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达射杀徐晃的事件,一方面是演义的虚构,另一方面也充满了偶然性。将其与吴国的潘璋副将马忠生擒关羽、射杀黄忠一事对比,似乎可以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若按这样的逻辑来推理,岂不是那个勒死吕布的刽子手才最为无敌?
在《三国志》魏书卷十七中,陈寿提到曹操的“五子良将”,包括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和张郃。他在叙述完这五位将领的事迹后评价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从这里便衍生出了“五子良将”的说法,尽管严格来说,“五子”这一表述是个病句,意思就是这五位将领。但在民间,这个说法已经成为了约定俗成的俗语。就如同很多的词汇和发音经过时间的演变逐渐改变,许多人也已习惯这种说法,因此再为此争论似乎毫无意义。
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演义的描绘来看,这五位将领都配得上陈寿的赞誉。即使考虑到曹魏阵营中有曹仁、夏侯惇等宗室将领,他们依然在众多将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接下来,我们便逐一讲述这些历史人物。
张辽 张文远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原名聂,来自雁门马邑。起初他先后为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效力,直到吕布败亡后,他才投奔曹操。张辽的军事才能早在河北之战中便显露无疑,担任先锋追击袁军,并在白狼山斩杀了支援袁军的乌桓单于蹋顿。赤壁之战后,曹操任命张辽镇守合肥,以对抗东吴,成为曹魏的外姓封疆大吏(除曹仁和夏侯渊外,张辽是唯一的外姓封疆大吏)。
尤其是在逍遥津一战中,张辽以少数兵力大败孙权的大军,震慑了东吴多年,甚至江东的孩童也因而害怕张辽的名号。从此,东吴人对他敬畏有加,孙权也因此败北,甚至有网友戏称“孙十万”来讽刺这一战的惨败。最终,张辽在晚年抱病时还击退了东吴的进攻,直至222年去世,享年53岁,追谥“刚侯”。
在《三国演义》中,张辽被关羽称赞为武艺与自己和张飞相当。在赤壁之后,关羽和刘备曾求情,力保张辽。河北之战中,他与张郃对战五十合,两人势均力敌;与东吴的太史慈交战时,张辽凭借巧妙的策略,成功将太史慈射杀,展现了他不凡的战术才华。
乐进 乐文谦
乐进(?—218年),字文谦,出身阳平卫国。作为曹操的元老,他自年轻时便投奔曹操,参与了许多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特别是在河北之战时,他活捉了淳于琼,展现出他的过人勇武;在青泥之战中,他击败了关羽,尽管未能进一步扩大战果,但依然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赤壁之战后,乐进与张辽一同镇守合肥,并在与东吴的战斗中获得了显著的成就。曹操称帝后,因乐进屡次立功,他被拜为右将军。218年,乐进去世,追谥“威侯”。虽然乐进的名字较为响亮,但他的事迹较少被详细记载,这在《三国志》中有提及。因此,在《三国演义》中,乐进的角色显得比较边缘,尽管他曾在逍遥津之战中一刀斩断孙权的两员大将方天画戟,但总体上,乐进的事迹显得较为简略。
于禁 于文则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人。最初,他是鲍信的部将,后归曹操麾下,凭借其坚定的军事态度和高超的训练水平,成为曹魏的顶级将领之一。宛城之战时,于禁勇猛镇压了夏侯惇的青州兵,赢得了曹操的赞誉,被认为堪比古代名将。之后,于禁被曹操任命为左将军,并在襄樊之战中担任主将,负责援助曹仁。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于禁在与关羽的对抗中被击败,并最终投降了关羽。这一举动令曹操十分失望,虽然曹丕继位后仍封他为安远将军,但于禁的仕途已不复从前的光辉。
由于有此“污点”,《三国演义》中对他的描写较为简单,几乎没有什么亮点。在面对马超时,他几乎没有还手之力,战败成了必然。即使曹操委派他支援襄樊,也显得有些突兀。
张郃 张儁乂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鄚县人。早年,张郃效力于袁绍,官渡之战后归曹操效力,并从此展开了自己的一生传奇。虽然他参与了许多战役,但胜少败多;然而在曹丕继位后,他成为了曹魏的重要将领,以巧妙的兵法著称,刘备和诸葛亮都视其为心腹大患。张郃在街亭之战中大败马谡,致使诸葛亮的北伐计划失败,随即被任命为征西将军。
在木门道之战中,张郃追击诸葛亮时中伏,被乱箭射死,成为五子良将中唯一一位战死沙场的将领,追谥“壮侯”。在《三国演义》中,张郃被描绘为狡猾的将领,几乎未曾与赵云、马超等强者拼死一战,但他与张飞激烈交战三五十回合后依然能够脱身,展现了不小的实力。
徐晃 徐公明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县人。原为杨奉的部将,后归曹操旗下,长期随军作战,屡建战功。特别是在襄樊之战中,徐晃临危受命,成功击败了关羽,救援了曹操的大军,并被曹操赞扬其军事才能。由于屡次立下战功,徐晃被封为右将军。然而在227年,徐晃因病去世,享年不详。
在《三国演义》中,徐晃的角色比史实更为突出,他与许褚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表现出了极高的武艺。演义中,徐晃最终死于孟达之手,这一设定显然是基于个人情绪的宣泄。孟达射杀徐晃,虽然在演义中有较大戏剧化的处理,但从整体来看,徐晃的死并非由于战斗力差,而更多与命运的安排有关。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演义中,五子良将的名号都实至名归。即便是那些在演义中地位较低的乐进,或是因为污点而在历史上形象受损的于禁,他们依然不能与孟达相提并论。演义中的徐晃之死,并非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一个不幸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