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的“福建”号航母服役已进入倒计时,根据国内媒体报道,2025年9月12日清晨,福建舰穿越台湾海峡,继续南下,目前预测其目的地为中国南部的航母基地。“福建”号航母在2025年9月10日起航,在2025年9月11日,日本统合幕僚监部报告称,在当天下午1时左右,在中国钓鱼岛西北方约200公里的海域西南方发现福建舰航母编队,一共有三艘军舰,除了“福建”号航母外,还有“杭州”号驱逐舰和“济南”号驱逐舰,这是日本首次拍摄到“福建”号航母完整图像。
日本首次拍摄到“福建”号航母完整图像。
福建舰航母在此之前,进行过8次海试,全部在东海或黄海进行测试,目前为第9次出航,也是首次穿越台湾海峡,故而被认为,属于交付海军的最后一段航行。在第9次出航之前,已休整超过100天,显然早已完成海试过程,基本上检验完了相关的科目。
现在外界分析,这次是福建舰最后一次的海试,可能在2025年10月1日,举行服役典礼,正式加入中国海军行列。类似的进度也出现在山东舰航母上,山东舰航母在完成海试之后,于2019年11月中旬,出发前往服役军港,随后2019年12月17日正式服役。福建号可能将依循相似时程,至此,中国海军三航母时代已经来临。
福建舰入役,中国航母进入三航母时代!
伴随福建舰服役,中美在航母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减少,不仅是数量上,也是质量上。美国航母为全球分散部署,在亚太地区通常只能保持一艘航母,二艘已属于高水平,无法长久。
美国一直以自己的核动力航母自豪,如今除了吨位外,福建舰在各方面都不再落后,只是动力差异的问题。
美国这个时候居然讨论如何替代航母?(美媒报道截图)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时候美国媒体《国家安全杂志》在9月12日刊发了美国专家安德鲁·莱瑟姆博士的文章,竟然开始讨论一个问题:如何替代航空母舰?
美媒称,现代航空母舰越来越容易受到攻击,远程导弹、高超音速武器和无人机集群等攻击手段成为新的威胁,那么航母应被淘汰掉,进而提出使用所谓“分布式系统”取代。
美国专家还提出了相关的替代方案,使用重型无人战斗机,从而获得更大的作战半径,避免人员伤亡,还要将战斗力分散到轻型航母、两栖舰艇、驱逐舰和无人水面舰艇,甚至水下。应用激光、高功率微波、人工智能拦截器和弹性传感技术提高生存能力。
航母过时了?
英国专家科贝特,提出制海权始终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在精确打击时代,制海权是通过网络,而不是一艘船来实现的。这番言论就是打算淘汰航母的意思,其实也是近些年来“航母无用论”的进一步体现。这也是美国近些年一些人的论调,认为要在对抗中战胜中国,航母得淘汰了。应运而生的就是“无人地狱”,“无人战争”这类名词。
航母问世于一战之后,成名于二战,二战之后,航空母舰一直是美国海军力量的核心,在历次行动中都属于绝对核心地位,如今突然有人说,航空母舰即将被淘汰?文明一点的说辞,寿终正寝。这个反差有点大,一直不惜成本建造航母的美国开始讨论,不是是否继续建造航母,而是如何替代航母。
就歼-35的服役进程,我们是不会接受航母无用论的
现代航母为航空作战平台,以支持航空兵作战为目标,未来的作战不需要航空兵,那么淘汰航母才成为可能。现在只是从理论上说,航母受到威胁,需要寻找替代者,要求“更具生存力、更经济、更灵活”方案,于是产生所谓“分布式系统”体系理念。
这一理论的核心就是使用无人机,未来的重点不再是有人战机,而在无人机。主要理由,无人机大量生产,成本更低,还避免了人员伤亡。还有无人机也需要分散部署,不能集中到一起,而是分散到规模更小、数量更多的平台上,从而与无人水面舰艇、无人水下舰艇配合使用,形成作战网络。
美国人是看到93阅兵,受刺激了?
美国媒体《国家安全杂志》在文章中明确指出,美国海军的航母代表太多的东西,已成了美国军事影响力最显著的象征,也是海上霸权最清晰的体现。但是未来的战略不能建立在怀旧之上,执着于航母可能会变成负担。
中国海军是不会上当的
中国海军进入三航母时代时,美国媒体在讨论放弃航母,给人更多的印象是阴谋论,试图误导别人。类似的事情,美国没少干,见不得别人走在正常的道路上,非常传播错误的言论。没有意识到,中美面临的问题不一样,例如:中国建立反航母作战体系,美国连反航母作战的理念都没有,为何要学美国淘汰航母?
总之,走自己的路,让敌人无路可走,这才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