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太卑鄙了!”2023年,一位自称是英国外交官的匿名人士在网络上对中国发出了声讨,指责中国侵犯了他。根据此人的描述,他曾经是一名英国驻华的外交人员,最近一段时间任满归国。临别之前,我国官方考虑到他在华多年,基本上和大家都混了个面熟,所以送给了他一份礼物作为纪念。这份礼物是一套十分精美的陶瓷茶具。英国人向来都喜欢喝茶,以至于无茶不欢,这份礼物确实是十分得体,可见我国的外交礼节确实是非常到位的。
中国茶壶(资料图)
从技术层面来看,这个所谓的“茶壶窃听器”简直漏洞百出。大家都知道,陶瓷茶壶是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烧制温度通常在1200 - 1400摄氏度。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一般的电子元件根本无法承受,更别说将一个精密的窃听器安装进去了。倘若真有这样能承受高温的窃听设备,那无疑是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然而目前的科技水平远未达到这一程度。
而且,日常使用茶壶泡茶时,要用滚烫的热水,瓷片本身存在大量气孔,液体很容易渗入茶壶壁。长期处在这样潮湿且高温的环境中,即便窃听器的芯片经过特殊防潮处理,也很难保证能长期稳定工作,数据极易受到干扰甚至泄漏。由此可见,想要在茶壶中放置一个能正常使用的窃听器,面临着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再回顾历史,英国在情报窃听方面可谓是“前科累累”。冷战期间,英国就曾送给苏联驻伦敦大使一只克里姆林宫形状的镇纸,里面就暗藏窃听器。2021年,新加坡前外交官马凯硕也透露,英国曾在华为公司内部安插情报人员,对华为进行全面检查,其中大概率也使用了监听手段。从这些过往事件不难看出,英国自身在情报搜集、窃听等方面经验丰富,手段多样。这次所谓中国“茶壶窃听器”事件,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是英国以己度人,自导自演的一出闹剧。
小型窃听器(资料图)
事实上,这并非英国首次炒作类似事件。1968年,苏联特技飞行队访问英国,送给英国女王一个华丽的电茶壶。到了2008年,有英国反间谍专家仅凭电茶壶的电线类似二战时坦克使用的电线,就推测这个电茶壶是特制窃听器。如今旧事重提,再次炒作“茶壶中有窃听器”,不禁让人怀疑英国的真实意图。这或许暗示着英国在心理上已将西方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冲突,与冷战时期的美苏冲突相提并论。这种危险的思维倾向,无疑会给中英关系乃至世界局势带来不稳定因素。
近年来,中英关系的发展可谓波折不断。早些年,2013年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两国关系升温,在高铁等诸多领域达成合作,卡梅伦还称英国是中国在西方“最坚定的支持者”。2015年,卡梅伦再次访华,宣称未来五年是中英关系的“黄金年代”。但好景不长,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后,英国经济下滑,新首相上台改变政策方向。再加上美国出于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要求英国在外交上配合其打压中国,英国国内部分政客为了捞取政治资本,也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论”,中英关系因此急转直下。英国在台湾、南海、新疆等问题上无端指责中国,还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企业投资,导致中英经贸关系受损,双边货物进出口总额出现下滑。
斯塔默(资料图)
不过,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英关系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转变。2024年工党上台后,英国开始重新审视对华政策。特别是2024 - 2025年期间,中英高层互动频繁。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同英国首相斯塔默在G20峰会期间举行会晤,为双边关系定下基调。2025年1月,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英国财政大臣共同主持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
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邀访问英国,同英国外交大臣举行第十次中英战略对话,这是时隔7年重启该对话机制,充分展现出双方务实发展两国关系的意愿。3月,英国能源安全与净零排放大臣米利班德访华,双方就清洁能源等领域达成合作共识,签署了《中英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谅解备忘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再看之前所谓的“茶壶窃听器”事件,更像是英国部分势力在特定时期,为了迎合某些政治目的而编造的谎言。如今中英关系逐渐回暖,双方都在努力推动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希望英国能摒弃过去的偏见与不实言论,以更加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中国,与中国携手共进,在贸易、新能源、科技创新、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实现互利共赢,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积极力量,而不是被一些毫无根据的闹剧干扰正常的外交关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