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24日电 (王一淼)随着9月22日晚兰州黄河剧院内经久不息的掌声,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秦腔甘肃派濒危表演艺术流派传承与创新人才培训》成果汇报巡回演出圆满完成。
自9月17日在定西铁堂剧院首演起,该项目在定西、兰州两地连续上演六场结项汇报演出,获得专家、观众好评,同时也标志着此次濒危艺术流派抢救性传承工作获得丰硕成果。
9月22日晚,兰州黄河剧院内锣鼓铿锵,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秦腔甘肃派濒危表演艺术流派传承与创新人才培训》成果汇报巡回演出举行。丁思 摄
本次系列演出是对项目90天培训成果的全面检验与集中展示。
首演告捷,全本大戏重现舞台。9月17日,定西首演成功打响了头炮,濒危失传多年的经典剧目《得胜图》完整复排,以其恢弘的剧情和浓郁的甘派特色,引发巨大轰动。
移师金城,折子戏专场尽显绝技。9月20日至21日,项目在兰州77演艺工场连演四场经典折子戏专场。《少逼宫》《绝龙岭》《岳母刺字》等经典折子戏精彩纷呈,尤其是“吹火”“麻鞭”等高难度绝技的集中展示和甘派秦腔慷慨激昂、苍劲悲壮的独特魅力,令金城戏迷大呼过瘾。
图为秦腔濒危失传剧目《得胜图》。丁思 摄
圆满收官,黄河剧院再掀高潮。9月22日晚,作为巡演的压轴大戏,《得胜图》全本在兰州黄河剧院再度上演,剧场座无虚席,观众沉浸在感人的剧情和精湛的表演技艺中,演出结束后掌声雷动。
六场演出剧目丰富,脉络清晰,既有《得胜图》这样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大戏重现,也有多出体现甘派表演精髓的折子戏精粹。来自全国的45名基层优秀青年学员,在15位秦腔名家指导下,通过激越的唱腔、精湛的做功和真挚的情感,成功将文献中的剧本变为舞台上的生动演出,实现了“为戏找人、为人找戏”的传承目标,展现了传统戏曲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图为秦腔濒危失传剧目《得胜图》。丁思 摄
本项目通过系统性的“口传心授”与严格训练,不仅有效抢救、复排了一批濒危剧目,更原汁原味地传承了甘肃派秦腔的独特技艺,学员整体水平提升显著。项目的成功实施,对保护地方戏曲多样性、推动传统戏曲当代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演出虽已落幕,但传承永不止步。一支充满活力与潜力的青年传承队伍已然成长,为古老的秦腔甘肃派艺术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希望与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