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游戏,大家脑海中第一个印象是什么?
是《王者荣耀》、《原神》、《恋与深空》这类移动端电子游戏,还是《黑神话·悟空》、《博德之门》、《最终幻想》、《死亡搁浅》这类PC端大制作?

很多情况下,游戏设计大家自然而然会认为就是创造游戏的人,无论成为一名关卡设计师、动作设计师、游戏策划师、游戏运营师、原画师……都仍围绕着“游戏”这个载体进行打转。
因此当游戏行业效益好,就高呼“风口来啦”;当游戏行业效益差,就唱衰“游戏完蛋啦”。

但实际上,当今时代的游戏设计师早已不局限于此,游戏图形技术可以作用的设计领域遍及数字孪生、智慧交通、航空航天、医疗健康、文旅创新等各行各业。

今天我们就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今年新推出的游戏设计、艺术与技术硕士(GDAT),和伦敦艺术大学(UAL)开设多年的游戏设计硕士为例,带大家了解一下这游戏设计申请相关的内容。
南洋理工大学
MSc in Game Design, Art and Technology

南洋理工大学(NTU)的MSc in Game Design, Art and Technology(游戏设计、艺术与技术理学硕士,简称GDAT),作为南洋理工今年新推出的游戏设计相关硕士,GDAT的核心优势在于紧跟行业最新趋势,尤其适合想深耕“艺术+技术”跨界领域、对AI、元宇宙等新兴方向感兴趣的同学。

当下,游戏行业在人工智能、新兴技术的推动下飞速发展,对“技术+艺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强烈。
GDAT课程致力于打破艺术与技术的传统壁垒,将艺术创造力和技术创新相融合,培养能把艺术愿景转化为互动体验的“跨界专家”。
由NTU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ADM)与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CCDS)联合打造,汇聚创意与技术领域的世界级师资,ADM在2025年QS艺术与设计学科全球排第19,CCDS在2025年QS数据科学与AI学科全球排第5。
开设《Art-Tech Collaboration(艺术-技术协作)》《AI Generative Art(AI生成艺术)》等革命性课程,深入讲解重塑游戏开发的工具与技术。
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与行业合作,确保学生从学术探索无缝过渡到专业实践。

入学要求
鼓励多元背景申请者,计算机科学、艺术、设计、媒体、工程等相关领域均可,无需艺术教育背景,课程会适配不同起点但对游戏设计与技术有热情的学习者。
非英语母语者/本科教学语言非英语者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成绩需在申请时不超过2年有效期)👇
雅思(IELTS)总分≥6.5;
托福(TOEFL)总分≥90;
本科阶段是在英语为教学语言的大学完成学业,可豁免语言成绩要求。
个人陈述:概述申请GDAT课程的原因及在游戏设计与技术领域的职业抱负。
作品集/作品reel(可选但建议提交):若提交,需展示创造力、技术技能及对游戏设计原则/视觉开发的理解,可包含游戏原型、关卡设计、3D模型、动画、概念艺术或流程文档,并需披露作品中生成式AI的使用情况。
作品集格式、大小等有具体限制(如PDF不超过20MB,reel不超过80MB等),也可在PDF中包含在线作品链接(无密码且主流浏览器可访问)。
全日制1年(最短)至3年(最长)。需修满30个学术单位(AU),其中核心课15AU、选修课15AU,且毕业CGPA≥2.50。
2026年8月入学的申请开放时间为2025年11月1日-2026年3月31日。


伦敦艺术大学(UAL)
MA Games Design

伦敦艺术大学(UAL)伦敦传媒学院(LCC)的MA Games Design已经开设多年,尤其在实验性游戏设计、跨领域创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适合想打破“游戏=数字产品”固有认知、走个性化创作路线的同学。

课程扎根实验性实践,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游戏设计能力,让学生不仅能产出创新游戏作品,还能有深度研究作为支撑。
学生能响应各类设计brief,在“研究”与“制作”的碰撞中找到独特创作定位。而且,课程不局限于传统数字游戏,鼓励探索物理游戏、体验式游戏等多元形式,比如设计基于社区互动的实体游戏,或是传递环保理念的体验装置。
打破“游戏=数字产品”的固有认知,引导学生设计物理游戏、批判性游戏、社会反思类游戏。
像往届学生就曾设计过结合实体道具与数字交互,反映城市生活压力的游戏,让玩家在现实与虚拟的互动中产生思考。
课程会邀请游戏行业从业者开展客座讲座,还会组织行业活动与外部展览参观,比如前往Tate Modern、V&A博物馆参观游戏相关展览,帮助学生接触前沿设计实践,提前搭建行业人脉。
学生可与LCC内部不同学术背景的同学(如视觉传达、动画、插画专业)或外部合作伙伴协作,还能通过展览完善作品集,为未来职业发展或深造(如MPhil/PhD)做好铺垫,往届学生作品就曾在全球多地展出。

申请要点
常规要求本科荣誉学位(2:1及以上),专业需与游戏设计、动画、插画、视觉传达、平面设计或相关领域匹配;非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若有游戏行业相关工作经验(如独立游戏开发、游戏美术、用户测试),或能通过作品集证明创作能力,也可被考虑(需通过“先前经验认证(APEL)”)。
申请者需具备基础编程经验,无需精通,但需理解核心逻辑(如“for循环”“条件判断(if语句)”),可通过本科课程、自学经历(如Codecademy、Coursera等平台学习编程并完成小型项目)、高中/预科阶段相关课程经历证明。
分三步提交,第一步需提交个人陈述(500字以内)、CV、研究提案(400-800字);第二步需提交2-3分钟的视频任务(选作品集里1个项目,说明如何挑战游戏设计认知及申请动机)。
数字作品集(最多10页,含至少5个项目,展示设计、互动、编码等能力,附作品链接);第三步可能会被邀请参加15-20分钟的线上面试。
雅思总分6.5,单项不低于5.5;可接受同等英语成绩(如托福、PTE)。
2025/26学年已关闭,2026/27学年申请将于2025年秋季开放,UAL研究生课程分2轮截止(通常为12月和3月),建议赶首轮以提高录取概率~

现在如果大家翻各家公司,会发现他们招聘的游戏类岗位有很多。
如米哈游,今年6月上旬,就通过一则招聘海报宣布入局UE5开放世界。从招聘信息展示的关键词我们也能看到米哈游的野心:城市开放大世界、载具物理操控感、3A电影叙事体验、多职业战斗风格、Mass AI、高自由化的人文沙盒、程序化生成、AI Workflow等等。
同学们在学习游戏设计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局限自己在单一领域内发展,认清自己最大的优势在于比其他专业多得多的技能优势。
可以根据自身学术背景、职业规划,以及对地域和课程特色的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希望大家都能顺利拿到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