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第16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主论坛在贵阳举行。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澳门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张志庆从文化群体的和谐共生和本土文化的有效国际传播两个核心议题出发,深入分析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生态基础与融合机制、国际传播的实践路径与传播模式。

张志庆认为,中华文化作为主流根基,其家族观念、伦理道德、节庆习俗等内容,对形成深层文化认同与价值取向具有重要作用。他表示,当前文化融合的生态基础具有多根源、多形态、多角色的特点,并以岭南文化、潮汕文化、港澳文化、深圳“新客家文化”及广州、东莞的国际社群文化为例,阐述了不同文化层级及其作用。他强调,在推动文化融合过程中,历史文脉的活化与产业协同发展应一体推进。
在张志庆看来,目前数字媒介能实现跨境传播,推动本土与全球融合。当前国际传播要推进“三个转变”,即从宏大的政治叙事到生活情感共鸣、从单一主体传播到多元网络传播、从表层文化展示到深层价值传递。

谈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建设,张志庆表示,澳门在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有待开发的文化产业以及“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也面临产业模式单一、市场规模有限和人才基础薄弱等挑战。因此,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融合是一项系统性、创造性工程,应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培育“湾区新文化”,通过构建连接平台、发挥孵化功能,推动湾区文化实现国际化突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珊珊 刘青 刘杨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