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金田起义,永安称制,南京定鼎,西征北伐,纵横驰骋。以下十二人,除了太平天国的首义六王外,他们都是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东征西讨,运筹决胜,摧锋陷阵,战胜攻取,均在历史上留下了赫赫战功。这些人物虽然在战场上大显身手,但命运却迥异,有的英勇成名,最终却走向不同的结局,可以说是“同途殊归”。
十二、奋王——罗大纲
罗大纲,广东梅州丰顺人,性格剽悍机警,少年时便怀有远大志向,经常出入茭塘一带,行踪不定。最终他集结了千余名追随者,独立成派,加入了太平军。在桂平江口,他投身太平军,参与攻打永安,在萧朝贵的指挥下担任先锋,并成功攻克永安。由于并非金田元将,未能被封为侯王,但因其雄猛无比,迅速赢得了将士的敬仰,战功不断。与秦日纲统领水师,屡次克镇江、破九江,几乎所向披靡。在芜湖之战中,他因受伤而在天京去世,时年五十一岁,追封为奋王。
十一、东殿尚书——赖汉英
赖汉英,广东花县人,洪秀全的妻弟,学识渊博,精通医理,早年以贸易为业。家族参与金田起义后,他也加入其中,率水师自武昌起航,直至南京,后封为夏官副丞相,独自领导一军。他与曾天养、林启荣共同担任西征的先锋,成功占领江西全境,唯独南昌因长期围攻未果,最终劳师无功。因而奉命回京,未能再大显身手。与东王杨秀清的冲突让他参与了东王的诛杀计划,最终解救扬州并因此被封为东殿尚书。太平天国覆灭后,赖汉英隐居家乡,安享晚年,直至宣统元年去世,享年九十六岁。他的命运起伏,但因早年无封王之荣,反而晚年寿命长,堪称美满。
十、请王——李开芳
李开芳,广西武鸣人,参加金田起义,历任监军、总制。在武昌之战后,他被封为官正丞相,成功攻克镇江、扬州。后奉命率军北伐,携林凤祥等人,兵力过万,突进北方,一路所向披靡,直指天津静海,震动清廷。虽然进展迅速,最终因孤军深入,未能得到援军支援,北伐最终未能成功。李开芳在冯官屯被清军擒获,并最终被凌迟处死,时年三十岁。太平天国追封他为请王,英年早逝,未能完成北伐大计。
九、求王——林凤祥
林凤祥,广西桂平人,参加金田起义,曾在永州、长沙等地立下赫赫战功。之后升任天官副丞相,与李开芳一同参与北伐。两人率领的军队气吞万里,直指天津静海,震动京城。虽有不少胜绩,但在孤军深入之后未能得到及时援助,北伐军损失惨重。林凤祥被迫突围南撤,却被清军追击,最终被捕并凌迟处死,时年三十一岁。太平天国追封他为求王,命运悲壮。
八、燕王——秦日纲
秦日纲,广西贵县人,早年失学,生活艰苦,从事矿业谋生。加入金田起义后,凭借机智和果敢,迅速得到升迁,成为永安称制时的天官正丞相。南京定鼎后,秦日纲被封为顶天侯,并代石达开守安庆。西征时,他因战败而被降职,后协助北王韦昌辉发动政变,参与了杨秀清的讨伐。最终,因不满杨秀清逼封万岁,秦日纲与北王共同策划了东王的灭亡。然而,北王死后,秦日纲因叛变而被处死,时年三十六岁。
七、豫王——胡以晃
胡以晃,广西平南人,武秀才出身,参与金田起义后,曾任春官正丞相。他在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带兵西征,屡次攻占重要城市,迅速升职为豫王。然而,战局无常,西征时因六安失守,屡战屡败,最终被解除王爵。胡以晃继续随翼王石达开出征,并在湖口与九江大败湘军水师,重新封为豫王。后在江西战斗中病重去世,享年四十一岁。
六、赞王——蒙得恩
蒙得恩,广西平南人,早年加入金田起义,并凭借勤奋和机敏,迅速获得了洪秀全的宠信。天京事变后,他成为五军主将之一,担任正掌,管理中军。蒙得恩被封为赞王,并深得信任。遗憾的是,1861年他因病去世,终年五十六岁。
五、右军主将——韦俊
韦俊,广西桂平人,韦昌辉之弟,参加金田起义后,立下赫赫战功,尤其在三汊口、九江等战役中表现突出,擅长防守。他被封为右军主将,名声显赫。然而,因受到洪秀全的猜忌,他最终倒戈投向清廷,效力于清朝。在清廷,他参与了池州、枞阳、宣城等地的战斗,直到1884年去世,享年五十八岁。
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