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傅以渐:康熙的帝师,顺治的宠臣,清朝首位状元,后代却不愿提起
创始人
2025-09-13 02:02:26
0

引子

1927年,蔡元培辞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后,傅斯年曾短暂地担任了北大的代理校长。傅斯年不仅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学生领袖之一,还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最杰出的教育家与历史学家之一。他在学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他的家族背景同样引人注目。

傅斯年出生在聊城傅氏家族,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望族,起源可追溯到清朝顺治年间,家族中曾培养了许多杰出人物。令人好奇的是,傅斯年虽承认自己来自聊城傅氏,却并不愿提及祖先傅以渐。

傅以渐到底是谁呢?他是清朝首位状元,曾任武英殿大学士,是当时朝廷中的重要人物,地位显赫。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傅以渐在许多文人的眼中评价较低。本文将深入探讨傅以渐,试图通过历史资料为大家重新认识这位历史人物。

一、百年望族的起源

清朝开国时,最初的人才选拔主要通过宗族推荐和外部举荐。1644年,清军入关后,摄政王多尔衮为了争取汉族士人支持,决定继续使用科举制度以选拔人才。

然而,这一消息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因为在当时,许多汉族知识分子依然心系明朝,对清朝并不热衷。因此,参加县试、乡试的人数远远不如明朝时期。经过了几轮选拔,到了顺治三年,清朝的第一次会试终于在北京顺利举办,这一科举考试便被称为“丙戌科”。

虽然参与人数不多,但清朝还是沿袭了明朝的传统,根据成绩录取了前400名考生为贡士,其中370人参加了殿试。这370人构成了清朝的第一批进士,傅以渐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据《清史稿·傅以渐传》记载,傅以渐(字于磐)来自山东聊城,顺治三年他一举夺得状元,之后被任命为弘文院修撰。

作为状元,傅以渐自然留在了京城,而弘文院则是清朝初期的学术重地,类似于翰林院。在那里,他不仅从事学术工作,还参与了朝廷的决策。傅以渐因此成为了清朝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开创了傅家百年荣光。

根据《傅氏族谱》记载,傅以渐的祖先可追溯到明朝的傅回祖,虽没有显赫的政治地位,但傅家世代传承文风。傅祥,傅以渐的父亲,将家族财富转化为文化积累,不仅致力于商业,还鼓励家族子弟学习经典。傅以渐便是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傅以渐出生时正值明朝万历年间,年仅七岁便开始入馆学习,尽管未能在明朝末期考取功名,然而他不甘心于此。1644年,随着明朝灭亡,傅以渐毅然参加了恢复后的科举考试,并在顺治三年取得状元,成为了清朝的开国状元。

二、从状元到“宰相”

傅以渐的状元身份为他在清朝的官职生涯铺平了道路,几乎每年都有升迁。顺治四年,由于清朝急需人才,顺治帝下令开设“恩科”选拔人才,傅以渐作为同考官参与其中,这在当时十分罕见。

顺治五年,傅以渐被选为修撰《明史》的重要人物,开始参与编纂工作。此后,他历任秘书院侍讲学士、国史院学士等职。

他的仕途如日中天,很快获得顺治帝的信任。顺治八年,傅以渐升为左庶子,并先后担任秘书院大学士、少詹事等职务。顺治帝不仅任用他,甚至亲自让他代批奏折,处理国家大事。在顺治帝的信任下,傅以渐逐渐成为了清朝的核心人物之一。

顺治十五年,傅以渐升任内阁大学士,成为了清朝的“宰相”,并且负责管理朝政大事。这一职位不仅让傅以渐的政治地位更高,还使得他拥有了极大的影响力。

傅以渐之所以能够成为“宰相”,除了他出色的才学外,还与当时的政治需要有关。顺治帝为了拉拢汉族士人,特意提拔了如傅以渐这样的汉人状元,借此向汉族百姓示好。因此,傅以渐不仅依靠自己的才学,更成为了清朝政权巩固的象征之一。

三、教导康熙,三次辞官

顺治十二年,傅以渐因病辞去官职,专心休养。在此期间,他还通过《资政要览》向顺治帝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政治建议,尤其是关于如何避免文字狱的暴政。他的建议十分中肯,深得顺治帝的赞许。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傅以渐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还培养了下一代的皇子。顺治帝将他的两个儿子,福全和年幼的玄烨交给傅以渐教授。玄烨日后便成为了康熙帝。

然而,傅以渐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尽管如此,顺治帝依然极力挽留他。最终,在顺治十五年,傅以渐带病继续担任会试主考官,直到他因健康问题再次请求辞官。顺治帝虽心痛,但依然批准了傅以渐的请求,让他返回家乡休养。

四、聊城傅氏的崛起

傅以渐在辞官后,尽管享有极高的声望,但他依旧保持着低调的生活,帮助族人并鼓励家族子弟学习。他不依赖政治地位过上奢华生活,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家族的发展和教育上。傅以渐的家族在他去世后依然不断发展,傅家子弟逐渐崭露头角。

傅以渐的后代,包括傅绳勋和傅继勋等人,都在清朝和晚清时期担任过重要职务。傅绳勋曾任浙江、江西巡抚,傅继勋则是一位学术界的巨擘,他的门下曾培养了许多才俊。

傅斯年,傅以渐的七世孙,成为了近代中国历史学的重要人物,也是北京大学的校长。今天,傅以渐的家族依然在中国各地为国家作出贡献,成为了一支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家族。

尽管傅以渐的政治立场曾引发争议,但他在清朝初期为家族和国家作出的贡献仍不可忽视。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傅以渐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影响远超时代的局限,他的事迹值得我们重新审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主力资金 | 一批热门股尾盘遭... 9个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今日(9月12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372....
原创 清... 历史上许多皇帝都曾遭遇刺客暗杀,其中的原因五花八门,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夺取皇帝的生命。清朝也曾发生过...
原创 越... “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它流传了千年,堪称中国历史中的经典传奇。公元前494年,在吴越之战...
【国际档案日】庆祝第十八个“6... 国际档案日 第18个国际档案日(2025年6月9日) 活动主题为“请听档案说” 国际档案日主海报 单...
原创 为... 朱棣与朱允炆之间的冲突,可以说是权力阶层内部的一场激烈博弈。历史上类似的权位争斗屡见不鲜,然而“靖难...
原创 苏... 苏联向来不缺“胃口”,但凡能吞的地,它几乎都伸过手——从东欧到远东,能拿的一个不落。可你可能没想到,...
原创 文... 这四位将领——文聘、魏延、臧霸和关平,虽然武力上有所差异,但都有着非凡的战斗经历和显赫的历史地位。若...
原创 康... 清朝的兴起与汉化进程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统治者最初是来自东北的一个小部族,依附于明朝。...
元丰通宝:北宋货币文化的杰出代... 元丰通宝是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铸造的流通货币,作为北宋时期重要的钱币品种之一,它...
原创 古... 在古代,军队的指挥与传令是一门至关重要的艺术和学问。随着战争的演变,排兵布阵逐渐成为军队运作中不可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