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和慈禧这两位皇太后,尽管贵为清朝的皇太后,也必须遵循祖制。根据清代的葬制规定:“卑不扰尊”,即一旦皇帝的陵墓地宫封闭,任何人都不得打扰。而对于那些在皇帝之前去世的皇后,按照传统,是允许与其合葬的。两位皇太后不可能另起新陵,她们的葬地都在定陵范围内,并严格按照方位分为定东陵和定西陵。这样的规定非常严格,不能随意更改。
咸丰皇帝是清朝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帝王,许多人提到咸丰皇帝时,往往首先会想到“火烧圆明园”这一历史事件,以及与他相关的兰贵人。咸丰帝也常被历史称作“战乱皇帝”和“卖国天子”。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病逝于热河行宫的“烟波致爽殿”,享年仅31岁。十月,咸丰帝的棺木运回北京。同治帝登基后的第一年,即同治元年(1862年)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咸丰帝的灵柩被暂时安置在清东陵西峰口外的隆福寺,直到同治四年九月,才正式葬入定陵地宫。
定陵的建设开始于咸丰九年(1859年)三月,但那时工程尚未完工。直到同治帝即位后,才继续修建,整整修建了四年,直到七年后,才正式安葬咸丰帝。与咸丰帝一同葬入地宫的,还有孝德显皇后。她虽然在生前并未正式成为皇后,也未见证丈夫登基成为皇帝,但因病早逝,同治帝即位后追封她为皇后,并与咸丰帝共同葬于定陵。
孝德显皇后原为满洲镶黄旗萨克达氏,父亲是清朝的高级官员。咸丰帝还是皇子时,在道光皇帝的安排下,册封她为奕伫的嫡福晋,但她却在1848年早早去世。道光皇帝去世后,咸丰帝即位,将她追封为皇后。最终,孝德显皇后和咸丰帝一同葬于定陵地宫。
关于定陵的建筑,咸丰帝为父亲道光帝的墓地做了善后工作。道光皇帝的宝华峪陵由于排水问题,积水严重,无法安葬,于是道光皇帝下令迁葬。在河北易县的清西陵龙泉峪重新选址进行葬礼,打破了“兆葬之制”。但剩余的许多建筑材料被浪费掉,这让咸丰帝决定将这些剩余材料用于修建自己的定陵。因此,定陵的墓道和地宫中,大量使用了来自宝华峪的旧料。这些旧料中约有四分之一来自宝华峪,剩余的则为优质青白料。光是运费就耗费了4945万两白银,最终修建定陵的总费用为3134547万两白银。
定陵中最有名的部分是定东陵,它位于定陵的东侧,葬的是慈安皇太后。定东陵和位于西侧的定西陵一同并列,慈安皇太后的陵墓位于普祥峪,而慈禧皇太后的陵墓位于普陀。两座陵墓之间仅有一条马槽沟相隔。两宫皇太后去世后,同治帝并没有偏袒,决定平等对待她们,决定同时动工修建两座陵墓,并且同时完成。两座陵墓的修建历时六年,慈安陵墓的费用为226.5万两银子,而慈禧陵墓的费用则稍高,为227万两银子。
虽然两宫皇太后的地位几乎相当,但慈禧皇太后心高气傲,用心计成功争取到了一个更为尊贵的位置——她的陵墓位于东边,而慈安皇太后的陵墓则被安置在西边。根据古代的习俗,东边被视为尊贵之地,所以在传统上,东宫的皇后应葬于东边,西宫的则葬于西边。最终,慈禧皇太后巧妙地让自己葬在了东边,慈安皇太后则被安葬在西边。今天,若是游客参观定东陵时,或许会对这一历史变故产生更多感慨。
定陵作为清朝咸丰帝的陵墓,地名为平安峪。定东陵是专门为两宫皇太后修建的,位于定陵的东侧。这一切都是按照定陵的规制进行的。即使慈安和慈禧两位皇太后有着强烈的个人意愿,如果她们想要另起陵墓,也绝不可能得到批准,因为一旦违反规矩,“名不正则言不顺”,即使是权力无边的慈禧皇太后,也断然不敢违背这一传统。
上一篇:原创 从唐朝引进郡县制,西方人为何说,日本有封建制,且与西欧神似?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