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用手机拍摄展示的种子。(活动主办方供图)
9月23日,“大地上的诗篇——种子科普艺术展”在北京中国农业博物馆正式启幕。作为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点活动之一,该展览聚焦种业振兴与国家粮食安全,展示南繁事业成果与海南自贸港种业创新发展实践。
展览以种子为主线,通过艺术与科普深度融合的方式,设立“微距镜头里的农业芯片——种子微距摄影”“种子银行——实物种子展示”“南繁诗篇”“种业科学家心声”“跨界艺术创作”等多个单元。值得一提的是,展出的110余幅种子微距摄影作品,其种质资源多数来源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入驻单位所保存的种质资源库。从水稻、玉米到大豆,这些微小却强大的生命实体,展现出科技城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扎实工作。
展览还邀请30余位跨领域艺术家,通过插画、装置、陶艺、潮玩等多元形式,诠释种子与人类文明的情感连结。同时,现场设置种子科普知识区、“丰收答题”互动专区及农产品试吃体验区,全方位增强观众参与感。院士手稿、旧物陈列与心声分享等内容,让公众近距离感受南繁科技工作者的奉献精神。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更多人认识到南繁事业在海南,成果在全国。我们将做好南繁服务工作,讲好南繁故事,争取更多社会力量支持南繁硅谷建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党委专职副书记温竹表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将继续发挥南繁优势,推动更多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普实践,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海南力量。
本次展览由中国农业博物馆、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主办,三亚市委宣传部协办,展览将持续展出至11月23日。(记者 李梦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