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山东菏泽有1500年的牡丹栽培历史,是我国重要的牡丹生产基地。这几天,菏泽迎来了牡丹花季,牡丹花竞相绽放,处处弥漫着馥郁的花香,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赏花游玩。
每年4月中旬正是牡丹花盛开的季节。据了解,山东菏泽的曹州百花园种植了超过11万株牡丹花,从4月1日开园以来,每天游客接待量都超过上万人。
游客们穿梭于花丛间,欣赏着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牡丹花。有的游客驻足拍照,记录下这美丽的瞬间;有的则沉浸在这花的海洋中,感受着牡丹的雍容华贵。
除了观赏牡丹,菏泽的多个牡丹园还推出了丰富的主题活动。非遗体验、音乐演艺、影视再现等融合了自然与艺术的文化活动,为游客打造了可看、可玩、可购的游玩体验。
除了游玩观赏,每年的牡丹新品种都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牡丹种植专家孙文海和他的团队对最新培育出来的品种做测量,他介绍,2025年牡丹园里又多了十几个新品种。
据了解,目前,菏泽已经培育出9大色系、10大花型、1308个品种的牡丹,直接带动了菏泽的旅游产业。 山东菏泽:一朵花串起产业链 牡丹绽放“花样经济”
近年来,菏泽的牡丹花、芍药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经达到46万亩。牡丹、芍药的花期较短,一般以观赏为主,如何将“花样经济”继续延展升级,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
一边是设置在大棚里的电商直播间,另一边是忙碌的打包车间。虽然菏泽的牡丹芍药还没有进入盛花期,但植户周振江的种植园里已经热火朝天。
山东菏泽某牡丹芍药种植基地负责人周振江介绍,牡丹、芍药鲜切花销量的快速增长,与大众消费习惯的变化紧密相关。原来他们的鲜切花主要供应给花店,现在通过电商直播直接对接消费者,需求的增加也推高了鲜切花的价格。
在菏泽,牡丹的价值不仅在于“花开“,更在于“花落”后的全方位开发。在一个牡丹产业园的展厅里,摆放着各种跟牡丹相关的深加工产品。一批来自国外的游客在了解试用后,当场就下了单。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的年产值已经达到20亿元。
在另一家牡丹产业园的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在用牡丹的提取物研发新产品。负责人介绍,目前,企业生产的牡丹深加工产品每年的销量都在以30%速度快速增长。
近几年,菏泽大力发展牡丹深加工产业,一条由牡丹花串起的产业链已经形成。截至目前,菏泽各类牡丹生产、加工、出口企业有120余家,生产的11大类、260余种牡丹深加工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牡丹产业年直接带动就业逾10万人。 山东菏泽:瓷上“生花” 笔上“绘花” 牡丹文创产业升级
除了牡丹鲜切花、牡丹深加工,文化重塑也为菏泽的牡丹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菏泽的一个牡丹园的文创产品展示区,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带有牡丹元素的冰箱贴、胸针、香薰、发簪都让人爱不释手。
文创产品的热销,也带动了菏泽当地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牡丹瓷以白瓷土为原料,手工加工成姿态万千的牡丹花瓣、叶片,再经过素烧、施釉、上彩等10余道工序制作而成,被誉为“永不凋谢的瓷上牡丹”。在曹州白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刘慧丽的工作室,员工们正在加紧制作牡丹瓷的文创产品。
山东菏泽曹州白瓷非遗传承人刘慧丽说,近几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来学习牡丹瓷这门传统技艺。2025年,他们还开发了不少符合当下消费者喜好的牡丹瓷新产品。
而在菏泽的巨野县,工笔牡丹画成为了这里的支柱产业。画师笔下的牡丹枝繁叶茂,叶片层次分明,花叶错落有致,将牡丹的雍容华贵展现得淋漓尽致。目前,巨野县牡丹画产业的年产值达45亿元,产品远销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园艺学会牡丹芍药分会副秘书长庞志勇介绍,2022年,菏泽牡丹总产值突破了100亿元;2024年,菏泽牡丹芍药总产值突破1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