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今天唠唠三国时期的一位大将,这人呐,三国全程他都经历了,见证了蜀汉从兴起到灭亡,可到最后,咋就沦为大家的笑谈了呢?这人就是廖化。
咱从廖化第一次出场说起,《三国演义》第 27 回,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去找大哥刘备,路上那叫一个凶险。嘿,就碰上了贼寇廖化和杜远,这俩人把甘夫人和糜夫人抓到了山上。好在廖化早就对关羽敬佩有加,一咬牙,杀掉了杜远,把两位夫人给放了,这就是廖化的初次亮相。原著里说得明白,廖化本是黄巾军出身,后来才落草为寇的。
第二次出场呢,是刘备入川的时候。之前关羽没收留廖化,这次在刘备的一番劝说下,廖化就到关羽帐下效力了。从这之后,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廖化那可成了关羽麾下得力的干将。后来关羽被围困在麦城,情况危急啊,廖化二话不说,突出重围,跑去上庸向刘封、孟达求援。再后来,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为关羽报仇,廖化担任先锋。诸葛亮北伐曹魏,廖化还是先锋,还立下了不少战功。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北伐,廖化依旧任职先锋。就连魏灭蜀之战,后主刘禅还派廖化去前线支援姜维呢。
你想想,廖化是黄巾军出身,黄巾起义在公元 184 年爆发,就算按二十岁成年算,他起码得是公元 164 年左右出生的。蜀汉在公元 263 年灭亡,廖化次年去世,这么一算,廖化差不多活了一百岁。这么长的时间里,公元 184 年的黄巾起义,公元 200 年的官渡之战,公元 208 年的赤壁之战,公元 211 年的刘备入川之战,公元 219 年的关羽襄樊之战,公元 221 年的孙刘夷陵大战,公元 225 年的诸葛亮七擒孟获,公元 228 年的诸葛亮北伐之战,公元 263 年的蜀汉被灭之战,这些三国历史上最精彩的环节,廖化都亲眼见证了。蜀汉从一无所有到走向巅峰,再到后来走下坡路,廖化也是唯一全程见证蜀汉兴亡的人。
可如今呢,都过去快 1800 年了,廖化这么一位兢兢业业为蜀汉效力的大将,咋就成了后人的笑柄了呢?就因为一句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但你知道吗,这句话可不是出自《三国演义》,而是来自《扫迷帚》。它本来的意思是说,蜀汉后期没有年轻得力的干将,只能让年近 80 岁的老将廖化去做先锋。这其实是在讽刺蜀汉后期人才断档、凋零,可不是在说廖化能力不行。
但这话说着说着,传来传去,大家就有歧义了,都觉得这话也是在嘲笑廖化无能。你想啊,廖化这一辈子,从黄巾军出身,到后来在蜀汉阵营里南征北战,历经无数战役,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一开始想追随关羽,还被拒绝了,可他没放弃,后来终于在蜀汉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关羽败走麦城,他心急如焚,跑去上庸求援,那可是 “叩头出血、大恸告求”,多急迫,多无奈啊。后来诈死,历经千辛万苦回到蜀汉,继续为蜀汉效力。他陪着蜀汉经历了那么多起起落落,到最后就因为这么一句话,被人误解成能力不行,这对他来说,多不公平啊。
所以啊,咱看历史人物,可不能只看这一两句流传的话,得深入了解他们的一生,了解他们经历的那些事儿。廖化见证了三国全程,为蜀汉奉献了一辈子,不该就这么被人误解、被人当作笑谈。咱得看到他背后的努力,看到他对蜀汉的忠诚。
好啦,今天关于廖化的故事就讲到这儿啦。大家要是觉得有意思,就动动发财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我呗,祝大家都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