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顾
在1844年的晚清时期,照相机首次传入中国,创造了本土的第一张照片,至今已过去178个年头。最初为一位法国传教士所引入,他带着这件新奇的设备在中国境内推广照相技术,随之,城市的大街小巷掀起了拍摄留念的热潮,人们纷纷排队纪念这一前所未有的时刻,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记录。
过去,那些晚清时期的旧照片如今已经变成研究历史的重要材料。比如,晚清一位总管太监身穿华丽蟒袍的严肃肖像,蟒袍在古代被视为吉祥的服饰,皇帝、贵族高官以及太监在重大节日和典礼上都能以此装扮,以表达对朝廷和传统的尊敬与重视。这种刻板的威严形象,展现了当时统治者的气派和权威。
另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记录了巡抚大臣周馥与外宾的合影。当时,英国的威海卫长官洛克哈特访问中国,作为东道主的周馥则按照官方礼仪热情接待。值得注意的是,周馥在照片中的站位并不居中,反映出清廷在外敌侵略面前的胆怯与不自信,突显出当时时局的复杂与无奈。
1900年,义和团成员不断遭到侵略而来的日本军队捕捉的老照片,展现了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惨痛。外国列强以义和团运动对其权益造成的损害为借口,便士风而至,发起大规模的侵略。日本军队侵占京津地区后,频频派遣兵力到处搜捕义和团成员,甚至对那些手无寸铁的平民也毫不留情,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动荡与残酷。
在晚清时期,两名旗人男子在门口见面时互相作揖的场景则反映了当时的传统礼仪。这种作揖的礼节是平辈之间常用的问候形式。在行礼时,双方通常将双手摊开拢在胸前,右手握成拳放入左手中,再略微躬身,彼此间低头问候,礼仪之周到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样珍贵的,还有一张记录京城车行老板与其伙计们的合影,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商业发展。自行车自1860年起在沿海通商口岸相继出现,直至1900年时已经逐渐在北京、上海等繁华都市流行。那时的摄影师曾形象地描绘,骑上自行车时双臂抬高,发出清脆的铃声,随即一声嘎叭,便能让人察觉到后面有自行车驶过,描绘出那个时代的生动一幕。
在晚清时期,一些富裕的纨绔子弟在花船中寻欢作乐的留影,彰显了古代风月场所的奢华与喧嚣。花船不仅是人们放纵享乐的地方,其宽敞的空间和华丽的装饰都让人联想起京城的豪宅。老照片中,青楼女子身着华丽衣裳,与纨绔子弟交谈嬉笑,那种光怪陆离的气氛,让我们一窥当时社会的繁华与浮华之感。