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城再迎重磅艺术首展。10月31日,由上海航海仪器总厂更新而来的上海EKA・天物创意园迎来拉古纳国际艺术奖里程碑式的亚洲首展,尽显全球艺术与工业美学的共振。

金属筒堆叠而成的“高塔”,穿孔亚克力与球体延展的“脊柱”,众多喇叭围城的“环”,综合材料转译的“水图”……从全球各地历届获奖作品中精选出来的百来件作品,涵盖绘画、雕塑、影像、数字艺术等多元形式,在工业风满满的展陈空间里释放艺术张力,牵引着大众的视线。不同文化背景的创作在此相遇,碰撞出跨越边界的艺术火花。
展览以“在地的全球性”为核心定位,通过独特的策展理念与空间叙事,为上海注入全新艺术活力。

拉古纳国际艺术奖是2006年诞生于威尼斯、享誉全球的国际艺术奖项,由意大利国家现当代艺术协会(MoCA)与拉古纳艺术奖组委会联合打造。该奖项以推动全球艺术创新、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为使命,广泛覆盖绘画、雕塑、影像、数字艺术等当代视觉艺术范畴,每年吸引全球数十国艺术家参与。此次落地上海的亚洲首展,正是其全球影响力的延伸与跨文化艺术对话的全新实践。

本次展览的总策展人黄壹,曾连续担任拉古纳国际艺术奖学术委员会委员。他坦言,上海作为亚洲通往世界的窗口,其兼容并蓄的气质让这里成为拉古纳艺术奖“对话的场域”,而非单纯展示空间,本次亚洲首展并非威尼斯及其他地区展览的简单延伸,而是以当代艺术语言为纽带,让不同地域创作相遇重组、形成跨边界文化共振的“新的文化生成”。
据黄壹透露,展览并没有特意挑选一些亚洲观众更易于接受的作品,“希望在差异中寻找平衡、彼此包容”。

在此次展览中,策展团队以“工业美学”打造现实中的“网络世界”,在2000余平方米展厅采用去中心化布展结构,不设主轴线与固定观看顺序,以地面方盒子装置如“信息节点”嵌入数字影像增强沉浸感,还将展厅划分为四大板块引导观众层层递进体验“艺术故事”。同时,展览尊重EKA・天物原始工业结构,仅将展墙处理为铁锈色呼应空间记忆,构建独特观看体验。策展人期待观众能留意方盒子间距“节奏”、地面反光与影像闪烁的呼应,感受铁锈墙、冷光与数字屏幕交织的“工业呼吸”,在不经意间被“引动”感知。

“2025拉古纳国际艺术奖亚洲首展-中国•上海站”将持续至12月15日。展览期间还将同步举办艺术家讲座、艺术工作坊等公教活动。这场跨越两个月的艺术盛事,不仅是拉古纳国际艺术奖“从威尼斯走向全球”的重要一步,更将成为上海国际文化交流的新名片,让艺术真正成为无界的语言,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