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招识破做旧老白茶!买茶避坑指南,别再花冤枉钱了!
创始人
2025-03-21 11:07:55
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大家都听过“鱼目混珠”的故事吧。

传说中,有个商人用鱼眼睛冒充珍珠售卖,试图以假乱真,蒙蔽消费者。

鱼目与珍珠,外观乍看有些相似,可一个黯淡无光,价值低廉;一个圆润晶莹,弥足珍贵,本质上有着天壤之别。

在如今热闹的白茶市场里,也在上演着类似“鱼目混珠”的戏码。

做旧茶,就如同那鱼目,妄图混入高品质老白茶的队伍中。

随着老白茶越来越受茶友们追捧,市场需求大增,一些不良商家便动起了歪脑筋,做旧茶就此诞生。

他们采用诸如渥堆、高温烘干、暴晒等手段,人为地去“打造”老白茶的外观,企图以次充好。

但做旧茶终究是“冒牌货”,和真正自然陈化、品质优良的老白茶相比,无论是香气、口感,都有着巨大的差距。

那该如何不被做旧茶蒙骗呢?

别担心,接下来马上就为大家送上3招实用的分辨做旧茶的小技巧 。

助你在选茶路上火眼金睛,不花冤枉钱。

《2》

第一招,看干茶外观。

白茶的正规制作工艺很纯粹,国标明确规定,主要是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

目的是将茶叶中绝大部分水分排出,使含水量低于8.5% ,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留白茶的原汁原味与营养物质。

反观做旧茶,渥堆、暴晒、高温烘干齐上阵。

渥堆让茶叶在湿热环境下过度发酵,暴晒和高温烘干更是不计后果地消耗茶叶营养。

在这些不当操作下,白茶内部的物质发生剧烈变化,叶绿素大量挥发,茶红素和茶褐素取而代之。

反映到干茶外观上,做旧茶的模样就暴露了它的“身份”。

正常工艺制作的白茶,即便经过长时间陈化,外观也有迹可循。

而做旧茶的绿色极少甚至消失不见,整体色素被严重破坏,看起来暗淡无光,通体发黑,毫无生气,就像被过度“摧残”失去生命力的植物。

自然陈化的老白茶可不是这样。

在密封干燥的理想存放环境下,白茶的色系基本会延续原本的状态。

绿白色的春白茶,存放多年变老后,依然是绿白相间;

秋白茶原本以绿色为主的五彩斑斓,存老之后,绿色依然醒目。

虽然相较于新茶,老茶的色泽会稍显沧桑陈旧,但基础色系不会改变。

一旦发现茶叶从原本的绿色变成咖啡色、黑褐色、红褐色,那大概率就是做旧茶,是人为干预的“杰作”。

《3》

第二招,闻香气。

只观察干茶外观,在如今复杂的茶叶市场里,要辨别老白茶真假,还远远不够。

早些年,做旧茶工艺粗糙,破绽明显,通过干茶绿色判断老白茶真假的方法,很是有效。

但随着时间推移,不良商家不断“改进”做旧手段,如今已到了几可乱真的地步,不少经验老道的茶客都曾中招。

现在的做旧茶,表面也能有绿色,伪装得十分逼真。

这种情况下,茶叶冲泡后的香气就成了辨别的关键突破口。

正常储存得当的老白茶,香气丰富而馥郁,药香、陈香、粽叶香、荷叶香、稻谷香等,层次分明,闻起来清爽又干净。

这是因为优质白茶从新茶到陈茶,整个过程自然且讲究,丰富的内含物质在时间沉淀下转化出多元香气。

反观做旧茶,在渥堆、高温烘干等不当制作过程中,大量芳香物质损耗。

冲泡时,味道沉闷,毫无清爽之感,还常伴有渥味、烟味、青臭味等怪味,这些都是粗制滥造留下的痕迹。

有茶友疑惑,自己的老白茶有香气,是不是就不是做旧茶了?

其实不然,轻度做旧的茶,可能还保留了少量芳香物质,冲泡或煮茶后也有茶香。

但真正的优质老白茶,茶香层次丰富、变化自然、持久纯净。

若是香气单一、刺鼻、怪异,或是香气迅速消散,就要警惕了,购买时务必谨慎,千万别让茶香表象蒙蔽双眼,错过真正的好茶。

《4》

第三招,闻叶底。

喝完茶后,碗中的茶渣,也就是叶底,其实暗藏乾坤。

一般人喝茶时,冲泡后习惯先闻盖香,可有些做旧手段高明的茶,仅闻盖香很难察觉异样。

它们的香气或许只是稍显寡淡、层次单一,普通茶客想要从中嗅出杂味,得反复细闻前调、中调、尾调,才有机会发现破绽。

相比之下,闻叶底对于普通茶客而言,是更为直接有效的辨别方式。

当怀疑手中的老白茶有问题时,趁着叶底还热气腾腾,把鼻子凑近用力嗅闻。

如果闻到渥堆后的沤味、闷青味,或是其他不新鲜的气味,那就说明这泡茶很可能是做旧茶。

叶底就像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茶叶在制作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任何不当的“虐待”,都能通过气味暴露无遗。

除了用鼻子闻,还可以洗净双手,触摸叶底来辅助判断。

感受叶底的脉络是否清晰,有没有韧劲和弹性。

做旧茶由于在制作过程中经历了诸如渥堆、高温等折腾,叶底通常软烂无光泽,触摸时还会有黏腻的触感。

而正常的老白茶叶底,即便经过多次冲泡,依然保有一定的韧性和鲜活感。

当面对一泡来源不明、疑似做旧的老白茶时,不妨打破常规,将闻叶底这一步提前到尝汤之前。

这小小的举动,却是识别做旧茶、保护自己的关键防线。

毕竟,入口的东西容不得马虎,一旦误喝做旧茶导致身体不适,那可真是追悔莫及。

《5》

挑选老白茶,就像开启一场冒险,需要层层把关。

从观察干茶外观,留意那基础色系的变化,到细闻香气,辨别馥郁与沉闷的差异,再到嗅闻叶底,感知茶叶的真实状态。

每一步都不容有失,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识破做旧茶伪装的关键。

掌握这些辨别技巧,不仅是为了喝到正宗的老白茶,更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

在纷繁复杂的茶叶市场中,愿大家都能凭借这份细心与专业,挑到心仪好茶,收获纯粹茶香。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说起中国的史书,很多人会想到大名鼎鼎的《史记》,可是《史记》的形成也并非是司马迁一人之功,它也是站在...
原创 古... 皇帝在封建社会身为天下之主,吃的是最好的,喝的最好,身边有最好的医生,冬天不冷,夏天也不热,按照道理...
原创 清... 清朝,一段华丽而曲折的历史,三位皇帝耗费了整整90年的心血,打造了避暑山庄。然而,这片宛如世外桃源的...
原创 德... “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在二战期间,...
原创 河... 一,河南河北是哪条河? 河南与河北从名称上来看,这与黄河有关,一个位处黄河南岸,一个地处黄河北岸,河...
1995年,朝鲜第六军团5万士... 朝鲜半岛自上世纪50年代分离以来,一直都保持着南北对峙的态势,朝韩两国高度紧张的局势使得该地区成为了...
原创 晚... 今天与大家分享:晚清大臣与书画家张之万的故事。在古代科举考试时高中状元,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可是张之万...
原创 原... 在大清时期,太子的地位一直备受瞩目,而我们常提到的康熙时期的太子胤礽,是无疑是最为人熟知的。然而,鲜...
原创 四... 从古至今就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穆桂英挂帅,杨家女将等等诸多女中豪杰的故事,向世人证明了谁说女子不如男。...
原创 慈... 慈禧可以说是近代以来人人唾弃的女人,原因就是她垂帘听政期间只顾个人享受,置百姓死活于不顾,短短几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