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高考打分制度有多离谱?史上最奇葩的高考,靠打架赢得状元
创始人
2025-09-13 04:31:14
0

古代高考竟然是皇帝亲自阅卷?你能想象古代的“高考”评分制度有多荒唐吗?在宋朝时期,居然有一场极其离奇的高考,皇帝竟然命令两名考生打架,最后由谁赢得比赛来决定谁是状元!

“十年寒窗苦读”,古人都曾这样描述为科举考试所付出的努力,但实际上,想要通过科举出人头地,难度是相当大的。为什么这样说呢?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直到清朝光绪年间才结束,历史长达一千多年,期间共产生了六百多位状元。想想看,数千年的科举历史,最后涌现的状元不过寥寥数百位,这也就意味着,古代科举之难,远非现代人所能想象。

那么,成为一位状元究竟有多难呢?首先,考生得经过院试,紧接着是乡试。乡试成功后,才能进入京城参加会试,而这道关卡是许多人止步的地方。许多才子虽然才华横溢,却因家境贫寒或缺乏官场背景,始终难以晋升。会试通过后,接下来才是最关键的殿试,而殿试的阅卷人正是皇帝本人。然而,并不是所有通过会试的人都有资格参加殿试,是否能够进入,还得皇帝亲自决定。

史书记载,公元975年,考生们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全国录取了大约200名进士,但最终只有最前几名才有资格参加殿试。其他考生则只能停留在进士这个层次,或是重新参加考试。因此,虽然科举制度看似公平,实则在历史上屡次出现舞弊现象。像范进那样出身寒微的考生,即便才华横溢,也难以得到提升,这也证明了古代官场的黑暗与腐败。

即使殿试最为权威,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也难免存在种种不公与曲折。在殿试环节,考试题目由皇帝亲自设定,试卷只由皇帝知道内容,理论上杜绝了舞弊。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考试过程就完全公正。事实上,古代很多皇帝选拔状元的方式都相当荒唐。例如,宋太祖赵匡胤就曾提出过一种极为离奇的选拔状元的方式:让两名考生通过打架来决定胜负,谁胜出就成为状元!

赵匡胤这种方法简直令人叹为观止。通常来说,状元的选拔应当基于才学与学识,考生的论文应当展示出非凡的智慧与独到的见解,而在这种情况下,皇帝自然会挑选出能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考生。然而,赵匡胤的做法则完全不同。他设定了一条不按常理出牌的规则:谁先交卷,谁就能成为状元。这种规则确实让许多考生倍感压力,他们争分夺秒,争先恐后地写完试卷。有一次,有两名考生王嗣宗和陈识竟然几乎同时交卷,令赵匡胤一时难以抉择。最终,他决定让这两人比赛跑步,谁跑得快,谁就获胜。当两人赛跑后,王嗣宗凭借体力优势略胜一筹,成为了状元,陈识则成为了榜眼。

尽管这个方法看起来不够公平,但实际上,王嗣宗的才华也并不逊色,他确实具备了成为状元的实力。王嗣宗后来担任了官职,虽然曾一度遭受陷害入狱,但最终得以平反,并重新获得了朝廷的重用,成为了一位为官清廉的有能之臣。

然而,这样的选拔方式并非没有后遗症。事实上,赵匡胤的做法引起了很多后人的模仿。宋真宗时期,一名叫钱易的考生,看到王嗣宗因速写夺得状元,便想通过速战速决的方式来获得优先交卷的机会。结果,当钱易迅速交卷时,皇帝却认为他对考试敷衍了事,因此大为震怒,不仅斥责他,还取消了他的进士资格。

当然,并非所有朝代都采取这样草率的方式来选拔状元。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变得更加严格。考试时,官员们会一起阅卷,并且采用匿名阅卷的方式,以避免舞弊。最后,皇帝亲自审定成绩,并且按照名次将考生的名字公示。这种方式相对更为公正,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例外。比如,在晚清时期,慈禧太皇太后就曾因个人喜好,随意更改状元人选,将原本应得状元的考生朱汝珍剔除,换成了第二名。

这些荒诞的事件无不展示了古代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尽管科举制度曾为许多寒门子弟提供了上升的机会,但由于官场的腐败与权力的干预,许多人努力了多年,却始终无法通过这一制度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科举制随着封建王朝的灭亡而终结,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高考制度,虽然依然有许多改进空间,但相比古代的科举制度,已经算是公平了许多。

如今的高考,尽管没有古代科举的种种荒唐与不公,却仍然需要每一位学子付出艰辛的努力,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未来。在这里,我们也祝愿所有参加高考的学子,都能如愿以偿,金榜题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以色列72小时内袭击6个国家,... 9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迪拜中阿卫视记者提问,以色列在72小时内袭击了6个国家,...
原创 金... 自8月起,美国特朗普政府以打击贩毒为由在加勒比海部署兵力,致使地区局势持续升级。当地时间9月2日,美...
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西汉... 近日,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在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展出,市民游客观展。
中超-刘若钒2射1传1造点 海... 北京时间9月12日,2025赛季中超联赛展开第24轮争夺。在上汽浦东足球场,上海海港队4-2击败云南...
原创 从... 中国古代的“丞相制度”是一个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的政治体系,历经了不同朝代与政治背景的演变,展现出...
原创 神... 在中国几千年悠久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的名将最为人们所熟知。无论是河北四庭柱、五虎上将、八虎骑,还是...
“贫农” 标签下的起义真相:陈... 一、暴秦阴霾下的时代困局 秦朝末年,华夏大地被一层沉重的阴霾所笼罩。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并未给百姓带来...
原创 螳... 三国这后段期历史的描述最后了一三场国精彩后绝期伦的的大一个戏重要,事件莫——过“于二“士二争士功争”...
原创 曹... 魏国的最后三位皇帝都在二十多岁年轻时就去世了,难以避免地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其中是否有不为人知的幕后...
原创 赵... 提到赵云,大家首想到的必然是他的传奇经历:长坂坡救主。 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赵云展现了无与伦比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