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10月25日晚,舞剧《李清照》载着一代才女的家国情怀精彩亮相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与其他国内外优秀剧目一起,共同演绎文化交流、美美与共的动人篇章。
10月16日至11月9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以“丝路同心 艺术同行”为主题,通过开闭幕式、舞台艺术展演、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国际文化交流四大板块,呈现一场跨越国界的艺术盛宴。

剧场前的“文艺快闪”
精品荟萃,34台剧目辉映时代舞台
丝绸之路上,山重水复,险阻重重。然而,风沙漫天掩得住商旅的足迹,却挡不住前行的步伐。10月16日晚,作为开幕式演出,大型民族管弦音乐会《丝路长安》拉开了本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帷幕。
“从低缓到激越,舞台上,胡琴一声紧似一声,将跨山河、越时光的中西交流长路,在按揉滑颤中拨划而出。通过双胡琴与民族管弦乐队的配合,乐曲《万里跋涉》将波澜壮阔的丝路精神化成坚定的音乐步履,一声声印在观众的心田。”一位观众表示,《万里跋涉》让他颇为共情,路在脚下、行者无疆,丝路精神跨越千年依旧滚烫。
本届艺术节的舞台艺术展演板块包括音乐会、话剧、舞剧、音乐剧、戏曲等品类,汇集国内外众多高水平演出团体,共同在时代舞台上奉献34台剧目、46场视听盛宴。记者从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舞台艺术展演特别设置了特邀剧目展演与剧目展演单元。其中,特邀单元精品云集,推出3部世界顶级剧目共计5场重磅演出。其中,指挥大师捷杰耶夫执棒的马林斯基交响乐团音乐会、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正红旗下》以及中央民族乐团的《中国民歌地图——跟着民歌去旅行音乐会》均为首次在陕西亮相。
艺术惠民,文化盛宴浸润百姓生活
夜幕下的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里灯火通明、人流如织,《费加罗婚礼》《埃及摇》《月亮代表我的心》等中外经典乐曲悠扬奏响,乐声与画作交相辉映,观众在移步换景中感受艺术的温度。作为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期两周的“美术馆之夜”活动持续呈现“美术+”的别样魅力。策展团队以“艺术快闪”的形式,让舞者在当代艺术作品前现场表演,让音乐演奏家在美术作品展览现场演奏,让观众在美术馆的独特氛围中深度感受丝绸之路的多元文化魅力。
在西安西影电影园区,法国“明天改变一切”剧团携作品《鸟人和他的奇美拉乐队》精彩亮相。高达3米的“鸟人”宛若从童话世界步入现实,演员与市民、游客深度互动。孩童追着流动的乐队欢笑,成年人跟着巡演拍照,这份轻松与鲜活,恰是对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人民的节日”宗旨的最佳诠释。
艺术的温度,体现在心灵的共鸣与文化的对话中。为了让更多市民感受艺术的魅力,本届艺术节坚持公益惠民原则,通过多重举措降低参与门槛。美术展览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众多展演剧目上线陕西文旅惠民等平台,方便观众领取专属补贴及观摩票,畅享高品质文艺演出。
艺术对话,跨区域交流不断深化
10月27日晚,西安大剧院·音乐厅迎来一场古典音乐盛事。指挥大师捷杰耶夫执棒马林斯基交响乐团,首度造访西安,纯正的俄罗斯交响之音赢得阵阵掌声。
在近日举办的“老挝文化交流演出”活动中,老挝新闻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苏莎婉·维亚吉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文化交流演出活动为老中文化艺术交流以及老挝文化艺术传播搭建了重要平台,也将成为促进老挝人民与中国乃至世界各国人民之间交流、了解的重要桥梁。
在哈萨克斯坦图尔克斯坦州文化交流演出现场,哈萨克斯坦的艺术家们演唱了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茉莉花》和《月亮代表我的心》。当熟悉的旋律响起,现场许多观众也自发轻声哼唱起来。西安市民唐女士表示,她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哈萨克斯坦的音乐与舞蹈,还听到了熟悉的中国歌曲。“这种文化碰撞太美妙了,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交流活动。”她说。
自2014年创办以来,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已吸引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我们致力于将本届艺术节打造成一个弘扬丝路精神、促进民心相通的平台,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真正让人民满意的文化盛会,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实现文化成果全民共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作者:秦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