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常常会遇到一些喜欢“打小报告”的人,他们暗地里将他人不好的事情上报给上级,这种行为往往让人感到不舒服。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一位皇帝专门喜欢听人打小报告,并且将其记录在一个“小本子”里,逐一调查事情的真相。这个皇帝就是雍正帝,而故事的主角是清代的一位小官员——王云锦。
王云锦,生于顺治14年,卒于雍正5年,是康熙45年的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曾在康熙和雍正两朝为官。一天,王云锦下朝后,正巧有几个老朋友邀他打麻将。大家打得很开心,但不久后发现麻将牌中少了一张,大家找遍了房间也没有找到,最终只得散场。第二天,王云锦照常去上朝,结果在下朝时,雍正帝召他留下来一会儿。雍正开口问道:“你昨天下朝回去做了什么?”王云锦自然没有多想,便如实回答,告诉雍正他和几个朋友打麻将去了。雍正听后笑了笑,不知从哪里拿出了一张麻将牌,递给王云锦,笑着说:“这就是你丢的那张麻将牌,你可以继续打了。”王云锦看到这张牌,恍然大悟。
雍正帝在中国历史上被认为是非常勤政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常自诩“以勤先天下”,日理万机,几乎没有休息过。在他12年8个月的统治下,他平均每天批阅10件奏折,堆积了大量的汉文和满文奏折,总数超过4万件。雍正帝不仅工作极其勤奋,而且有一个特点,就是他非常“关心”下属,经常与他们交谈,看似关怀,实则通过各种方式掌握他们的一举一动。而这个故事便揭示了他的“关心”背后的秘密:他通过建立了庞大的“情报网”。
在雍正时期,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密折制度”。密折制度的核心就是“密”,官员在上奏折时,要将内容写在折叠好的纸上,再加上特制的皮匣,外面锁着两把钥匙,一把交给相关官员,一把则由皇帝自己保管,外人无法打开。密折制度最初由康熙帝设立,但在雍正帝时期被进一步完善。由于这种制度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向皇帝上报密情,尤其是在京城,官员们无论去哪儿出差,都要将沿途所见所闻详细汇报给雍正帝。雍正帝的亲自批阅,导致他几乎每晚都加班,处理堆积如山的密折。
再回到王云锦的故事,如果他当时没有坦率地回答自己去打麻将,而是谎称自己在读书写字,虽然这本身并不算什么大错,但面对雍正帝那种调查无死角的态度,王云锦的命运可能就不会这么简单。
密折制度最初确实增强了君主专制与皇权,但随之而来的弊端也显现出来。在这种密切监控的环境中,官员们互相“打小报告”,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大家都生活在一种人人自危的状态中,如何能够轻松交朋友呢?康熙时期,写密折的官员大约有100多人,而到雍正时期,这个数字激增至1200多人,密折的覆盖范围遍及全国。
在这样高压的环境下,臣子们的不满情绪逐渐累积。直到乾隆帝继位,他立刻颁布法令,禁止随便向皇帝打小报告,并放宽了官员举报制度,这才让官场氛围有所缓解,官员们的压力有所减少。
参考资料:《簷曝杂记》《雍正朝的密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