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国九大武将:赵云第二,关羽第四,第一是谁?
创始人
2025-09-13 05:01:35
0

乱世出英雄与猛将

在历史的长河中,确实不乏英雄和猛将的身影,尤其是在动荡的时期更是屡见不鲜。中国历史上,乱世的开端可追溯至秦末楚汉相争,之后又引发了三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金、元明等一系列历史动荡。因此,猛将们的出现也大多集中在这一历史阶段。其中,三国时期更是英雄辈出,曹操、孙权、刘备三大诸侯争斗,形成了极具戏剧性的历史洪流,为一代武将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宽广舞台。关于这段历史时期的英雄武将,民间流传着一句耳熟能详的排序:“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许九姜维”。

第九名:姜维

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逐渐在蜀汉的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费祎去世后,姜维开始独揽重权,继续带领蜀汉军队向北伐进发,迎战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在他指挥下,姜维的北伐战役中,共取得了两次大胜、三次小胜,却也遭遇了四次未能成功的挫折,虽然有一次大败和一次小败,但他的勇气与坚持依然让人敬佩不已。

第八名:许褚

自从典韦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后,许褚便承起了庇护曹操的重要责任。在官渡之战时,他果敢地识破了欲图加害曹操的阴谋,毫不留情地将所有刺客一一斩杀。曹操在与马超、韩遂会面时,专门挑选了许褚随身护卫,期间马超正打算袭击,却因名闻天下的许褚在侧而打消了念头,显示了许褚的威慑力与勇武。

第七名:黄忠

黄忠,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其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常常与老当益壮的形象相联系。在著名的定军山之战中,黄忠成功斩杀了曹操命下的猛将夏侯渊,令这场战役成为了他一生中的荣耀,展现了黄忠卓越的军事才能与过人的勇气。

第六名:张飞

在长坂坡惨败后,刘备的部队陷入险境,但张飞却仅以二十骑士作为断后士兵,英勇地守护水峡并封锁了桥口,令追击的曹军无从靠近。他与诸葛亮、赵云共同征伐西川,而在江州期间又策马义释严颜,展现了其宽广的胸怀。此后在汉中之战时,张飞在宕渠成功击败敌将张郃,为蜀汉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第五名:马超

在三国动荡的岁月中,曾经有一句话称之为“金吕布、银马超”,表明马超与吕布同样英勇非凡。公元211年,曹操在关中征兵期间,马超联合关中各地诸侯如韩遂等,共同抵抗曹操,曾一度迫使曹操处于危险之中,然而最终却因曹操的离间计而被打败,不得不撤退。

第四名:关羽

关羽作为刘备的义兄,其忠义之心和卓越武艺在三国历史中无可争议。他不仅被誉为“万人敌”和“威震华夏”,在刘晔的赞美言辞中,更被称为“蜀国虽小,唯有将军羽”。可以说,在蜀汉的五虎将中,关羽的地位在张飞、赵云之前,成为了英勇的象征。

第三名:典韦

典韦身材魁梧,力大无比,最初效忠于张邈,后投归曹操。曹操出征讨伐吕布时,典韦被任命为陷阵先锋,屡次表现出色,因英勇无畏而被晋升为校尉,成为曹操身边最为信任的护卫之一。

第二名:赵云

赵云跟随刘备历经近三十年的风雨,他既参与过博望坡、长坂坡及江南平定的战斗,也独立指挥过入川、汉水及箕谷战役,每一役皆战绩斐然,可以说他的战功与典韦、许褚的贡献在曹操身边相侔律。

第一名:吕布

吕布的威名无人可争,作为三国时期公认的第一武将,他的英勇事迹早已传颂千古,成为英雄豪杰的象征。

文/情怀历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书速览|Spark大数据开发... 清华大学黄永峰教授、江铭虎教授郑重推荐,培训机构长达8年千锤百炼、锻造而成,教学视频、作者微信群答疑...
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东维子等,是元末明初集文学、书法于一身的一代...
全球首个文物艺术品溯源元数据国... 本报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施芳)2025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上,“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文物艺术...
原创 三... 在三国乱世中,英雄豪杰层出不穷,但在这五位被暗杀的英杰中,刘备的躲避暗杀能力却远超曹操。他们分别是:...
这些文房旧物,见证着邓散木的艺... 上海笔墨博物馆内,邓散木曾经使用的文房旧物静静躺在展柜中,毛笔、砚盒与刻刀上的旧痕,见证着这位近现代...
暖阳之下,明月湖活力休闲 “热... 11月21日,重庆市两江新区明月湖公园,晴好的天气里市民纷至沓来:或亲子漫步,或跑步骑行,或草坪野餐...
原创 咸... 如今,很多历史古装剧中,关于清朝的作品是最多的。特别是清朝宫廷内的权力斗争,常常引发人们的好奇心。虽...
“永恒的记忆”南京大屠杀文献展... 11月18日上午,“永恒的记忆”南京大屠杀文献展在澳门开展。本次展览是“少年志·中国心·向未来”20...
美军缴获日本密档,侵华是假绝非...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
吕文扬绘画大师淡泊明志守初心 在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企业家吕文扬以“资源整合”为利刃,以“创新突破”为航向,用十余载的深耕勾勒出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