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徐明阶先生笔下《挥毫散林鹤 研墨惊池鱼》与《推窗观日月 挥笔起云烟》两幅佳作,如临烟霞满纸的山水长卷,每一笔墨痕都似藏着天地灵秀。更是将文人雅趣与自然意趣熔于一炉,让人在笔墨流转间,读懂书法艺术与生命意境的交融。
《挥毫散林鹤 研墨惊池鱼》一题,本就自带生动画面感,而徐先生以笔墨为舟,载着这份意趣缓缓铺展。落笔时,笔锋似有凌云之势,横撇竖捺间如林鹤振翅,墨色浓淡交替处,仿佛能看见仙鹤闻声惊起、掠过林间的轻盈;研墨的留白与晕染,又暗合“惊池鱼”的灵动——墨汁滴入砚台的刹那,恰似涟漪荡开池面,引得游鱼摆尾,满纸都活了起来。他的字不刻意追求险峻,却在温润中藏着筋骨,正如林鹤的优雅、池鱼的鲜活,于平和中见生机,让观者仿佛置身于松间竹林,耳畔是笔墨轻响,眼前是生灵跃动。
再赏《推窗观日月 挥笔起云烟》,则见另一番开阔气象。“推窗”二字落笔轻盈,似有清风拂面,仿佛真能看见文人推开木窗,任日月之光倾泻而入;“观日月”三字渐趋厚重,笔力沉稳如磐石,将仰望苍穹时的敬畏与豁达凝于笔端。而“挥笔起云烟”一句,更是写活了书法创作的妙境——笔锋扫过宣纸,墨色随势晕散,浓处如乌云聚顶,淡处似薄雾缭绕,原本静止的纸面,竟生出云烟漫卷的动感。徐先生以书法为媒介,将“观日月”的宏观与“起云烟”的微观相勾连,让观者在字里行间,既见天地之阔,亦品笔墨之奇。
历来文人作书,讲究“书为心画”,徐明阶先生的作品正是如此。他不执着于技巧的炫技,而是以心性驭笔墨,将对自然的观察、对生活的体悟,都化作笔下的点画。无论是林鹤池鱼的灵动,还是日月云烟的壮阔,都不是简单的文字复刻,而是他内心世界的外化——是对自然生灵的珍视,对天地万物的敬畏,更是文人骨子里那份“以笔墨寄情”的浪漫。
如今再品这两幅作品,仍觉墨香未散。徐明阶先生以笔为杖,以墨为泉,在宣纸上开辟出一片兼具诗意与禅意的天地,让后来者得以循着笔墨的痕迹,重拾那份“与自然对话、与自我和解”的文人情怀。这份墨韵天成的雅致,恰似陈年佳酿,越品越见醇厚,越赏越觉心宁。(文/庄顺荣 审核/胡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