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周大福“天圆地方”臻品文化展于北京前门文华东方酒店拉开帷幕。


周大福“天圆地方”臻品文化展
本次展览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圆地方”为灵感,融合四合如意、故宫文化等东方意象,通过高级珠宝“和美东方Timeless Harmony”系列及多款经典作品,呈现了一场贯通古今、连接中西的美学盛宴。
1
现场
珠宝与建筑共叙东方哲思
展览循“和美东方”“经典与传承”“故宫雅韵”三大展区,诸多珠宝臻品静谧陈列,于光影间透出东方美学与浪漫哲思,融合故宫文化与多民族文明华彩,诉尽千年雅韵。空间巧妙融合传统四合院结构与现代极简设计,以砖瓦为韵、光影为墨,营造出“天方地圆”的意境。珠宝静谧陈列于其间,与空间肌理相映生辉,引导观众步入一场沉浸式的文化巡礼。


“和美东方”展区作为展览的核心,重点呈现了以“天圆地方”为主题的高级珠宝作品。该系列以方圆几何诠释天地平衡,选用高品质翡翠与定制切割钻石,通过高穹顶玫瑰切工与方形阶梯切割,既保留东方韵味,又注入现代气息。同展厅的“传喜”“莲华清韵”“宫宇御韵”等作品,则从汉字、自然、建筑中汲取灵感,以当代设计语言重构传统符号。

周大福高级珠宝和美东方系列“金沤浮钉”作品
在四合院的另一边展厅,“金沤浮钉”“瓦影绘韵”“筑衡同韵”等作品,皆从东方建筑的瑰丽意象中汲取灵感:“金沤浮钉”取朱门启阖之态为形,将门钉意象定格成永恒。布景中立体门钉装饰与作品灵感元素遥相呼应,悄然晕染出安宁团圆、人丁兴旺的美好寓意;“瓦影绘韵”以半圆弧线摹写瓦当形制,曲直相生间复刻瓦檐滴水之姿,尽现古瓦的素朴雅韵;“筑衡同韵”则以新锐理念诠释长城精神,将城墙上最具标志性、比肩相邻的连续纹样,化作无尽延绵的几何阵列,暗藏“祝福无边”的东方祈愿。


适逢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之际,周大福故宫系列推出多款全新臻品,新作“万华如意”“平安如意”“福蝶知春”等亦在展览中亮相。这些作品融合故宫文物元素与非遗工艺,如古法花丝、黄金錾刻等,展现出紫禁城六百年的文化积淀与当代创新活力。
2
对话
共探翡翠文化国际化路径


周大福“天圆地方”臻品文化展《珍奇天成·蕴华载道》论坛
展览同期举办的《珍奇天成·蕴华载道》翡翠文化论坛,汇聚了周大福珠宝集团董事总经理黄绍基、中山大学教授丘志力、珠宝国检集团(技术研发部)主任苏隽、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张红、周大福高级珠宝创意总监刘孝鹏等专家学者,围绕翡翠的历史、鉴定、工艺与国际化展开深度对话。
丘志力指出,翡翠文化并非中国独有,欧洲、中美洲、日本等地均有数千年历史,但中国玉文化是“唯一绵延不断逾万年的体系”。苏隽则从标准角度强调,推动“Fei Cui”成为国际通用名称,是建立全球信任基础的关键。目前,中国已在CIBJO(国际珠宝首饰联合会)框架下主导翡翠国际标准的制定,中西方已就翡翠术语和定义达成初步共识,下一步需推进翡翠检测技术方法标准化。张红则畅聊了翡翠背后的文化价值,点明翡翠不仅象征吉祥幸福的美好寓意,更承载了代代相传的文化生命力。专家一致认为,翡翠不仅是珠宝品类,更是中华文化“和”精神的物质载体。其国际化进程将伴随中国标准、中国设计、中国品牌的全球输出,成为连接东西方审美的重要桥梁。

周大福“天圆地方”臻品文化展珠宝工坊
在“天圆地方”臻品文化展的高级珠宝工坊环节,刘孝鹏(Nicholas Lieou)还携手周大福珠宝集团高级珠宝总经理余培(Catherine Yu)进行对话,围绕全新高级珠宝“和美东方”系列展开解读:深入分享系列灵感蕴含的东方文化内核,细数其中的工艺匠心与美学创新,呈现品牌在珠宝创作中,以中西合璧手法诠释文明精髓的专业实践。
在接受《中国黄金珠宝》采访时,黄绍基表示,推动翡翠国际化是品牌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环。“从2019年发起倡议把翡翠纳入CIBJO蓝皮书,我们希望通过标准统一、设计创新与文化输出,让世界看到中国翡翠的美学深度与市场潜力。”他指出,同时,周大福将继续推动翡翠从收藏级珠宝向日常佩戴场景延伸。目前,除高级珠宝作品外,品牌也已推出面向年轻客群的轻奢翡翠产品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