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写生与创作转化
创始人
2025-10-15 14:02:28
0

#太行山写生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

太行山以其铁壁丹崖的地貌特征与厚重文化底蕴,成为山水画写生的经典母题。本文从学术视角界定太行山写生的本质内涵,太行山写生可以是“外师造化” 与 “中得心源” 的具象实践对象,其价值不仅在于捕捉山川形态,更在于为创作注入地域灵魂与个性笔墨。本文为山水画学习者理解写生本质、实现创作突破提供参考。

■ 图1 摄影,网图

一. 从自然观照到精神对话

1.1 传统画论中的写生内核与太行实践

“写生” 虽初见于宋代花鸟画论,但其精神内核早已蕴含于山水画 “师造化” 的传统中。郭熙 “饱游饫看” 强调对山川的沉浸式观察,宗炳 “澄怀观道” 则将写生升华为心灵观照自然的过程,这与太行山写生的核心诉求高度契合。不同于一般山川写生,太行山的断崖、峡谷、褶皱地貌承载着 “雄浑刚健” 的文化意象,写生者需以 “虔恭心态” 对待物象,在观察中体悟其肌理中的岁月痕迹,这种 “物我对话” 正是传统写生 “取其真” 的当代实践。清代石涛 “搜尽奇峰打草稿” 的理念,在太行写生中更具具象意义:需用 “心灵扫描” 每一处崖壁纹路,而非简单记录视觉表象。

1.2 太行山写生的地域特质与学术价值

太行山的独特地貌赋予其写生特殊的学术价值。其 “刚柔相济” 的景观特征 —— 坚硬岩石与柔韧植被共生、陡峭崖壁与舒缓坡地交错,为笔墨语言创新提供天然范本。现代画家李可染以太行为写生突破口,将西法光影与传统笔墨结合,打破清代山水的因袭之病,印证了太行写生 “矫正程式化弊端” 的学术功能。从学术层面看,太行写生并非单纯的地域景观记录,而是通过对特定地貌的研究,探索 “自然之理与笔墨之趣” 的契合点:如岩石的层理结构可转化为个性化皴法,植被的生长规律可提炼为点染节奏,这种 “地域特性与笔墨个性” 的对应,正是其区别于其他写生对象的核心价值。

1.3 写生与创作的本质边界辨析

厘清写生与创作二者边界是理解其关系的基础。从价值指向看,太行山写生以 “认知与积累” 为核心:需依托具体崖壁、林木等物象,通过 “搜 — 观 — 记” 的过程捕捉地域特征,即使有创作性发挥,仍 “沿着对象特点拓展”。创作则以 “突破与重构” 为目标,可脱离具体物象,将写生积累的太行素材融入历史、人生等更宏大的精神表达,拥有 “远离生活本身的自由想象空间”。从表达边界看,写生受限于时空维度,需尊重物象本质特征;创作则可打破时空局限,如将太行的晨雾与暮色、春林与冬雪在同一画面重构。从思维逻辑看,写生是 “由物及心” 的体悟过程,创作是 “由心及物” 的外化过程,二者虽有联系但不可等同。

■ 图2 摄影,网图

二、太行写生向创作转化的三重机制:从物象到意象

2.1 笔墨语言的转化:从崖壁肌理到个性表达

笔墨转化是写生走向创作的核心环节。这在太行写生中体现为 “自然形态向艺术语言的提炼”。太行岩石的粗糙质感,可通过 “斧劈皴加积墨” 转化为厚重笔墨;崖壁上的植被点缀,可提炼为 “简笔点染” 避免繁琐。李可染在太行写生中提出 “采一炼十”,即从十处崖壁素材中提炼一处笔墨精华,这种 “精炼提纯” 正是转化的关键。需警惕两种不良倾向:一是陷入 “程式化笔墨”,用现成皴法套画太行景观,导致作品 “苍白无生命力”;二是 “自然主义描摹”,照搬崖壁纹路而缺乏笔墨概括,沦为 “物质景观的复制品”。唯有将太行肌理与个人感悟结合,才能形成 “既合自然之理,又具个性之趣” 的笔墨语言。

2.2 构图范式的转化:从自然章法到意境重构

太行写生的构图积累需经过 “提炼——重组——升华” 的转化过程。写生阶段的构图侧重 “记录自然关系”,如崖壁与河流的空间比例、林木与岩石的疏密节奏;创作阶段则需 “打破自然局限”,实现意境重构。可将写生时 “拉近观察” 的崖壁局部(如一处裂缝、一株孤松)作为画面核心,再 “推远融入” 太行整体的雄浑意境,使局部细节与宏大叙事结合。转化中需遵循 “主次分明” 原则,如罗丹砸掉巴尔扎克雕塑手部的取舍智慧 —— 太行写生常面临 “景观元素繁杂” 的问题,创作时需突出核心物象(如主峰、古松),弱化次要细节,通过虚实、疏密的处理营造意境,而非 “景物的杂陈罗列”。

■ 图3 ,贾又福创作手稿

2.3 情感思想的转化:从地域体悟到精神共鸣

情感转化是作品提升境界的关键,太行写生的情感起点是 “对地域精神的体悟”—— 其雄伟险峻的形态易引发 “家国情怀”“生命敬畏” 等情感共鸣。转化过程中,这种具体情感需升华为普遍性精神表达:如将写生时对太行 “坚韧不拔” 的直观感受,转化为创作中对民族精神的赞颂;将对山间晨雾 “空灵缥缈” 的体悟,转化为对 “天人合一” 理念的诠释。怀斯的写生实践可资借鉴:其作品虽为对景写生,却融入个人记忆与情感,使具象景观成为精神象征。太行写生向创作的情感转化,正是要实现 “地域景观 — 个人感悟 — 时代精神” 的递进,让作品超越 “地域风光再现”,达到 “精神共鸣” 的高度。

■ 图4 ,太行山摄影 网图

三、太行山写生的价值

3.1 破解创作同质化的关键

过于 “以古为师” 可能会丧失独到见解,而太行的丰富地貌能迫使创作者摆脱现成范式:如面对其独特的 “红崖绝壁”,无法用传统披麻皴简单应对,需创新笔墨语言;面对 “峡谷纵深” 的空间,需重构构图逻辑。这种 “被迫创新” 能帮助创作者建立个性化风格,避免 “千人一面”。

■ 图5 ,贾又福创作手稿

3.2 夯实美术教学的实践

太行写生是连接理论与创作的优质教学载体,尤其适合短期班教学。其教学价值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培养 “正确观察方法”,通过 “搜尽奇峰” 的训练,让学员学会 “从整体到局部” 的观察,而非 “局部拼凑”;二是训练 “素材转化能力”,通过 “对景写生与对景创作” 两阶段练习,让学员掌握 “提炼——重组” 的逻辑;三是锤炼 “情感表达能力”,通过 “与自然对话” 的体验,破除 “为画而画” 的功利心态。

3.3 延续传统的实践

太行山写生是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传统的当代延续。其过程中对 “自然之理” 的探索,是对古代画论的具象印证;对 “笔墨个性” 的追求,是对传统精神的创造性转化。通过将太行地域文化与传统文脉结合,可创作出 “兼具传统底蕴与时代特色” 的作品,避免传统传承的僵化。这种 “活态传承” 不仅让山水画在当代焕发生机,更让 “师造化” 的传统理念获得实践支撑。

■ 图6 太行山摄影,网图

太行山写生并非简单的 “对景描摹”,而是 “认知自然—锤炼笔墨——升华精神” 的完整过程,其与创作的关系是 “基础与升华”“素材与成品” 的辩证统一。从学术视角厘清二者边界与转化路径,既是对传统画论的传承,更是当代创作的现实需求。即将开启的太行山写生之旅,我们将深入崖壁林间,践行 “搜尽奇峰” 的写生精神,积累鲜活素材与教学案例;后续短期写生课程中,更将系统解析 “写生向创作转化” 的技法与思维,助力学员实现从 “对景描摹” 到 “精神表达” 的跨越。期待与各位创作者一同在太行山水间,寻得笔墨心源,铸就精品佳作。

注*风景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上课现场

写生现场

何旭星作品选(中国美协入展、获奖作品)

物我两忘 160x130cm 水墨设色 韩纸 2021

如梦如幻 197x240cm 水墨设色 宣纸 2020

介冈今貌 197x240cm 水墨设色 宣纸 2017

小城故事 197x240cm 水墨设色 宣纸 2019

墨染青山 197x240cm 水墨 宣纸 2025

个展现场

工作室,2021

个展现场,2021

个展现场,2022

个展现场,2022

何旭星,阜阳师范大学

国外 个人展

2022年,“铸山计划”何旭星作品展 个展(韩国大田广域市,儒城文化馆)

2021年,“第七届大田国际艺术秀” 个展(韩国大田广域市,NC国际大厦)

获奖

2025年,参加“墨香诏安——2025·中国画作品展”入展(中国美协)

2025年,参加“勇毅前行—第十一届江西省青年美术作品大赛”入选(江西省美协)

2024年,获得牧园大学研究生院“贡献奖”(牧园大学)

2022年,参加韩国“第34届大田广域市美术大展”特选 (韩国大田广域市公募展)

2021年,参加韩国“第33届大田广域市美术大展”入选 (韩国大田广域市公募展)

2020年,参加韩国“2020大韩民国金钢美术大展” 特选 (全韩美术公募展)

2020年,参加韩国“第20届大韩民国安坚美术大展”最优秀奖 (全韩美术公募展)

2020年,参加“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 入展 (中国美协)

2019年,参加“第二届泾上丹青”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入展 (中国美协)

2019年,参加“八大山人”全国写意中国画作品展 入展 (中国美协)

2019年,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南昌市优秀美术作品展 优秀奖 (南昌画院)

2019年,参加 第十五届江西省美术作品展 入展 (江西省美协)

2017年,参加“八大山人”全国写意中国画作品展 入会资格 ( 中国美协)

2016年,参加江西省第九届江西省青年美展 优秀奖 (江西省美协)

2015年,首届“八大山人”全国山水画展 入展 (中国美协)

2014年,参加 第八届省青年美展作品展 优秀奖 (江西省美协)

2013年,参加 江西省第二届花鸟、人物画展 三等奖 (江西省美协)

2013年,参加 江西省第七届山水画展入展(江西省美协)

展览

国外 团体展

2024年,参加2024年第9届大田国际艺术节(韩国 大田广域市)

2022年,参加“中·韩绘画新造形”画展(韩国 大田广域市)

2022年,参加“中·韩現代彩墨”画展(韩国 大田广域市)

2021年,参加“第十三届忠清现代韩国画”画展(韩国 忠清南道)

2021年,参加“百济的气息”画展(韩国 百济市)

2021年,参加“了不起的老城区人”画展(韩国 大田广域市)

2021年,参加“师生同行-中韩美术绘画”画展(韩国 大田广域市)

国内 团体展

2025年,安徽省美术馆2025年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

2022年,参加“喜迎二十大·讴歌新时代” — 南昌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南昌市文联)

2022年,参加“诗·沉博绝丽 — 时代·新象”青年艺术创作线上交流展(全国十四省、地区)

2022年,参加“百年忆征程”职工采风展(南昌市文联)

2021年,参加“中国书画新锐”展(镜堂艺术馆)

2021年,参加“甘肃甘南 — 江西南昌”书画摄影交流展(南昌市文联)

2018年,参加“昆明—南昌”书画联展(昆明市文联)

2016年,参加“南昌、长沙、杭州、内蒙古”多地书画联展(南昌市文联)

2015年,参加“南昌、济南、长春、浙江”多地书画联展(南昌市文联)

2015年,参加南昌市美术家协会写生作品展(南昌市文联)

刊物

2022年,中文核心期刊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2.12发表作品《介冈今貌》与《小城故事》p.002

2022年,中文核心期刊 文艺争鸣 2022.07 发表作品《寒林夜读》与《种菜》封二

2022年,中文艺术类核心期刊 艺术市场2022.03发表文章《试论传统山水画中的废墟美--以生成II例》pp.106-107

2020年,2020.03《南昌文艺》作品专版发表

2015年,发表文章《入古出新——论黄秋园对传统山水的继承》艺术鉴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齐白石徐悲鸿吴昌硕真迹看不完!... 11月13日,“秋韵——中国近现代艺术大师的秋天”艺术展在深圳市福田区华影艺术馆正式开幕。该展览作为...
最新陶瓷十大品牌名单 陶瓷厂家... 最新陶瓷十大品牌排行榜,陶瓷品牌前十名分别是:Marcopolo马可波罗、东鹏瓷砖DONGPENG、...
青春华章·青知讲说人|写生路变...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 高蕾 闫章默)“作为中国最高美术学府,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央美术学院...
原创 周... 若无东风助周郎,赤壁之战胜负难料。曹操好美人,尤喜二乔,若得之,大乔和小乔或被囚铜雀台,命运凄凉。杜...
国星陶瓷取得一种仿花岗岩纹路陶... 金融界2025年8月1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晋江市国星陶瓷建材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中山讲堂|《二十四诗品》与艺术... 《二十四诗品》 与艺术鉴赏 “中山讲堂”第371讲 艺术系列 秋高气爽,宜读诗赏艺。 《二十四诗品》...
惠丰钻石(920725)在特定... 11月12日,惠丰钻石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会议室举行特定对象调研活动,接待了申万宏源、国泰基金、中山证...
梳理AI绘画工具推荐,哪里有A... 靠谱AI绘画工具大揭秘:好用不贵,轻松选对!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AI绘画工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创意...
“这部戏还有另一个名字——《胜... “这部戏其实还有另一个名字——《胜利者》。我们胜利了,为何还要面对死亡?这个看似矛盾的双重命题,恰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