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末时期,随着起义浪潮的汹涌而至,各地的反抗军队纷纷涌现,最先掀起激烈反抗的无疑是陈胜和吴广。紧随其后,刘邦和项羽这两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将领也开始崭露头角。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期,秦国也有一位杰出的战将崭露锋芒,他便是章邯。章邯可以被视作秦国最后的优秀将领之一。在国家面临重重危机时,他勇挑重担,前往骊山组织当地的囚犯和奴隶,迅速组建成一支队伍,抵抗陈胜和吴广的叛乱。仅仅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这支原本杂乱无章的队伍在章邯的指挥下,迅速整顿成一支战斗力强盛的军事集团。
当陈胜发难之际,各路诸侯反叛的潮水也随之涌动,秦国陷入了人人自危的局势中。在这样的局势下,章邯不断带领着自己的队伍。在遇到陈胜派来的先锋将领周文时,双方在函谷关展开了激烈的对抗,章邯竟然将周文所率领的数十万大军逼得无路可逃,接连攻破了齐楚联军。之后,章邯在战场上的表现如日中天,屡战屡胜。正是因为这样令人瞩目的战绩,秦国这个岌岌可危的政权得以稍稍喘息。
然而,秦国的统治者却未能认真把握住这可贵的机会。在巨鹿之战中,秦军被楚军重创,章邯带兵退守扎营,并与楚军保持对峙。然而,胡亥和赵高两个心怀不满的人,出于对章邯权势的嫉妒,开始暗中设障碍,试图找机会削弱他的威望。章邯意识到了潜在的危机,便派人向赵高请示。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连续三天赵高都不予理会。此时,章邯的一位部下陈余便写信提醒他:“秦国已经走向灭亡,白起在外征战失利后,最终惨遭赐死,而蒙恬虽然有战功,却被斩于阳周。将军您应当尽快联合各路诸侯,共同反抗秦国,也许还能够割据一方,成为王侯。”
秦国的衰败让章邯开始忧虑起自己的前程与生命。尽管刘邦出身草莽,他的行事风格显露出些许流氓气质,这一切令作为军中领袖的章邯颇为不屑。而与项羽多次交手的章邯则对其军事才能深感折服,对于刚刚在战场上失利的自己来说,项羽的能力或许是胜利的希望。面对秦军十万之众的惨痛溃败,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章邯心中并没有过多的犹豫,因此在仅有的一次选择机会里,他请求与项羽签署盟约,归入项羽的麾下,以求自保。
随着秦国的覆灭,项羽将章邯任命为雍王,成为咸阳城以西的一道防线。遗憾的是,最终章邯却在刘邦的权谋下被孤立在自己的封地之中。当城破之时,章邯拔剑自刎,英勇殉国。可惜这位悲情英雄在临终前仍寄望于项羽的援救,最终却落得白白付出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