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动物视角的美国早期殖民史
*一段北美动物抵抗殖民进程的血泪史
基本信息
作者: [英]安德里亚 · L. 斯莫利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尔文Books
原作名: Wild by Nature: North American Animals Confront Colonization
译者: 姜昊骞
出版年: 2024-7
页数: 520
定价: 12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博物岛
内容介绍
*“子弹打不穿河狸”,鹿有“漫游的自然权利”,“大自然使努力的人有大福报”,但屠戮的哀歌却响彻北美大地!
*欧洲移民追逐丰饶的北美生物,殖民当局推出宏大的殖民版图,天生野长的无主之物竟为殖民愿景中心,猎杀之徒从东部海湾游荡到南方平原 !
*以北美生物资源为切入点和线索,探讨北美洲殖民化三个阶段的特点与变化过程,同时揭示这一过程中自然与文化的互动与调适。
《天生狂野》是一部动物视角的美国早期殖民史,讲述了一段北美动物抵抗殖民进程的血泪史。
本书作者以北美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切入点和线索,将野生动物视为英属北美殖民进程的参与者并以“河狸、狼、鱼、鹿和野牛”为不同章节的具体主角,再现了北美野生动物抵抗殖民的真实故事,逐步合理地探讨出野生物种阻碍殖民者重塑北美地貌计划的发展过程,同时揭示了这一过程中自然与文化的互动与调适。另外,从文化史的角度看,本书还列举了展现北美生物物资源丰富的宣传史料和图像资料,记录了探险家、旅行者、测量员、博物学家和其他推动者的多次北美之行。总的来说,本书是一本极具可读性的学术科普读物。
作者、译者介绍
作者简介:
安德里亚·L.斯莫利(Andrea L. Smallley),英国人,北伊利诺伊大学历史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北美动物史、北美殖民史和社会文化史研究,著有《天生狂野:北美动物如何抵抗殖民者》。
译者简介:
姜昊骞,青年译者,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和阿姆斯特丹大学ILLC逻辑学专业。精通哲学、军事历史、经济学、逻辑学、小说、科普类图书翻译,已出版译作包括《毛姆传》《疼痛部》《战争艺术史》《21世纪的21位思想家》等。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供人享用的生灵
初遇新世界动物,寻找开发潜力
面向英国殖民者的动物宣传
规范野兽与野人
第二章 子弹打不穿河狸
河狸地带
河狸大生意
河狸战争与河狸帝国
烟草之乡,而非毛皮之地
第三章 吞 兽
无益于人的野兽
家畜家禽
那些可恶的害虫
拓殖新生荒原
第四章 无法形成独立或个别的产权
像空气一样公有免费
何物应被视为公有
与土地不可分的权利
自由之根
第五章 猎杀鹿的自由
鹿的数量那么多
像鹿一样“野”
他们的天然大鹿苑
他们偷走了我们的鹿和土地
第六章 天生自由
某种奇异巨兽
猎牛人战争
伊萨泰战争
野牛战争
预言成真
尾声:复 野
参考文献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质性研究研修班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汇聚口述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口述史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展开深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流碰撞,研修班为口述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促进了口述史在不同领域的拓展应用、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展现了口述史在新时代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2024年7月26-28日;线下)、第二期(2024年8月16-18日;线下)、第三期(2024年12月7-16日;线上)、第四期(2025年3月7-9日;线上)、第五期(2025年7月25-27日;线上线下同步)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有机会参加后续培训,经初步考虑,拟于2025年12月下旬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六期(线上)。
中国人民大学质性研究研修班致力于打造一个跨学科交流与深度对话的学术平台,探索质性研究在多元学科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通过跨学科的视角碰撞与方法互鉴,研修班旨在推动不同领域质性研究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无论您是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还是对质性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实务工作者,都能在这里感受多元学科视角下质性研究的丰富内涵,把握学科前沿动态,提升研究能力与学术视野。 中国人民大学质性研究研修班第一期(2025年7月11-13日;线上线下同步)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有机会参加后续培训,经初步考虑,拟于2026年1月上旬举办中国人民大学质性研究研修班第二期(线上)。
上一篇:元代釉里红瓷器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