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2-23日,“茶马古道上的茶叶与茶商”——第四届“近代茶叶与世界”工作坊在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举行。本届工作坊由四川省茗饮文化促进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安徽与万里茶道资料整理及研究”课题组联合主办,四川省蒙顶山茶文化普及基地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澳门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湖北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
3月22日,在开幕式上,四川省茗饮文化促进会会长杨忠代表主办方致辞,随后举行中国(四川)茶文化探源工程学术专家聘任仪式。学术研讨环节,第一场主题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隋福民研究员主持,澳门科技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访问教授冷东、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刁莉教授、暨南大学历史学系张坤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范瑛教授围绕茶叶贸易与国际政治经济的互动、茶叶之路上的商业文明、国际局势与茶商的命运、作为记忆之场的茶馆等主题分别作学术发言,《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仲伟民教授、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伯重、澳门科技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访问教授冷东、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付海晏教授分别对发言人的报告进行了评议。
第二场主题报告为茶马古道研究专场,由《学术界》编辑部陶婷婷编辑主持。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田茂旺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王惠敏副研究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胡箫白副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余清良副教授围绕茶马古道上的边疆治理、茶叶政治、围绕茶叶产销的民族互动与权力博弈等主题展开了讨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肖坤冰教授、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田茂旺教授、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何强副教授分别对发言人的报告进行评议。
第三场主题报告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付海晏教授主持,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肖坤冰教授、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宋时磊研究员、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何强副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康健研究员、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汪奔围绕茶叶贸易的全球化网络与区域化流动进行了讨论,暨南大学历史学系张坤教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刁莉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康健研究员、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何强副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鲍塑石分别就发言人的报告进行评议。
本次学术会议特色鲜明:一是涉及茶叶的跨区域、跨民族、跨国家的全球流动,凸显茶叶作为大宗商品在加强国内各民族间以及国际商贸往来、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跨学科交流,涉及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领域,全方位展现茶叶贸易在推动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和中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茶叶贸易研究多学科属性的特点;三是重点针对茶马古道展开了多视角、多维度探讨。与会学者运用国内与国际视角、官方与民间视角,“民族—国家”视角等,考察了茶叶在海外贸易、边疆治理、民族融合等过程中发挥的突出作用。本次研讨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推动茶叶贸易领域研究的开展。会议从“茶政”到“茶路”、从“物质”到“记忆”、从“地方”到“全球”,立体呈现了茶叶作为文明媒介的历史张力,通过多维度探讨,深化了学界对茶叶贸易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互动的理解,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及“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研究提供了历史镜鉴。(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