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的朋友常常会听到“投资不过山海关”这样一句话,它传达了东北经济落后的现象,表明这里的投资环境不太乐观,很多人会避免投资于此。事实上,东北的经济困境有多种原因,但如果东北能够重新拥有一个位于世界主要航道的出海口,这里的经济形势或许会得到显著的改善。说到这一点,东北曾经确实拥有过这样一个重要的出海口,那就是海参崴——今天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这座城市对中国的意义或许很多人并未意识到,它曾是我国的一部分。香港和澳门在清朝割让后已经顺利回归祖国,但海参崴至今仍然没有归还,这究竟是为何呢?
海参崴位于我国黑龙江省的乌苏里江以南,牡丹江以东,紧邻朝鲜北部,且靠近日本海。从地图上看,这个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它正好处于中国、俄罗斯和朝鲜三国的交界处,不仅辐射到韩国和日本,也是通向太平洋的重要门户。因此,海参崴对中国,特别是对东北三省具有不可忽视的经济战略意义。
说到海参崴的重要性,我们不妨从经济角度来分析。吉林和黑龙江省本身是内陆省份,尽管它们离海洋只有大约15公里的距离,但由于没有出海口,这些地方的航运和海洋经济并不发达。历史的根源就在于,清朝曾将这片土地割让给了俄国。如果海参崴今天仍然是中国的一部分,东北地区就能够直接面对日本海,并参与到全球的主要航运中。凭借我国如今的工业水平,东北的经济困境或许很快就能得到缓解。
除了经济意义,海参崴对我国的战略地位同样举足轻重。如果海参崴还是中国的领土,这将使我国的出海口北移至少400公里。这意味着中国不仅能突破美国的两个“岛链”防线,还能深入太平洋的腹地,对朝鲜半岛形成更大的战略包围,对周边的朝鲜、韩国和日本等国也会产生显著的震慑作用。然而这一切都只能停留在假设之中,因为早在19世纪,清政府就将乌苏里江以东的40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让给了俄国,其中就包括海参崴。
海参崴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领土,早在唐朝时期,这里就已经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然而,由于气候寒冷、远离中原,这片土地在许多朝代中只是作为流放罪犯和贬谪官员的地方。直到明朝灭亡后,满人入关建立清朝,海参崴和其他关外地区被视为“龙兴之地”,不允许普通的汉人居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地区逐渐荒芜。直到清朝国力衰退,俄国逐渐显示出吞并的野心。
在整个清朝时期,清政府与俄国有过不少接触,尤其是在康熙年间,双方通过《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东部边界,明确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的归属,这些地区自然包括海参崴。然而,随着清朝的衰落,特别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乘虚而入,迫使清政府签署了不平等的《瑷珲条约》,把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划归为中俄共同管理。然而,这种“共同管理”显然不符合俄国的最终目标——它希望完全控制这片土地。
1860年,俄国再次通过武力逼迫清政府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中俄北京条约》,将包括海参崴在内的40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让给俄国。此时,清政府已经岌岌可危,皇帝只关心如何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对未来的边界问题已无法顾及。
割让领土是任何国家都不愿面对的屈辱,而在清朝覆灭后,中国曾多次尝试收复这片失地。20世纪初,俄国内部发生了剧变,沙皇政权摇摇欲坠,这为中国提供了收回海参崴的难得机会。1919年,北洋政府出兵北上,然而日本已先一步占领海参崴,导致中国军队空手而归。随后的苏联成立后,红军赶走了日军,占领了远东地区,外蒙古脱离了中国,成为独立国。此时中国正处于政权更替的混乱中,无法有效干预边界问题,错失了收复海参崴的机会。
苏联的统治逐渐稳定后,开始对远东地区进行严格管理。海参崴一带曾有大量中国百姓居住,但由于担心中国人可能成为不稳定因素,苏联对中国人实施了严密的监控和驱逐政策。上世纪30年代,苏联开展了“大清洗”运动,远东地区的中国人遭遇严重迫害,许多人被驱逐或遭杀害。约30万中国人被迫迁徙,其中至少10万人来自海参崴。这些人有的逃回中国,有的迁徙到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定居。
很短的时间内,远东地区的中国人几乎“消失”,苏联则大量将俄罗斯人迁入,彻底断绝了中国与海参崴的联系。与此同时,俄国对海参崴进行了改名,称其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统治东方”,进一步强调了该地区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至今,海参崴与中国的历史联系依旧是许多人心中的遗憾与期待。
那么,为什么海参崴不能像香港和澳门那样顺利回归呢?其中的根本区别在于,香港和澳门虽然曾被殖民占领,但它们的土地是“租借”出去的,按理说,这些地方迟早应该回归。而海参崴则是被“割让”出去的,这相当于从中国身上剜去了一块肉,虽然伤口会愈合,但这块肉却再也长不回来了。从签订《北京条约》的那一刻起,海参崴就不再属于中国,尽管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仍然有过努力,但那时已无法再收复这片土地。
如果海参崴有朝一日回归,可能只有两种情境:一种是中俄关系破裂,发生战争,中国获胜并夺回海参崴;另一种是通过某种形式的利益交换,俄罗斯为了其他利益而放弃海参崴。但从目前的国际形势来看,这两种可能性的出现几乎不可能。即便如此,我们不能忘记海参崴的失去,它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一个国家若不强大起来,最终的结局往往是任人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