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福建外销茶叶为什么能在清代异军突起?
创始人
2025-02-09 08:34:27
0

迄至清初,福建茶叶除武夷等名茶品种闻名于世外, 其整体生产规模、制作技术均远逊于江淮、四川等地。然而, 到 18 世纪 30 年代以后, 福建茶独擅出口之利, 其生产规模远超其他产茶省份, 开始了闽茶近 150 年的全盛发展时期。原因何在?

制茶技术的变革

至迟18世纪初期, 武夷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相继出现。清朝以前,福建与其他地方一样, 均是炒制绿茶。小种红茶的制法是以日晒代替杀青, 在揉捻后堆放片刻, 使其发红明显, 而后炒和烘, 使其色、香、味异于绿茶。崇安县令陆廷灿雍正十二年 (公元 1734 年) 所刊《续茶经》引《随见录》记载: “武夷造茶, 其岩茶以僧家所制最为得法。至洲茶中, 采回时, 逐片择其背上有白毛者, 另炒另焙, 谓之白毫”(Pekoe, 优级红茶之一种, 不同于政和的白茶) , 这是国内最早的红茶记录。《随见录》早于 1734 年的《续茶经》, 所反映的史实当更早。

注:英语中的black tea 指颜色较深的茶,半发酵的乌龙茶也包含在内,早期欧洲人没能力严格区分今天意义上的红茶和乌龙茶。

欧洲人 18 世纪初就记载工夫 (congon) 茶, 小种红茶产生早于工夫茶。由此推测, 小种红茶可能产生于清初。由于小种红茶制法繁复且费工时, 因此, 福建各产区简化加工步骤, 创造工夫红茶。这两种红茶先为英国人接受 , 随后风靡欧美, 销量大增, 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出口茶, 从根本上促进了福建茶的生产。

清廷在福建实施比较宽松的茶叶管理制度

清代在主要茶区实行茶引制度, 茶商需纳钱请引, 而后按引购茶, 不许超过所得茶引规定的购茶量。若要增购茶叶, 需再申请茶引, 不但需多纳钱, 还得受官员勒索。清代的主要产茶省份中, “福建向不颁茶引, 并无征收茶课” , 只在康熙十九年 (公元1680 年) 因军需议加茶课税银 35912 两。福建茶课税到康熙二十六年 (公元1687 年) 豁免。惟贩运崇安武夷茶时, 需在关口“照则例纳税, 多寡不一, 汇入商税项下奏销”。

农村雇工对雇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动

万历十六年新题例规定: “今后官民之家凡请工作之人, 立有文券、议有年限者, 以雇工人论, 止是短雇月日, 受值不多者, 依凡 (人) 论。”这是说明打短工者不被认为是“雇工人”, 与雇主在法律上平等, 没有人身依附关系。

清承明律,到乾隆五十三年 (公元 1788 年) 规定:“若农民佃户雇请耕种耕作之人, 并店铺小郎之类, 平时其坐进食, 彼此平等相称, 不为使唤服役, 素无主仆名分者, 亦无论其有无文契年限, 俱依凡人料断”。以上材料说明, 从明末到乾隆末年, 农业雇工对雇主法律上的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这对于大量使用雇佣短工的茶叶种植与制作具有重要意义。

雍正年间取消劳动力流动限制

清律规定, 居民只能在向国家登记土地财产、纳粮和应役的地方居住, 不能随便迁徙, 这就是所谓的“人户以籍为定”。如离开居住处到外县、外省去, 必须取得地方官同意及发给路引, 才能持之通行前往, 否则就触犯了“私越冒渡关津”律。雍正三年 (公元 1725 年) , 删除了须发路引规定。雍正九年 (公元 1731 年) 又规定: “流民”已佣工得食者, 听其自便。茶叶种植与制作季节性强, 每年只在采茶制茶期间需要大量劳力, 非地广人稀的山区本地劳力所能满足, 只能大批雇佣外地劳力。雍正年间取消劳力流动限制, 在法律上承认雇工能顺利流入茶区, 保证茶叶种植与制作需要的外地劳力。

福建商人的贸易优势

宋元以降, 闽南商人在远东贸易中长期居优势地位。西人东来后, 首先遭遇的也是闽南海商。清初至清中期, 活跃于茶区的商人多是漳泉商人。闽南人经营闽北茶叶由来已久。闽南商人不仅活跃于茶区, 而且直接经营闽茶外销。清前期海禁开放以后, 福建茶从厦门出口, 经营者多是闽南商人。

1757 年, 清朝闽海关关闭, 实行广州一口对外贸易。福建茶出口改为由陆路内河运到广州。贩运茶叶者仍多是闽商。“闽皖商人贩运武夷、松罗茶叶, 赴粤省销售, 向由内河行走”。不仅贩运闽茶至粤省多是闽商, 而且与洋商进行茶叶交易者也不乏福建商人。广东十三行经手所有内地茶叶外销, 很多福建商人由闽来粤, 直接经营茶叶等中国商品的外销。乾嘉年间广东十三行著名行商中, 潘同文 (同文行)、任怡和 (怡和行)、叶义成 (义成行)、潘丽泉 (丽泉行)、谢东裕 (东裕行)、黎资元 (资元行) 各行俱闽籍。刘东生为徽籍, 卢广利、梁天宝、易服泰、关福隆、黎届成为粤籍, 闽籍行商全属漳泉商人。

从 17 世纪末到 18 世纪 90 年代, 荷兰通过印尼巴达维亚(雅加达)转口, 向欧洲贩运茶叶不下数十万担, 经营从中国贩茶到巴城的海商, 几乎都是闽南人。在巴城从事中国帆船与荷兰人之间茶叶贸易的掮客也是闽籍巴城华人, 如 17 世纪 30- 40 年代的巴城甲必丹(华人头目)连富光本身就参与与荷兰人的茶叶交易。 闽籍商人, 特别是漳泉商人长期形成的内陆与海上贸易网络, 是推动闽茶海外贸易从 而促进闽茶生产的主要动力之一。

18世纪开始,茶叶开始风靡欧洲,随之而来的是市场需求暴增,中国茶叶迅速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国际贸易商品。具备以上条件的福建在全国的产茶区中脱颖而出,开启了近代以来福建茶业的辉煌时代。

阅读有趣的文字 探索有趣的世界 享受有趣的生活

喜欢王掌柜的文章欢迎关注、点赞、转发!

王掌柜的茶话会

相关内容

福建平潭北港村:石厝里的潮...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平潭4月12日电 题:福建平潭北港村:石厝里...
2025-04-12 21:34:20
仙游这个“智慧景区”你去过...
打造全域智慧景区九鲤湖强化科技赋能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笔者昨日获悉,...
2025-04-11 21:03:02
寻茶问道,下梅村茶旅新体验...
近日,春天里的武夷山,山水如诗如画,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春日是茶树...
2025-04-11 17:34:19
春来茶园新意浓 春来茶园新...
家长带孩子在茶园体验采茶研学课程。 刘纪湄摄径山镇径山茶宴·茶汤会...
2025-04-09 09:03:00
宣城旌德:映山红染翠茶园 ...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映山红染翠茶园。朱学文摄人间四月天,茶山...
2025-04-08 16:33:47
瞰中国|云瞰长泰 峻美吴田...
  吴田山,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海拔超过1000米,因其层叠山...
2025-04-07 18:33:44

热门资讯

公园露营区:天幕越来越大,风绳... 春暖花开,又到一年露营旺季,上海不少公园都划设出了专门的露营区,供市民扎起帐篷,露营休闲。上海123...
本土主题公园劲吹“国潮风” 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海欢乐谷游人如织,国潮文化节深受游客欢迎。中外游客在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观看花式...
秦岭秘境中的宝藏小城 —— 镇... 镇安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商洛市西南部,东接山阳县和湖北郧西县,西邻安康市宁陕县、汉滨区,南与旬阳市接...
大坝“今早就没了”?红嘴鸥踏上... 又到了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随着气温上升咱们的老朋友——红嘴鸥也踏上了归途4月8日一早,海埂大坝人头攒动...
【甲秀评】“花海”即“金海” ... 这个3月,贵阳贵安的春日画卷再次被花海铺满。从千顷梅林到万亩樱花,从金黄的油菜花到火红的桃花,这座“...
菏泽早花牡丹开始绽放迎宾 菏泽...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距离2025菏泽牡丹节会开幕时间越来...
北纬28°“液体黄金”引热潮!... 3月25日至27日,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简称:糖酒会)在成都西博城举行,山之赠酉阳茶油以“...
江苏无锡以花为媒与世界结“樱”...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无锡3月27日电 (孙权 唐娟)三月江南,春意正浓。在江苏无锡,公园中、小区里...
日本15家旅行商赴泰山景区考察...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4日讯 3月14日,来自日本的15家旅行商赴泰山景区开展考察踩线活动。泰山景区...
大三湘茶油:助力中国高端食品走... 随着全球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茶油正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属性,逐渐被世界认知和青睐。大三湘作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