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一如既往地亲自前往最前线,在最激烈的战斗中与士兵们并肩作战。最近,他视察了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作战的多个乌克兰部队,与指挥官们进行了交流,并为在前线表现突出的士兵们颁发了勋章。泽连斯基的到来,不仅为前线部队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还极大鼓舞了士兵们的士气。
刚开始看到这个消息时,报道提到泽连斯基访问了多布罗皮利亚,却没有提到波克罗夫斯克。那时我有些担心,是否“特别军事行动”的支持者们会嘲笑泽连斯基只敢出现在乌军占有优势的多布罗皮利亚,而不敢去正面面对俄军进攻的波克罗夫斯克。结果证明我多虑了,泽连斯基依旧像以往一样勇敢,哪里战斗最激烈,他就在哪里出现,和克里姆林宫的做法完全不同。

目前,波克罗夫斯克的局势非常复杂,前线的乌军也承认局面十分困难。俄军不断采取渗透战术,每天派出约100个三人小组,尽管大部分会在渗透过程中被发现并击败,但仍有三分之一的小组能够成功渗透。这意味着每天都有约100名俄军能突破乌军防线,进入波克罗夫斯克城区。

DeepState最近在发布战报时显得更加谨慎,尽管此前多次引用俄方信息出现错误,但他们也承认,尽管乌军在不断进行清剿,俄军仍然在波克罗夫斯克城内逐步扩大规模,构筑阵地并获得补给。乌军的作战形势相当艰难,尤其是特种部队。乌克兰军情总局下属的“帖木儿”特种部队,和包括总参谋部特种部队在内的其他部队配合,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任务,消除了俄军对某些区域的火力威胁。但总的来说,这些清剿行动依然非常危险,进展也比较缓慢。

在复杂的城市巷战中,特种部队的优势相较于普通部队其实是有限的。俄军和乌军都将特种部队视为精锐步兵使用。然而,俄军在战争初期的大部分特种部队都遭到重创,特别是在基辅安东诺夫机场的战斗中,几乎全军覆没,西方分析人士认为,俄军要恢复特种部队的战力和规模可能需要十年以上,而乌军的特种部队相对完好无损。

将特种部队投入城市巷战,实际上是乌军的一种无奈之举,尽管他们在兵力交换上占有一定优势,但即使是“特别军事行动”的支持者们也很少提到俄军的损失,而克里姆林宫对此更是漠不关心。换句话说,乌克兰特种部队与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城区的交战,多少有些像是用玉器碰瓷器。
乌军第7快速反应军的发言人谢尔盖·奥基舍夫带来了好消息,他表示,“我们的防御部队已经击退了敌人,并为波克罗夫斯克开辟了一条新的补给通道。”他还指出,乌军的目标是将敌人逐步逼退到东北郊区,从而打开包围圈,切断敌人对乌克兰后勤补给的控制。

波克罗夫斯克的战斗非常激烈。尽管我在昨天的文章中引用了一些俄罗斯专业人士的看法,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至少在短期内,俄军要想拿下波克罗夫斯克是非常困难的。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支持克里姆林宫所称的包围圈,而像“战争研究所”(ISW)这样的专业智库,也持有类似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