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数字时代的人与技术共生!第八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在沪启幕
创始人
2025-10-22 17:00:53
0

第八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带电的孩子”,日前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与UFO terminal未知终端同步开幕,构建跨越媒介与技术边界的艺术实践现场。来自阿根廷、瑞士、奥地利、德国、美国、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90组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汇聚上海,涵盖人工智能(AI)艺术、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艺术、生成艺术、影像艺术、装置艺术、跨媒介巨构、audio-visual现场表演、社会游戏艺术等多种形式的创作媒介。

据透露,“带电的孩子”的主题,灵感源自1988年科幻电影《霹雳贝贝》中那位被赋予电流的少年,隐喻当代数字原住民与技术共生的现实状态。当代人类与屏幕共生,在算法中穿行,电已不再是一种异能,而是内化于身体的日常现实。正如电影中渴望“归还电流”的少年,人们既无法退回无网之境,也尚未习得与技术共生的语言。

如何在新型智能机器海量的“反馈”中摆脱被动?艺术节通过多个单元展开深度探问——“我的幻肢投了赞成票”单元探讨算法如何成为感官的延伸,譬如,保拉·加埃塔诺·阿迪的《瓜纳克克斯》让机器人重走安第斯山解放之路,蔡宇潇的《灵境之后室》回望钱学森的灵境哲学,王霁以《拉普拉斯妖之死》编织记忆矩阵,刘卫借《隐形人》让演员在数字渲染中消弭自我,直面虚拟存在的身份困境。

“丰饶即一切”单元,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媒介展演系师生,以跨媒介巨构形式,用荒诞派戏剧场景探索人类困境的视觉呈现。

“星球赫兹”单元调频至技术震荡下的隐秘回响,聆听基础设施的低鸣与被遗忘生命的微信号。比如,何子彦《古尔德》揭示创作中的控制与自由,刘窗《比特币矿和少数民族田野录音》呈现能量流动对地理文化的重塑,武子杨《鸽子传奇》借AI叙事构建黑色寓言,折射技术权力对生命符号的百年征用。

“频闪的史间”单元则展开一场技术记忆的视觉考古,吕艺杰《寄往未来伊始》以AI重演晚清科幻,石青《钱学森与长江计算机》构建关于系统思想的另类叙事,谢瑞持的实验CG动画《阁楼》以影像“重建”记忆的裂隙。

特别单元“电子灵光”构筑感知重组的试验场,邀请观众打开身体开关,在信号回路中捕捉灵光闪现的瞬间。在艺术现场“电子同化”,新的感知身体正被唤醒,突变的可能在同化中悄然发生。

同期举行的两大论坛进一步拓展了艺术节的思辨纵深。第十届网络社会年会以“互联网之终?”为主题,探讨数字秩序的变迁。第五届感受力论坛将“人类童年”为切入点,探讨AI作为“未成熟的智能”如何映照人类自身的特质与局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刚刚!中美大利好!全线大涨 【导读】全线大涨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大家好,今天的市场,表现尚可,个股涨多跌少,沪指震荡上涨,创...
震惊!市场茶油背后竟藏着这些你... 在健康饮食的浪潮下,茶油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健康功效,逐渐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新宠。然而,市场...
宅家久了就会随机获得一种“怪人... 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卡夫卡《变形记》里的主人公格雷戈尔。他某日早晨醒来,在床上变成了一只甲虫。 躺在安...
太原市尖草坪区委副书记、区长张...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关系到全年污染防治攻坚成效,关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超美艺术装置背后的健康希望:中... 一个巨大的心脏模型上遍布苔藓,但在有些角落却开出鲜花。工作人员说,很多疾病会伤害心脏,随着新药、创新...
谭英权——当代艺术名家【翰墨精... 谭英权,1950年生,中共党员,沈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深耕书法艺术数十载,笔墨间兼具传统底蕴与个人风...
细雨润巴渝 丝弦动山城——石家... 石家庄发布(shijiazhuangfabu) 运营|石家庄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来源|石家庄新闻 ...
原创 明... 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五月二十八日,李贤——当时担任吏部尚书和翰林院学士——奉命去觐见当朝皇帝英...
全运会丨艺术体操——集体全能决... 新华社照片,深圳(广东),2025年11月10日 11月10日,辽宁队选手在3球2圈比赛中。她们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