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深圳设计周|虚实共生即时即地 新媒体艺术展南山华美术馆开展
创始人
2025-10-27 19:02:50
0

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27日讯(记者 张玲)在数字浪潮深度重塑个体感知与存在方式的今天,“即时”的响应与“即地”的在场,正悄然重构我们与世界的关联。2025年10月24日,“即时即地-新媒体艺术展”于华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主办,深圳市文化创意与设计联合会承办,深圳市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协办。

作为2025深圳设计周的品牌活动,本次“即时即地——新媒体艺术展”积极响应《深圳市“设计之都”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设计赋能城市叙事,以艺术激活科技思辨,旨在呈现深圳在全球数字化语境下的先锋姿态与文化担当。

艺术展邀请了15组活跃于国内外的艺术家或艺术团队,通过互动装置、沉浸影像、数据界面与虚拟环境等多元形式,将算法的逻辑转化为可感、可触的观感现场。艺术家们试图构建一个从内到外、由虚至实的思辨矩阵。从对数字自我、记忆生成的深入剖析,延伸至对信息生态与物质秩序的宏观审视,并进一步迈向对非人主体、机器意识及虚拟空间可能性的生成性想象。这些路径各异却又内在呼应的创作,共同勾勒出技术深度介入之下,生命、意识与环境彼此缠绕的复杂生态。

策展人期待观众步入这个虚实共生的场域,亲身感受技术的多重维度。在“即时即地”所构建的开放性对话界面中,重新想象数字文明下的人类生存图景。

亮点一:四大主题分区,全景式呈现数字文化的可能性

“即时即地——新媒体艺术展”是一次精心构建的“艺科融合”旅程,以 “人工智能-智绘生态”“人工智能-记忆再现”“人工智能-数据仿生” 和 “人工智能-城市脉动” 四个方向为经纬,铺开一幅从微观生命到宏观社会、从个体情感到集体记忆的全景图卷。

展览空间将如同一座“数字”,既有《DYSNOPIA》般沉浸的深海幽蓝,也有《虚拟蝴蝶》般绚丽的生成光谱,更有《回到北方》般怀旧与疏离并存的VR迷雾。

每一步都是理性代码与感性美学的一次碰撞,全方位探索数字技术如何重塑我们的认知、情感与世界。

亮点二:关注生态主题,致力于多维度的生态叙事

本展览汇集了多位艺术家对生态问题的深刻洞察,用数据与感官构建出多维度的生态叙事。从《Water Music Stone》中描绘的长江流域197个站点的宏大生态数据,到《血缘》中基于真实生态数据的扩散网络,艺术家们用数据揭示了看不见的生态联系。

《DYSNOPIA》中,您将潜入水下,见证珊瑚的生长与色彩的变幻,思考人类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共生的可能。

这些作品超越了简单的数据图表,通过石头、珊瑚等充满诗意的,将理性的生态监测转化为可感知的视觉、听觉与触觉体验,唤起内心深处对自然敬畏。

亮点三:沉浸式互动现场,趣味性和思辨性并存(有互动的GIF)

触觉激发:在《DYSNOPIA》中,触摸实体装置,唤醒投影中珊瑚的生长。

联觉感知:在《听色》中,沉浸在二十四节气的色彩与声音中,“聆听”时间的颜色。

展览通过互动装置、沉浸影像、数据界面与虚拟环境等多形式,将算法的逻辑转化为可感、可触的观感现场。互动不是目的,而是思考的起点。生成蝴蝶,是对生物多样性的追问;数字意识,是“我们是谁”的探寻。

亮点四:收集深圳数据,形成专属深圳记忆

城市由无数个体的记忆与数据构成。在《记住我,而非储存我》可以是地标建筑、个人故事或未来想象定制化的人工智能系统,实时生成独特的数字记忆档案。该算法主体在展览的时空维度内持续进行动态拓扑,最终形成一个由分布式作者共同完成的、关于深圳的集体记忆构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1945年,日军在越南西贡遭遇惨败,大批日军被俘虏。令所有人惊讶的是,在这群日军俘虏中,竟然有一个来...
原创 韩... 说到战神,你可能会想到上古时期的蚩尤,那个战无不胜的恶神;也可能会想到白起,他在战场上几乎无敌;或者...
在“千年石窟”中聆听国乐 一场...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1月8日报道: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石窟造像艺术的巅峰之作,既是古代石刻艺术的璀璨宝库...
原创 一... 2025年7月5日,没有地震,没有海啸,日本依旧平静。 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日子,却让整个日本社会集...
原创 司... 1947年,在东北民主联军准备发动秋季攻势时,第三纵队(3纵)发生了人事调整,原本担任第四纵队副司令...
原创 消... 在我们历史课本中,曾提到中国有15个邻国,但现在只剩下14个。锡金就是那个消失的国家,它曾存在于16...
原创 大... 公元前209年7月的一个清晨,阳光照耀大地,秦二世胡亥依然在阿房宫的豪华床榻上酣睡,怀里抱着美丽的姬...
男子帮邻居关液化气瓶遭遇爆炸,... 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 7月2日,在浙江绍兴嵊州市务工的贵州男子钱先生,帮助邻居关液化气瓶时被烧伤。11...
原创 不... 大清朝的灭亡,实际上是由李鸿章和翁同龢这两个人造成的。虽然左宗棠是清朝中期的重要人物,他为国家收复了...
原创 分... 中国的历史悠久而复杂,经历了无数国家和朝代的兴衰更替。每一次朝代的更替,背后都有着众多国家的瓦解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