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茶山茶园松糕春节登上央视
创始人
2025-02-06 15:39:42
0

小小松糕饱含爱与传承。近日,一块块香甜、软糯的茶山茶园松糕登上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CCTV-10)大型美食纪录片《妈妈私房菜》,通过30分钟的节目,向全国观众展示了东莞茶山的非遗美食技艺,讲述了爱与传承的暖心故事。

传承人林凤媚

传递母爱的专属“私房菜”

茶园松糕是东莞茶山的一项特色传统小吃,以糯米为主要材料、花生和白糖为馅料的一种糕点。在茶山,“松糕”与“承高”谐音(意为垫起来),有扶持子孙快高长大、事事顺利、步步高升的意思,每逢老人做寿、小孩满月、新娘结婚满一个月等喜事都会用到松糕,传递吉祥,此时松糕需点上红印,以示吉利。茶园松糕制作技艺也是东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制作茶园松糕

对于茶园松糕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凤媚而言,这也是她妈妈传给她的一道专属“私房菜”。在林凤媚家,茶园松糕制作技艺传了几代人,中间由林凤媚的奶奶传给了林凤媚的母亲陈月爱。每天早上,陈月爱四五点钟就要起床蒸制松糕,七点多钟就要骑着自行车、载着两箩筐松糕到市场摆摊,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做就是几十年。直到现在,茶园松糕仍是不少茶山民众早餐的首选,是不少茶山人童年的味道。

制作茶园松糕

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80后的林凤媚已经完全掌握了这门手艺,时常跟着母亲去市场里卖松糕。“是松糕把我养大的,我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正是这份特殊的感情,让林凤媚这位全职妈妈坚定要将茶园松糕传承下去。

坚守与创新的碰撞和结合

茶园松糕主要分为浸米、沥干、舂米、过筛、做馅、铺粉、放馅、分割、蒸煮、点红印等步骤。光是浸米、舂米就要花费好几个小时的时间,费时费力。虽然制作工序繁复,但年过七旬的陈月爱一直坚持古法制作,始终不变的味道也为他们积累了不少老顾客。

林凤媚与母亲陈月爱

为了传承茶园松糕制作技艺,这些年林凤媚一边照顾家庭,一边致力于非遗技艺的宣传推广,到学校里开设非遗课堂、参加非遗墟市和美食节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林凤媚发现有很多年轻人都不了解松糕这个传统食品。

林凤媚与母亲陈月爱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群体,林凤媚开始思考创新。但是对于林凤媚的想法,她母亲却一直不赞成。在母亲看来,只有传统的做法、传统的口味才是对的。

开展非遗课堂

“我希望自己不仅是一个全职妈妈,也想尽自己的能力拼一把。”尽管意见不同,想让更多人喜欢松糕的林凤媚还是迈出了尝试的脚步。她制作新的模具,尝试丰富松糕的造型;创新加入红豆、桂花等不同馅料,希望满足不同人的口味;主动做市场调研,不断优化调整。

看到女儿坚定的决心和认真的态度,母亲也逐渐开始理解林凤媚,帮着她蒸制新款松糕参加美食节,用一碗咸丸、猪脚姜这些家常美味默默地表示支持,无声的爱也在一道道“妈妈私房菜”中传递。

林凤媚制作的新款松糕

如今,林凤媚在制作传统松糕的同时,继续研究松糕的创新之路。“妈妈私房菜”在一代一代传承,茶园松糕制作技艺也在坚守和创新中传承。

南方+记者 丘想明

通讯员 茶山宣

【作者】 丘想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西...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吴、楚、赵、胶西、胶东、甾川、济南等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联合发动了...
原创 封... 霍去病一生最闪耀的时刻就是“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但封禅乃是帝王祭拜天地特有的方式,由秦...
原创 周... 周瑜,东吴的杰出将领,英年早逝,享年仅36岁。他因箭伤复发而死去。提起周瑜的美丽妻子小乔,人们不禁好...
原创 秦...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陵寝,以其高大恢弘的外观、如山如海的财富、复杂精准的构造、耗费...
原创 秦... 运石甘泉口,渭水不敢流,千人一唱,万人相钩。 当歌声响起,人们谈起秦始皇陵墓,每个人都会对它的大小和...
原创 朱... 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他对这个孙儿实在不放心,所以晚年便亲自教导他。为了让孙子成为一...
原创 原... 公元前227年的一天,在秦国都城的咸阳宫(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阳市东15里处)上演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刺...
原创 汉... 汉宣帝刘询,本名刘病已,是西汉的第十位皇帝,是皇孙刘进和妾王翁须的儿子,因为受到汉武帝时期巫蛊之祸的...
原创 被... 1933年,度假的斯大林经历了他一生中最惊心动魄的一刻。一个持枪刺客突然出现在斯大林面前,疯狂地朝他...
原创 谁... 时间回到新冠疫情之前,撇开中日正常贸易不说,仅每年到日本旅游的800万中国人,大概花费2万亿日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