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楠溪江畔,古村落的韵味如诗如画。丽水街,这条镶嵌在岩头古村的长廊,以300余米的身姿串联起山水与人文。青石板路蜿蜒伸展,左侧是垂柳依依的丽水湖,右侧是挂满红灯笼的木构长廊,檐角翘起如飞鸟展翅,倒映在碧波中,恍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这里不仅是游客打卡的热门地,更是艺术家们写生的灵感源泉——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林容生曾在此留下《丽水古街》系列水墨作品,用淡墨勾勒出长廊的古朴与流水的灵动,将“人在廊中走,影在水中游”的意境定格于纸本。
丽水街的魅力,在于它承载的千年耕读文化。街旁的芙蓉书院曾是学子诵经之地,如今虽已改为咖啡馆,但木梁上的雕花仍诉说着往昔的墨香。街尽头的丽水桥横跨溪流,桥墩分水尖如利剑劈波,与远处笔架山形成“文房四宝”的隐喻,暗合苍坡古村“以山水为砚台”的规划智慧。若沿街西行,可探访岩头古村的水利遗迹——明嘉靖年间修建的拦水坝与沟渠至今仍在灌溉农田,被誉为“浙南都江堰”,展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生存哲学。
从丽水街出发,驱车片刻便至芙蓉村。这座以“七星八斗”布局的古寨,四周卵石城墙高耸,寨内宗祠、书院、民居错落有致。画家们常在此支起画架,捕捉晨雾中马头墙的剪影,或夕阳下芙蓉峰的轮廓。村中的芙蓉亭是写生焦点,四角飞檐倒映池中,与池边浣衣的妇人、嬉戏的孩童构成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楠溪江的古村落,是活着的文化博物馆。在这里,每一块青石板、每一片黛瓦都镌刻着历史,而丽水街与芙蓉村,恰似两颗明珠,串联起山水与人文的永恒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