气息的英歌舞……从小的耳濡目染,让许泽燕这个漂亮爽朗的潮汕姑娘爱上了传统文化。
从汕头老家来到深圳城市职业学院(深圳技师学院),通过系统的学习,许泽燕不仅成了一位珠宝设计师,还是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建筑木艺)第五代传承人,将更多非遗元素融入到自己的珠宝设计中,让更多人走近非遗,爱上非遗。

许泽燕
在深圳城市职业学院(深圳技师学院)的学习经历,为许泽燕打下了扎实的设计功底。在校时,她就已经展现出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在校期间,许泽燕在老师的鼓励下,创作了以对联为主题的珠宝作品《普天同庆》,这件作品获得了2009年第七届技能节“福麒杯”首饰设计大赛优秀奖。“如果没有学校老师的鼓励,我不会参加这次比赛。这也使我坚定了要成为一位珠宝设计师的信心。”许泽燕说。
毕业后,许泽燕不断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融合,也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领衔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获得“深圳市总工会圆梦之星”“深圳百优工匠”“龙岗珠宝工匠”“龙岗区技术能手”“龙岗区职工技能之星”“罗湖区技术能手”“莆田市工艺美术名艺人”等荣誉称号。她的原创作品拥有国家版权500余项;创作的作品获国家二级赛事“最佳创意奖”,收录在中国珠宝文化蓝皮书中。

“百凤来仪”珠宝系列·模特佩戴效果图

“百凤来仪”珠宝系列·模特佩戴效果图

“百凤来仪”珠宝系列·模特佩戴效果图

通过她笔下的一张张图纸,传统文化不再是被束之高阁的冰冷艺术,而是化作一枚枚精致的胸针、耳坠或项链吊坠,走入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让许泽燕获得诸多荣誉的“百凤来仪”系列作品,灵感也来源于潮汕嵌瓷。嵌瓷上翩翩起舞的凤凰,是她在童年关于美好事物最初的想象。许泽燕希望通过这个系列作品,表达“百凤来仪天下安宁”美好愿景,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向人们传递希望和温暖。“百凤来仪”系列作品也被收录进了《2021首饰设计师优秀作品集》和《翡翠》杂志。
获三星堆博物馆授权创作
与博物馆的合作,则为珠宝设计带来了另一种可能。许泽燕与三星堆博物馆、金沙博物馆及四川阿坝州文旅系统开发的系列首饰文创产品,通过将文物元素提炼并融入现代设计,推出了一系列精美的文创产品。不仅让古老的纹样得以再现,也让佩戴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将“文物”带回家。这些文创作品一经推出,便引发了文博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在许泽燕看来,这些光彩夺目的珠宝,不仅是冰冷的装饰品,更是情感与温度的载体。它可能蕴含着新生的喜悦,也可能代表着深切的怀念。有客户的小狗去世后,向许泽燕定制了一件能够开合的珠宝,用来珍藏小狗的一缕毛发。也有客户在孩子出生后,以孩子的脚印为模型定制了珠宝,将生命最初的温柔永久封存。
这些承载着独特记忆的珠宝,让许泽燕更加确信,设计的意义不仅在于美学表达,更是在于连接人与情感的深层共鸣。她热爱着这份事业,也将一直持续下去。

2024年十一届龙岗“职工之星”的评选活动中获得“职工技能之星”

2021年受母校邀请在盐田区公益培训项目——珠宝手绘设计授课
“我认为设计是我们表达对生活、对文化理解的方式,也是链接传统和现代、艺术和生活的桥梁。每一次创作,都让我非常快乐。”许泽燕说。
尽管已经毕业多年,但母校的教导一直影响着许泽燕。在校期间,学校组织了大量实践活动,也为她积累了宝贵的设计经验。她至今仍记得罗德超书记在2022年春季开学的第一课,在演讲中说过的“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许泽燕认为,是学校教会了她匠人精神,这份精神一直在工作中激励着她,鼓舞着她,将每一件作品做到极致。

2023年2月,受邀参加深圳技师学院校友会第七期校友讲坛分享《怀抱梦想,脚踏实地》主题活动
今年是深圳城市职业学院(深圳技师学院)建校40周年,许泽燕向母校表达了真挚的感谢。她说:“母校开启了我的智慧之门,成就了我对珠宝的热爱。希望母校继续发扬工匠精神,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技术人才、能工巧匠,为双区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许泽燕表示,未来会继续深耕文创的珠宝领域,结合现在的数字化技术,以多元的创新形式,让传统文化用更时尚、更亲民的方式走进大众的生活,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美学的魅力。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