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开幕之际,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心联合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共同编制完成的《“上海旅游”品牌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今天同步发布,为上海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报告》围绕建设高品质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总目标,并结合实际,构建了包括品牌形象、品牌质量、品牌竞争力、品牌传播和品牌忠诚五个维度,共计48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其中客观指标25个,主观指标23个。遵循自我审视和横向比较的评价思路,通过获取公开出版的国家和地方统计年鉴、第三方平台数据和问卷调查等多源数据,对2024年“上海旅游”品牌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
经综合计算,2024年“上海旅游”品牌发展指数分值为81.70分(满分100分),在百分制等级划分中处于“好”(80~100分)的发展等级,整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表明“上海旅游”品牌的发展基础扎实,建设力度稳定,发展潜力逐渐显现。
依据城市规模、城市等级、城市旅游发展水平等相关条件,本报告选取了北京、广州、深圳3座城市作为“上海旅游”品牌发展水平的国内对标城市。沿袭相同的指标体系、计算公式和评价方法,综合测得“北京旅游”品牌指数为82.55,“广州旅游”品牌指数为77.56,“深圳旅游”品牌指数为78.12。“北上深广”的排名情况与2023年保持一致,侧面体现出“上海旅游”品牌的稳定发展。
从指标结构看,均衡与协调是“上海旅游”品牌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特征。48个指标评价体系中,25个客观指标评价值为83.11,23个主观指标评价值为80.01,显示出“上海旅游”品牌在主客观两方面齐头并进的稳定态势,发展潜力巨大。从比较角度看,北上广深在旅游品牌建设与发展方面各有千秋是基本格局。
“上海旅游”品牌发展指数研究项目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楼嘉军认为,多措并举推进“上海旅游”新质品牌力打造,逐步实现数量向品质转变、品质向品牌转变、品牌向金牌转变的最终目标,需要多方面着力。一是品牌发展对标国际知名、世界认可、全球感知;二是品牌建设突显品牌服务感知快、产品迭代创新快、市场渗透传播快;三是品牌赋能做到内涵挖掘深化,从符号到叙事;服务供给强化:从共享到共创;场景再造优化,从功能到情感。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陈亮表示,2024年上海旅游市场持续繁荣,接待入境游客超670万人次,同比增长84%,充分展现了“上海旅游”品牌背后的强劲韧性与创新活力。当前,上海正全面落实《全面推动上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旅部门将聚焦上海“都市型、综合性、国际化”的城市特色,进一步挖掘“上海旅游”的优势资源,助力上海建设成为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都市旅游首选地、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
原标题:《综合分值81.70分!“上海旅游”品牌发展指数研究报告发布》
题图来源: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上海主展台。 图片来源:孟雨涵 摄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李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