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过期的茶叶,为什么还有人喝?茶叶保质期背后藏着哪些真相?
创始人
2025-02-07 22:26:40
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世间流传着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有时准备出发,却猛然发现车钥匙遗忘在屋内,匆匆一顿折返后,路上遇到的每一个红灯都只差了几秒钟。

又或是辛苦工作数小时后,好不容易完成了一份文件内容,在关键时刻遇上停电,导致劳动成果功亏一篑。

再比如刚开始学泡茶,忍着烫将大部分茶汤倒出后,仍然有部分滞留底部,导致茶汤闷出苦涩感。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就是引发蝴蝶效应的源头,直接影响到一整天的心情和状态。

但静下心来想一想,就能发现有些问题其实从一开始就能被妥善解决。

养成出门前检查物品的习惯、工作时随手保存文件、掌握正确的盖碗抓握手法,就能避免后面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矛盾,很多时候并不是真正的矛盾,是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解决方法不同而导致。

在茶圈里,也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说法:“茶叶只要不发霉,就能长期存。”

但另一方面,又能发现茶叶包装背后清晰标明的保质期。

这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又是怎么一回事?

在纠结谁对谁错之前,不妨先从最基础的问题入手:茶叶的保质期,到底代表着什么?

《2》

茶叶的保质期,更偏向赏味期限。

遵循国家标准生产的茶叶,就像是专属的身份标识,包装上一定会标明生产时间与保质期。

18个月、3-5年、15年……茶叶的保质期因种类而异,各不相同。

喝茶时间久了,家中收集的茶叶越来越多,放在某处忘记喝是常有的事。

某天心血来潮般,终于想起寻找那些被遗忘的茶叶时,却发现有些茶叶已临近最后期限,有的则早已过期。

面对这些熟悉的茶叶,是扔还是继续喝?也就顺势成了一个让人纠结的难题。

在适宜环境下规范储存的临期茶,能尽快喝完便不成问题,但过期茶的情况就复杂得多了。

如果是早些年间踩坑买回来的茶叶,由于品质一般,丢弃时往往不会有太多留恋。

可如果是龙井茶、金骏眉、大红袍这类价值较高、不慎遗忘的茶,即使已经过期,说扔就扔还是会有些心疼。

其实,包装上标注的保质期限,大多数是商家为消费者提供的建议饮用时间。

超过这一期限后,茶商也不敢对品质做出担保;谨慎一些的,还会特意将适饮期限标注得更为提前。

因此,过期茶不一定要扔,茶叶依旧保持干燥状态、温杯摇香后干茶没有杂味异味,就可以冲泡试喝。

当然,由于时间间隔太久,茶汤风味有所下降难以避免,如果还在自己的接受范围内,喝下去也无大碍。

但要是茶香茶味极淡、甚至咽下后喉咙干涩发痒,极有可能是茶叶已经变质,失去了最基本的品尝作用。

至于特殊一些的白茶和普洱茶,长期储存的同时,也伴随着香气、滋味与口感的提升。

当然,在喝这类高年份茶时,品尝前最好先细致检查一番,确保万无一失后再享受也不迟。

《3》

所有茶类都值得存老茶、喝老茶吗?

以白茶为例,大多数人都有着存新茶、喝老茶的习惯。

遇到符合喜好的类型,老茶客通常会选择批量购入,以实现团队陈化的效果。

除了能减少喝茶的成本,自己亲手存出的老茶也相对更放心,有效规避遇到做旧茶的风险。

或许是受到这一观念的影响,近些年来,老红茶、老岩茶等概念在圈内也悄然流传开来。

家中时刻备有好茶、随时都能享受,固然是件幸福的事,但盲目存茶的做法完全不值得提倡。

对大部分茶叶而言,在新茶上市后的某段时间内,香气和滋味会经历抛物线般的变化过程。

武夷岩茶制作周期相对漫长,需要进行反复焙火的工序,直至茶叶完全褪火后,方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成品茶。

因此,轻火、中火茶最好在半年内饮用完毕,足火茶可以适当放宽限制,一年内饮用完风味最佳。

再来看红茶,茶叶制作完成后被放置在大箱子里,相互吸纳吐息一段时间后,才正式推向市场售卖。

此时红茶的香气和滋味物质都处于活跃状态,拿到手后直接冲泡饮用,最能品味出好茶的卓越风味。

当然,也有一些茶友会特意留存到隔年,让茶汤口感转化得更醇厚一些。

在适饮期限内,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进行存茶无可厚非,但要是超过五年、十年,就没有意义了。

一旦错过了风味变化的峰值,茶叶品质就开始走下划线。

冲泡后几乎感受不到香气的存在,茶汤也失去了应有的稠滑感与厚度,甚至还出现酸涩感,实在谈不上好喝。

《4》

保存方式不对,存茶等于毁茶。

不发酵的绿茶,不仅保质期短,对储存条件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为了保持绿茶的鲜爽度,需要低温储存,以抑制多酚酶物质的活性。

其余茶类更适合在常温环境下储存,在适宜期限内尽快饮用完毕,取茶后及时密封即可。

在普洱茶圈里,储存还有干仓与湿仓的区别。

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前者环境干燥阴凉,后者更偏向高温高湿。

不知从何时起,这一概念也被引入白茶界,不少人坚信,湿仓存储的白茶转化速度更快。

然而,这一做法与揠苗助长无异,完全违背了白茶的转化规律。

白茶的微发酵特性,决定其需要在一个相对稳定、干燥的环境中进行自然转化,使得香气愈加深邃内敛,滋味醇厚饱满。

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茶叶的含水量迅速提升,即使不发霉也会过度发酵。

出现闷味、酸臭味等不良气息后,也就意味着茶叶发生变质,失去了继续收藏和饮用的意义。

三年的时间,是茶叶不断提升品质的见证,也是对存茶人耐心的考验。

要想长期储存白茶,密封袋或马口铁罐的简单装备显然不够,时间一长依旧存在跑气变质的风险。

无论是饼茶还是散茶,都离不开铝箔袋、塑料袋、厚纸箱的三层防护体系。

每一层都密封完善后,再离墙离地储存,环境保持阴凉干燥无异味。

这样一来,才能达到越陈越香醇的存茶目的,也使得优质白茶的价值进一步提升。

《5》

不发霉只是存茶的基本原则,并不等同于茶叶能一直保持最佳品质。

为了能收获到最纯正的自然本味,对茶叶的要求必然不能太低。

每天只是喝着寡淡无味的茶汤,自身的品尝兴趣也会渐渐消退。

收到一款茶尽快饮用,在心中留下最深刻的美好印象,方不负好茶韵味展现!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内容

清明假期活动丰富多样 清明...
本报记者  栾心怡 清明,是节气、节日,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
2025-04-06 06:03:14
北京滨水“寻花”迎大客流,...
“开船啰……”随着一声声响亮的船工号子,元大都海棠花溪的古风摇橹船...
2025-04-05 20:33:11
游客注意!曲阜三孔景区调整...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4日讯 曲阜市文物局、曲阜市三孔文化旅游服务有...
2025-04-04 20:32:53
峡谷樱花已绽放!淄博人必收...
一山春色藏不住,最美人间四月天。时至清明,春寒渐渐褪去,群山已被繁...
2025-04-04 09:02:43
2025“大美秦岭•小城镇...
来源:环球网4月2日,2025“大美秦岭·小城镇安”木王山杜鹃花季...
2025-04-03 12:02:55
【“花”点时间 组个CP】...
又到一年春今年山西的花花再也不是“一枝独秀”啦~这个春天一场赏花狂...
2025-04-03 10:02:58

热门资讯

【甲秀评】“花海”即“金海” ... 这个3月,贵阳贵安的春日画卷再次被花海铺满。从千顷梅林到万亩樱花,从金黄的油菜花到火红的桃花,这座“...
菏泽早花牡丹开始绽放迎宾 菏泽...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距离2025菏泽牡丹节会开幕时间越来...
北纬28°“液体黄金”引热潮!... 3月25日至27日,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简称:糖酒会)在成都西博城举行,山之赠酉阳茶油以“...
江苏无锡以花为媒与世界结“樱”...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无锡3月27日电 (孙权 唐娟)三月江南,春意正浓。在江苏无锡,公园中、小区里...
日本15家旅行商赴泰山景区考察...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4日讯 3月14日,来自日本的15家旅行商赴泰山景区开展考察踩线活动。泰山景区...
大三湘茶油:助力中国高端食品走... 随着全球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茶油正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属性,逐渐被世界认知和青睐。大三湘作为中国...
婷丫头 : 月照竹林茶水中(外... 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我与月亮共视, 抬头看见月, 便能感受到, 月亮是夜的守护神, 如同日子的起起...
原创 广... 在广东省用餐,当一组客人入座后,最先要做的事情除了点菜,就是用茶水对碗筷进行清洗。这是一种独特的地方...
马德鲁加成中国联赛首位登场的俱... 直播吧2月28日讯 中超联赛第二轮,山东泰山主场4-1击败大连英博。其中,泰山队新援马德鲁加攻入一球...
原创 中... 又想对付美国,还不想“投靠”中国,情急之下的欧盟,找到了最佳人选,想一招把中美都收拾了。不过可惜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