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至10月15日,由成都市水务局、成都市教育局主办,温江区水务局、温江区教育局承办的“争做护河小卫士 共绘幸福河湖梦”——成都市第五届河(湖)主题中小学征文绘画创评活动进入了最终评审阶段。
创评活动自8月开展以来,全市中小学生热情参与、踊跃投稿。经过前期的初评,共有绘画、征文上万件优秀作品进入专家终审阶段,作品数量创历届之最。这些作品的表达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且极具想象力,学生们在用文字、色彩、手工等描绘心目中美丽河湖的同时,融入了自己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和期望。
10月14日,专家们对绘画作品进行了终评。数千幅参评作品让评审老师们欣慰又意外,“今年的作品比去年多,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同学们的作品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作品注重成都文化的体现,将他们对河湖的热爱与成都元素、历史文化融入到了绘画中,都江堰、青羊宫、大熊猫、川剧等都在作品中出现,今年涌现出一些极具创造性的科幻绘画作品,增加了作品的多样性,同时也体现了争做护河小卫士,共绘幸福河湖梦的主题。评审专家根据作品的构图关系、作品取材、主题表达、色彩搭配、张力表达等作出专业的评审,不少初中作品比去年优秀,小学作品质量也有提升。”
评审老师同时希望孩子们在绘画作品中要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既要有艺术性,又要更多地融入地域文化,加入各自独特的视觉,不要千篇一律,尤其是小学生,作品要表现出童趣和真实感,充分发挥自己想象,不要局限于某一种创作形式,也不要照搬网上作品,同时要用现代表现形式,只有独立的思维,作品才会有孩子们的独特视角。

创评活动绘画终评现场。郭怡摄
评审专家认为,同学们对材料的综合性运用更强,对河湖保护的表达更加明确,能够很好地围绕主题进行创作。希望能在以后的评选活动中,看到孩子们更多的可能。
10月15日,多位专家对征文作品进行了终评,专家们对终评稿件从文章主旨、内容结构、语言组织能力、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

创评活动绘画终评现场。郭怡摄
评审老师一致认为,从作品数量看出同学们都在积极参与这次评选活动,许多文章描述了家乡河湖水质的改善,孩子们眼中河湖变美了,以及他们对未来河湖的美好向往。不少同学不仅查询了相关资料,文章中还出现不少科技赋能河湖建设的内容,可见进行了考察,有些同学成为了小河长,与家长一起守护家乡河湖。这次出现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有一篇小学五年级写赋的作品,令人眼前一亮,全文读后让人想起《岳阳楼记》,还有一些作品通过穿越方式将梦境与现实相结合,文章充满丰富的想象力。
建议孩子们写作要打破形式化、套路化,尤其是写景作品不要按照传统的时间、地点等顺序来写,要敢于创新,低龄段的同学要敢于想象,文章里需要多体现孩子的童趣,通过真情实感,让评审专家产生共鸣。专家评审对孩子们的作品表达了高度肯定和赞扬。
成都“争做护河小卫士 共绘幸福河湖梦”中小学主题征文绘画创评活动迄今举办了五届,同学们用画笔、剪纸、刻刀和手中的纸笔,描绘和赞美家乡的河湖,表达他们对保护幸福河湖的决心,调动了公众对成都河湖建设的热情和参与度,科普了成都河湖的相关知识和先进经验,展示了成都河湖美丽风景及改造成果,吸纳了群众力量参与成都河湖建设,推动了成都市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全市中小学生提高保护河湖的意识,为孩子们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肥沃的土壤。
目前,该创评活动已成为全市中小学生展示创作才华,展现成都幸福河湖面貌,增强青少年生态环保意识,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河湖治理和共建成都幸福河湖的重要平台。(吴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