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蓝裕文化,好内容不容错过 ✦

一座城市或一所大学若能拥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便足以引以为傲;若能拥有一座由普立兹克奖得主设计的建筑,更是了不起的成就。而今天,蓝裕酒类规划院的同事要为大家介绍的 Chateau la
Coste 酒庄,竟由五位建筑界 “诺贝尔奖”(普立兹克奖)得主联手打造,堪称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


正值十月金秋,蓝裕酒类规划院的同事一同探访了这座南法最负盛名的艺术酒庄。初次踏入 Château la Coste,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叹 —— 葡萄园顺着地形起伏延展,一座座设计感爆棚的建筑与艺术装置错落其间,丝毫没有传统酒庄的刻板模样,反倒像一座隐匿在乡间的艺术园区。沿着小道前行,惊喜无处不在。



安藤忠雄设计的艺术中心里,阳光透过长廊缝隙洒落,光影随时间缓缓移动,坐在其中喝杯咖啡,整个人都能沉静下来。园区内还有一座巨大的蜘蛛雕塑,远看稍显震慑,走近后却能发现细节极尽精致,与周围的绿地、葡萄藤莫名和谐,成为许多人拍照打卡的热门地点。这尊雕塑堪称酒庄的艺术灵魂,不少人正是专程为它而来。蓝裕酒类规划院的同事了解到,伦敦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西班牙毕尔巴鄂艺术馆等知名场馆中也有此类雕塑,而在这里,它与自然景致完美融合,更具独特韵味。







除了安藤忠雄的作品,酒庄内还有让・努维尔设计的酒窖,以及弗兰克・盖瑞、伦佐・皮亚诺、理查德・罗杰斯、奥斯卡・尼迈耶等全球知名建筑师设计的餐厅、展厅、户外表演厅等。稍有建筑知识的人都知道,这些建筑师均曾斩获有 “建筑界诺贝尔” 之称的普立兹克奖,能在一座酒庄内集齐他们的作品,实属罕见。

对于 Château la Coste 而言,其最大的特色并非美酒与美食,而是遍布园区的建筑与艺术作品。酒庄庄主帕迪・麦基伦(Paddy McKillen)不仅邀请让・努维尔设计了酒窖,还汇聚了安藤忠雄、弗兰克・盖瑞、伦佐・皮亚诺、理查德・罗杰斯、奥斯卡・尼迈耶等普立兹克奖得主,为酒庄打造多元业态空间。


其中,安藤忠雄是最早参与酒庄设计的建筑师。在酒庄创立初期,他不仅参与了整体规划,还先后设计了五座建筑与艺术品,包括大门、艺术中心、小教堂、长椅,以及名为 “四个立方体,凝视我们的环境” 的建筑装置。酒庄入口采用了安藤忠雄标志性的清水混凝土风格;艺术中心内包含接待区、书店、美术馆与餐厅,他巧妙运用水、光与简洁的几何线条,让建筑自然融入周边环境;小教堂则是在场地原有建筑基础上改造修复而成,以钢框架与玻璃外壳包裹,兼具历史感与现代美;木质结构的立方体装置,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凝视自然、感受宁静的空间,此外他还在这里设计了一座小型艺术装置。




让・努维尔设计的酒窖(生产区域)同样极具特色。Château La Coste 酒庄的生产区域由两座拱形金属建筑构成,设计感与细节感拉满。两座建筑各高 10 米,均由波纹钢板制成,其中较小的建筑一侧开放,内部配备用于葡萄手动分拣与压榨的机器;较大的建筑则采用有色玻璃搭配遮阳装置封闭,内部设有 70 个储罐,用于葡萄酒装瓶与设备存放。在地下约 17 米处,还有一个巨大的大桶室,室内设有钢制走道,可通往不锈钢大桶的上部开口。酒窖借助重力原理与技术创新,确保酿造出的葡萄酒能充分展现拉科斯特酒庄风土的独特性质,这一特殊结构在酒庄整体建筑设计中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让・努维尔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理查德・罗杰斯与奥斯卡・尼迈耶的设计均已完工,而尼迈耶在 2012 年(105 岁)去世前创作的《天鹅之歌》,正是专为这座酒庄而作,为酒庄的建筑艺术增添了一抹传奇色彩。


Château la Coste 的庄主是来自北爱尔兰的帕迪・麦基伦(Paddy McKillen)。20 多年前,他的妹妹玛拉(Mara)为撰写一本关于普罗旺斯美食的食谱来到这里,和许多人一样,她深深爱上了这片温暖淳朴的土地,决定在此定居。此后,企业家帕迪多次前来探望妹妹,并委托她在当地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

经过漫长寻觅,玛拉终于在距离 “现代主义之父” 塞尚故居 13 公里的勒皮圣雷帕拉德小村庄,找到了当时的拉科斯特酒庄(Chateau La Coste)。彼时,酒庄原主人刚过世,其五个儿子不愿继续经营,便将酒庄卖给了帕迪。接手酒庄后,帕迪立即将传统酿造方式升级为自然动态法,并邀请 2008 年普立兹克奖得主让・努维尔(Jean Nouvel)为酒庄设计一座现代化酒窖,这座酒窖历时四年才正式完工。

如今,拉科斯特酒庄每年出产约 60 万瓶葡萄酒,除了普罗旺斯经典的桃红葡萄酒,还涵盖价格亲民的红酒、白酒与气泡酒,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拉科斯特酒庄坐落于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北部一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占地 125 公顷。酒庄坚持采用 100% 自然动态法酿造葡萄酒,并于 2009 年获得相关认证。园区内不仅有连片的葡萄园,还遍布橄榄树、杏树、橡树林,以及普罗旺斯最具代表性的薰衣草田,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相得益彰。


蓝裕酒类规划院的同事在探访期间,还试喝了酒庄的招牌红酒 —— 入口顺滑,带着樱桃与甘草的馥郁香气,尾韵伴有淡淡回甘,即便平时不常饮酒的人也能轻松接受。而桃红葡萄酒更是带来了惊喜,它有着浅浅的三文鱼色,闻起来满是花香与草莓的清甜,冰镇后饮用格外清爽,堪称夏日佳饮。


中午,大家在园区内的餐厅用餐,窗外便是连绵的葡萄园与澄澈的水池。点上一份当地乡村料理,搭配一杯白酒,食材新鲜得仿佛刚从旁边的农场采摘而来。服务员还会主动介绍菜品与葡萄酒的搭配建议,虽价格不算低廉,但绝佳的体验感让人觉得物有所值。不过,旺季时园区游客较多,想安静欣赏艺术品时,偶尔会被周围拍照、交谈的声音打扰,稍显遗憾。但总体而言,这里非常适合想要放松身心,同时享受美酒与艺术的人。离开时,同事们纷纷购买红酒作为纪念,如今每次打开品尝,那天阳光下的葡萄园与那些令人惊艳的设计细节,便会再次浮现在脑海中。



为了体验 Château la Coste 的配套酒店 Villa La Coste,蓝裕酒类规划院的团队早在一年前就开始准备 —— 这座酒店的客房常年紧俏,最低价格约 9000-10000 元人民币 / 晚,且不含任何附加项目与其他费用,SPA 项目价格虽高,但体验感绝佳,餐饮与咖啡酒吧的价格则相对适中。



2024 年,米其林指南推出了全新荣誉 “米其林钥匙”,用于表彰全球最杰出的酒店,而 Villa La Coste 不仅是法国仅有的三家获此荣誉的酒店之一,更是全球唯一获得 “米其林三把钥匙” 的酒庄配套酒店。如今,游客已能在这座全新开放、极具奢华感的 Villa La Coste 过夜,沉浸式感受酒庄的魅力。

庄主麦基伦(McKillen)亲自监督了 Villa La Coste 的设计,并亲自挑选了用于装饰酒店的艺术品。酒店的 28 套套房与别墅位于可俯瞰葡萄园的宏伟石结构建筑内,被花园与花卉环绕,每套客房都配有独立庭院与私人露台,可将葡萄园景致尽收眼底;面积更大的套房还设有专属游泳池与用餐区,满足高端客群的需求。

酒店内部风格时尚且设计精妙,由越南设计公司 District Eight 打造的定制家具与现场展示的艺术家作品相得益彰。尽管整体采用简约主义风格,但除了大堂(庄主的私人艺术收藏会在此轮换展示),大型艺术品大多陈列在庄园其他区域,既保证了客房的简洁舒适,又不影响游客对艺术作品的欣赏。



此外,酒店的配套服务也堪称顶级:以厨师希尔万・达罗兹命名的高级餐厅、由著名大厨弗朗西斯・马尔曼经营的阿根廷餐厅,以及安藤忠雄设计的艺术中心咖啡餐厅,为游客提供多元餐饮选择;华丽的水疗中心每周七天开放,让人们在游玩之余能放松身心;更重要的是,酒店距离酒庄的艺术装置、建筑作品与葡萄酒生产区域都非常近,方便游客深入体验。

有趣的是,蓝裕酒类规划院的同事在翻阅历年 “全球百大最佳酒庄”(The World's Best Vineyards)榜单时发现,Château la Coste 并未列入其中。其实这一现象不难理解 —— 像拉菲、罗曼尼康帝等知名酒庄也未出现在该榜单中,中国不少实力强劲的酒庄同样如此。这恰恰体现了 Château la Coste 不为名声所累的态度,始终坚守自身独特定位,专注于艺术、建筑与葡萄酒的融合创新。


若想了解更多关于 Château la Coste 或其他特色酒庄的故事,欢迎关注蓝裕公众号,与我们一同探讨酒类规划与酒庄文化的魅力。
-END-
关键词:蓝裕文化,酒庄设计,博物馆设计,展馆设计,工业游设计,工业旅游设计,文化产业园设计,特色工业园设计,特色文旅小镇设计,酒厂游设计,回厂游设计,酒体验设计,白酒营销策划,体验店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环境设计。
声明:图片部分来源于“公共网络”由蓝裕文化编辑整理我们未能找到出处,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